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注意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王维《竹里馆》) ?(《木兰诗》)
(2)深林人不知, (3)双兔傍地走, (4)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
(5)《春夜洛城闻笛》中,用反问的语气直接引发浓浓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6)《卖油翁》中,卖油翁展示了酌油的技术之后总结自己技艺精准的原因的句子是:
。
,
。
,
(7)《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
【答案】(1)杨花榆荚无才思 (2)明月来相照 (3)安能辨我是雄雌 (4)马上相逢无纸笔 (5)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6)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 (7)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有“榆荚”“雄雌”等。 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1分)
生活是无字的书,眼光敏锐的人看得见精采的诗句;书是有字的生活,感情丰富的人闻得到甜美的芳香。点滴就是生活折射出来的光彩!在赞赏和礼让中,因恭敬父母而懂得孝顺,因恭敬师长而明白遵师重道,因恭敬兄弟姊妹而互相友爱,更因恭敬万事万物而懂得感恩付出。让生活充满爱与欢喜,无形中营造出积极健康的和xié( )氛围。 .
(1)加点字“氛”的读音是:_________,“和”字后面应填的字是_______。(2分)
(2)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2分)
______改为______ ______改为______
(3)选段中“恭敬”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1)fēn 谐 (2)采 彩 遵 尊 (3)对尊长或宾客严肃有礼貌 (4)排比 【解析】(1)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氛围”:指围绕或归属于一特定根源的有特色的高度个体化的气氛。“氛”读“fēn”。注意据义定音。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如“和谐”:和睦协调。注意据义定形。(2)字形题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精彩”的“彩”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尊师重道”的“尊”是“尊重”之意。注意据义定形。(3)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如根据语境“因恭敬父母而懂得孝顺”,所以这里的“恭敬”是“对尊长或宾客严肃有礼貌”之意。(4)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因恭敬父母而懂得孝顺,因恭敬师长而明白遵师重道,因恭敬兄弟姊妹而互相友爱,更因恭敬万事万物而懂得感恩付出”运用了四个“因恭敬……”的句式,所以明显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3.为丰富学校的文化生活,进一步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推动本地戏曲文化的发展,某中学七年级(1)
班开展了以“推动地方戏曲,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4分)
(1)活动前张丽同学在网上摘录了一个赞美黄梅戏艺术的语段,其中部分内容存在问题,请你帮她修改。 【A】长大了,才慢慢从黄梅戏那一声声或忧伤,或欢快的腔调中,感受到戏剧人物。有多少个夜晚,我为牛郎织女而长吁短叹,为董永七仙女而泪沾衣襟。【B】那让人痛断肝肠的爱情故事,那隽永悠长的一唱三叹,无不无时无刻萦绕在我的心头。
①【A】处画线句有成分残缺的语病,应在“________”后面加上“________”。(2分) ②【B】处画线句存在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为进一步推动黄梅戏的发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黄梅戏,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学校准备邀请著名黄
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老师于3月31日下午两点在校礼堂做以“推动地方戏曲,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报告,请你以学校团委的名义向黄新德老师发一封邀请函。(5分)
(3)下面是针对校内学生进行的黄梅戏喜爱程度调查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主要信息。(5分)
喜爱程度 不喜欢 无所谓 比较喜欢 非常喜欢
占百分比 11% 32% 52% 5% 【答案】(1)①戏剧人物 的悲欢离合(或“的酸甜苦辣”)
②那让人痛断肝肠的爱情故事,那隽永悠长的一唱三叹,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的心头(或“那让人痛断肝肠的爱情故事,那隽永悠长的一唱三叹,时时刻刻萦绕在我的心头”) (2)
邀请函
尊敬的黄新德老师: 您好!
我校为了进一步推动黄梅戏的发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黄梅戏,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想邀请您于3月31日下午两点在校礼堂做以“推动地方戏曲,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报告,期待您的光临,谢谢!
