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

来源:爱够旅游网
1、适用范围

1.1、正循环钻进适用于粘性土,粉、细、中、粗砂土层,淤泥质土层,在砂砾、卵石含量少于20%的土层、软岩层中亦可使用。桩径0.4 ~ 1.5m,桩深30~100m。

1.2、反循环钻进适用于粘性土、砂类土、淤泥质土、粉土及含少量砂砾、卵石(含量少于20%,粒径小于钻杆内径2/3)的土层。桩径0.6~4.0m,桩深可达65m。

1.3、潜水钻机钻进适用于淤泥、腐植土、粘土、粉土、稳定的砂类土,单轴抗压强度在<20MPa的软岩。桩径:非扩孔型0.8~3.0m,扩孔型0.8~6.55m。桩深:标准型50~80m,超深性50~150m。

1.4、钻斗(亦称旋挖斗和短螺旋)钻机钻进适用于填土层、粘土层、粉土层、淤泥层、砂土层以及含有部分卵石、碎石的地层。孔径1.0~3.0m,孔深可达78m。

1.5、冲击钻机实心锤钻进适用于粘性土、砂类土、砾石、卵石、漂石、较软的岩石,孔径0.8~2.0m孔深50m;空心锤钻进适用于粘性土、砂类土、砾石、松散卵石,孔径0.6~1.5m,孔深50m。

2、施工准备

2.1、材料

2.1.1、工程材料

1)混凝土:根据设计给定的混凝土标号和工程数量确定。混凝土的配制要满足以下要求:

(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初凝时间不宜早于2.5h;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50kg/m3,当掺有适量减水缓凝剂或粉煤灰时,可不少于300kg/m3;水灰比宜采用0.5~0.6;砂率宜采用0.4~0.5;(2)坍落度在18~22cm,扩散度宜为34~38cm;

(3)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导管内径的1/6~1/8和钢筋最小径距的1/4,同时也不应大于40mm;

(4)外加剂掺入量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2)钢筋笼:根据设计给定的钢筋配置和工程数量确定。

2.1.2、辅助材料

制浆材料:包括水源、膨润土、及羧甲基纤维素(CMC)等,用量根据地层情况和成孔工艺确定。 2.2、机具设备

2.2.1、根据工程桩设计参数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现场条件确定施工工艺,选择钻机型号及配套设备,根据进度要求确定机具数量。

2.2.2、各类钻(冲)孔设备的规格、型号及技术性能见附表1~4。 2.2.3、临时(辅助)设施与机具

1)护筒:根据设计给定的成孔直径和地层情况确定; 2)小型土方机械:用于沉淀池开挖和护筒埋设施工;

3)测绳、线坠、孔径仪、水准仪、经纬仪、坍落度筒等检测工具; 4)现场配备2个以上的沉淀池;

5)混凝土浇注时使用导管和料斗,根据孔深和同时浇注的数量确定。

6)空压机及风管:根据选定的清孔工艺配备。 2.3、作业条件

1)根据施工用水量安装供水设施。

2)施工范围内的地上、地下和空中障碍物应清理或改移完毕,对不能改移的障碍物必须进行标识,并有技术保护措施。

3)现场三通一平,做到水、电接通,道路畅通,对施工场区进行清理平整,对不利于施工机械行走的松软地面进行碾压或夯实处理,以保证钻机行走的安全和钻孔时的平稳。

4)场地标高应高于设计桩顶标高0.5m以上,避免对成桩质量产生影响。 5)进场后,可根据施工场区的具体情况搭建施工临设房,作为施工现场办公用房及用品储藏用房。 2.4、技术准备

1)布设施工场区高程控制网。

2)按设计图纸和给定的坐标点测设轴线定位桩。 3)根据定位桩放出桩位,并报甲方和监理复核。 4)建筑物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 5)钻孔桩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

6)建筑场地和临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及地上障碍物等的调查资料。

7)钻孔桩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8)施工前管理人员应熟识相关设计图纸、地质勘探报告及施工组织设计。 9)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踏勘,熟悉现场情况。

10)要合理选择和确定钻孔机的进出路线和钻孔顺序。

11)施工前必须做成孔试验,数量不得少于两个,以核对地质报告,检验所选设备、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是否适宜。 12)备好施工记录表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3.1.1 、正(反)循环钻孔灌注桩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埋设护筒→钻机就位 →钻孔至设计深度→第一次清孔→ 移走钻机 → 安放钢筋笼→插入导管→第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拔出导管及护筒 3.1.2潜水钻机钻孔灌注桩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孔至设计深度→第一次清孔→移走钻机→ 安放钢筋笼→插入导管→第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拔出导管及护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