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工业技术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 浅谈钢筋混凝土T梁裂缝成因及其处理措施 武海波 (鲁东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山东烟台 246025) 摘要:从设计、施工、外界因素等方面出发分析钢筋混凝土T梁桥出现裂缝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的裂缝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T梁 裂缝 分析 处理 中图分类号:TV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534(2o07)06(c)一0027一O1 1前言 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式桥 是中小跨径公路桥梁或城市桥梁常见桥型之 具有就地取材、工业化施工、耐久性 一。过程中,散发大量热量,使混凝土内外部产生 温差,超过一定值时,因混凝土的收缩不一致 而产生裂缝。水泥在硬化期间,混凝土表面 与内部温差较大,导致混凝土表面急剧的温度 适用于梁跨中抗弯不足加固,当梁截面强度与 要求相差不大时,可将梁下加厚80-100ram, 配制新的纵筋与原钢筋焊接,做法同三面围 套。当梁的截面下部增加100ram以上,按计 好、适应性强、整体性好以及美观等优点。 但是在建造过程中,梁体混凝土开裂是“常 见病”和“多发病”,经常困扰着桥梁工程 技术人员。实际上,只要采取一定的设计和 施工措施,混凝土梁的裂缝是可以克服和控制 的。本文就钢筋混凝土T梁的裂缝成因作初 浅分析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2裂缝原因分析 2.1设计原因 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承受变形应力的特 点,王铁梦教授曾提出了“抗与放”的设计 准则。一般情况下,结构承受的约束作用分 内约束与外约束两类。结构的变形如果是完 全自由的,变形达到最大值,则内应力为零,也 就不可能产生任何裂缝。如果变形受到约束, 在全约束状态下则应力达到最大值,而变形为 零。在全约束与完全自由状态的中间过程,即 为弹性约束状态,亦即自由变形分解成为约束 变形和实际变形。实际变形越大,约束应力越 小;实际变形越小,约束应力越大。在约束状 态下,结构首先要求有变形的余地,如结构能 满足此要求,不再产生约束应力。如结构没有 条件满足此要求,则必然产生约束应力,超过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导致开裂。但是结构设计 中经常忽略结构约束性质,不善于利用“抗与 放”的设计原则,结构设计中忽略构造钢筋重 要性,因而经常出现构造性裂缝。 另外如钢筋混凝土T梁的截面不够 梁的 跨度过大 高度偏小,或者由于计算错误,受 力钢筋截面偏小 配筋位置不当、节点不合理 等,都会导致混凝土T梁出现结构裂缝。 2,2施工原因 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不当,模板支撑 下沉 或过早拆除底模和支撑 施工控制不 严、在粱上超载堆荷、混凝土搅拌时加料控 制不够严格、水泥用量偏大 底模固定在台 座顶面上,限制了梁体变形 混凝土浇筑时 和拆模时温差较大 养护不及时、不充分, 这些都会导致梁体产生裂缝。 2.3原材料及半成品质量问题的原因 水泥安定性及凝结异常;混凝土析水、 离析;水泥异常膨胀、水化热高;骨料中含泥 量超标;使用活性及风化岩骨料;混凝土碱骨料 反应;混凝土干燥收缩等均会引起裂缝。 2,4其他原因 混凝土尚处于未完全硬化状态时,如干燥 过快,则产生收缩裂缝,通常发生在表面上,此 种裂缝不规则,宽度小。水泥在水化及硬化 变化而产生较大的降温收缩,受到内部混凝土 算配置纵筋和箍筋。采甩围套及单面加厚法 的约束,而出现裂缝。预制钢筋混凝土T梁 加固时,纵筋与支座连接有下述方法:梁支承 在运输、吊装过程中,由于支撑不合理、吊 在柱上时,新加纵筋可通过连接钢板或直接与 点位置不符,以及较大的振动或冲击荷载,也 柱内受力筋焊接在一起:梁支承在主梁上时, 会导致钢筋混凝土T梁出现裂缝。 应在主梁上加设斜托支座,斜托钢筋与主梁中 主筋焊接。对于梁的端支座,可将粱内部分纵 3裂缝的处理 向钢筋按45。或30。角曲折成斜筋焊于主梁内 钢筋混凝土T梁出现裂缝,应对裂缝的原 原纵筋上,或另加入浮筋,电焊连接新旧纵筋。 因进行充分详细的鉴别和判定,应针对不同时 期引起开裂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小结 避免裂缝的产生和发展,一旦出现裂缝,则应 综上分析,钢筋混凝土T梁裂缝应针对成 根据裂缝发生的原因、性质、大小、所处部位 因,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设计施工及使 和结构重要性区别对待及时处理。根据裂缝 用等方面的管理,确保结构安全和避免不必要 的成因,可将裂缝分为两种类型:一类对不影 的损失。钢筋混凝土T梁一旦发生裂缝,应 响结构使用安全、使用功能及耐久性的裂缝, 立即组织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对裂缝产生的 一般采用表面修理补平的方法进行处理,例如 原因进行分析,对裂缝产生的时间、部位、 涂抹砂浆、薄层环氧胶泥,凿浅槽嵌补等。另 大小、方向和发展等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对 一类裂缝明显影响了梁的承载能力,随着裂缝 裂缝的性质进行判定后,应采取相应的修补、 的扩展和延伸,钢筋达到屈服强度,受压区混 补强和加固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 凝土应变量增大,梁刚度大大降低,构件趋向 的正常安全使用。 破坏。此类裂缝必须及早采取加固补强,以满 足结构安全需要。 参考文献 对于裂缝的处理,首先要重视对裂缝的调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 查分析,确定裂缝的种类、程度、危害及加 建工出版社,l997. 固的依据。调查可从裂缝宽度、长度、是 [2】王铁梦.建筑物的裂缝控制[M】.上海:上海 否贯通、是否达到弹性极限应力的位置、有 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无潮气或漏水、工程地点环境以及施工图纸 [3】邵旭东.桥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设计情况等多处人手,分析裂缝产生的本质原 社,2003. 因,采用经济高效的方法,达到加固目的,可 [4】熊克斌,王志斌.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与处 采用的方法有: 理[J】.江西化工,2005. (1)钢箍加固法 此法适合于补强梁内特长箍筋及弯起筋 不足,抗剪达不到要求的情况。具体方法是: 用扁钢或圆钢制成垂直或斜形的钢箍,两端留 有螺纹,套入钢板后用螺母拧紧。也可采用 由两个u形钢箍套上后焊接,然后打入金属楔 楔紧。采用钢箍时需在梁上刻槽以防滑。 (2)粘贴加固法 将钢板或型钢用改性环氧树脂粘结剂,粘 结到构件混凝土裂缝部位表面,使钢板(或型 钢)与混凝土连接成整体共同工作。粘结前, 钢材表面进行喷砂处理,混凝土表面刷净干 燥,粘结层厚度为3mm左右。 (3)梁的单面加大截面法 单面加大截面法分两种,即上面加高或下 面加厚。梁的上面加高适用于梁的支座处抗 弯强度不足的加固,所加混凝土靠焊在原梁上 上部箍筋上的附加箍筋与原混凝土结成整体, 上部荷载靠附加纵筋承受。梁的上部加厚, 科技咨询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Herald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