某中学团委 2017年×月×日
(3)据调查统计,大多数同学比较喜欢黄梅戏,只有少数同学不喜欢黄梅戏(或“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黄梅戏漠视、无所谓,但也有少数同学非常喜欢黄梅戏”)
【解析】(1)此题考查修改病句。病句题历来是中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中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①“感受到戏剧人物”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的悲欢离合”等。②“无不无时无刻”否定不当,应改为“无时无刻不”。(2)写邀请函时,要有称呼,表明自己的身份,一定要说明邀请对方参加什么活动,邀请的原因是什么。其次是要将活动安排的相关细节及注意事项告诉对方,时间(3月31日下午两点)、地点(校礼堂)、参加人员,做些什么样的准备(以“推动地方戏曲,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报告)等。(3)本题考查学生由图表得出结论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读表格的标题,了解其反映的主要问题,然后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总结出结论。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刚要按街门的电铃,像从墙里钻出个人来似的,揪住他的腕子。祥子本能的想往出夺手,可是已经看清那个人,他不动了,正是刚才骑自行车的那个侦探。
“祥子,你不认识我了?”侦探笑着松了手。
祥子咽了口气,不知说什么好。
“你不记得当初你教我们拉到西山去?我就是那个孙排长。想起来了吧?”
“啊,孙排长!”祥子想不起来。他被大兵们拉到山上去的时候,顾不得看谁是排长,还是连长。 “你不记得我,我可记得你;你脸上那块疤是个好记号。
我刚才跟了你半天,起初也有点不敢认你,左看右看,这块疤不能有错!” “有事吗?”祥子又要去按电铃。
“自然是有事,并且是要紧的事!咱们进去说好不好!”孙排长——现在是侦探——伸手按了铃。 “我有事!”祥子的头上忽然冒了汗,心里发着狠儿说: “躲他还不行呢,怎能往里请呢!”
“你不用着急,我来是为你好!”侦探露出点狡猾的笑意。
赶到高妈把门开开,他一脚迈进去:“劳驾劳驾!”没等祥子和高妈过一句话,扯着他便往里走,指着门房:“你在这儿住?”
进了屋,他四下里看了一眼:“小屋还怪干净呢!你的事儿不坏!” “有事吗?我忙!”祥子不能再听这些闲盘儿。
“没告诉你吗,有要紧的事!”孙侦探还笑着,可是语气非常的严厉。“干脆对你说吧,姓曹的是乱党,拿住就枪毙,他还是跑不了!咱们总算有一面之交,在兵营里你伺候过我;再说咱们又都是街面上的人,所以我担着好大的处分来给你送个信!你要是晚跑一步,回来是堵窝儿掏,谁也跑不了。咱们卖力气吃饭,跟他们打哪门子挂误官司?这话对不对?
“对不起人呀!”祥子还想着曹先生所嘱托的话。 “对不起谁呀?”孙侦探的嘴角上带笑,而眼角棱棱着。
“祸是他们自己闯的,你对不起谁呀?他们敢作敢当,咱们跟着受罪,才合不着!不用说别的,把你圈上三个月,你野鸟似的惯了,楞教你坐黑屋子,你受得了受不了?再说,他们下狱,有钱打点,受不了罪:你呀,我的好兄弟,手里没硬的,准拴在尿桶上!这还算小事,碰巧了他们花钱一运动,闹个几年徒刑;官面上交待不下去,要不把你垫了背才怪。咱们不招谁不惹谁的,临完上天桥吃黑枣,冤不冤?你是明白人,明白人不吃眼前亏。对得起人喽,又!告诉你吧,好兄弟,天下就没有对得起咱们苦哥儿们的事!”
祥子害了怕。想起被大兵拉去的苦处,他会想象到下狱的滋味。“那么我得走,不管他们?” “你管他们,谁管你呢?!”
祥子没话答对。楞了会儿,连他的良心也点了头:“好,我走!” “就这么走吗?”孙侦探冷笑了一下。
祥子又迷了头。
“祥子,我的好伙计!你太傻了!凭我作侦探的,肯把你放了走?” “那——”祥子急得不知说什么好了。
“别装傻!”孙侦探的眼盯住祥子的:“大概你也有个积蓄,拿出来买条命!我一个月还没你挣的多,得吃得穿得养家,就仗着点外找儿,跟你说知心话!你想想,我能一撒巴掌把你放了不能?哥儿们的交情是交情,没交情我能来劝你吗?可是事情是事情,我不图点什么,难道教我一家子喝西北风?外场人用不着费话,你说真的吧!”
“得多少?”祥子坐在了床上。 “有多少拿多少,没准价儿!” “我等着坐狱得了!”
“这可是你说的?可别后悔?”孙侦探的手伸入棉袍中,“看这个,祥子!我马上就可以拿你,你要拒捕的话,我开枪!我要马上把你带走,不要说钱呀,连你这身衣裳都一进狱门就得剥下来。你是明白人,自己合计合计得了!
“有工夫挤我,干吗不挤挤曹先生?”祥子吭吃了半天才说出来。
“那是正犯,拿住呢有点赏,拿不住担‘不是’。你,你呀,我的傻兄弟,把你放了像放个屁;把你杀了像抹个臭虫!拿钱呢,你走你的;不拿,好,天桥见!别麻烦,来干脆的,这么大的人!再说,这点钱也不能我一个人独吞了,伙计们都得沾补点儿,不定分上几个子儿呢。这么便宜买条命还不干,我可就没了法!你有多少钱?”
祥子立起来,脑筋跳起多高,攥上了拳头。
“动手没你的,我先告诉你,外边还有一大帮人呢!快着,拿钱!我看面子,你别不知好歹!”孙侦探的眼神非常的难看了。
“我招谁惹谁了?!”祥子带着哭音,说完又坐在床沿上。
“你谁也没招;就是碰在点儿上了!人就是得胎里富,咱们都是底儿上的。什么也甭再说了!”孙侦探摇了摇头,似有无限的感慨。“得了,自当是我委屈了你,别再磨烦了!”
祥子又想了会儿,没办法。他的手哆嗦着,把闷葫芦罐儿从被子里掏了出来。 “我看看!”孙侦探笑了,一把将瓦罐接过来,往墙上一碰。 祥子看着那些钱洒在地上,心要裂开。 “就是这点?”
祥子没出声,只剩了哆嗦。
“算了吧!我不赶尽杀绝,朋友是朋友。你可也得知道,这些钱儿买一条命,便宜事儿!” 祥子还没出声,哆嗦着要往起裹被褥。 “那也别动!”
“这么冷的……”样子的眼瞪得发了火。 “我告诉你别动,就别动!滚!” 祥子咽了口气,咬了咬嘴唇,推门走出来。 雪已下了寸多厚,祥子低
着头走。处处洁白,只有他的身后留着些大黑脚印。
4.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 )(3分)
A.《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北京(籍贯)人,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B.《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车子,却冒险地牵回了五匹骆驼的,骆驼祥子的外号是祥
子卖了骆驼之后才得来的。
C.《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的精神世界是滞后而苍白的,祥子的堕落与他无力抵御花花绿绿的物质引诱有
关。
D.《骆驼祥子》的语言俗白、亲切,新鲜、活泼,是从地道的北京市民口语中提炼出来的文学语言。 5.在孙侦探的威逼利诱之下,祥子艰难地舍弃了一种品质和一样东西,请问这种品质和这样东西,分别指什
么?为什么这种品质和这样东西对祥子很重要?请结合选文及原著分析。(6分) 6.选文的末尾句写“雪”有什么作用?(4分)
7.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6分)
8.如果你是祥子,面对孙侦探的威逼利诱,你会怎么做?为什么?(3分) 【答案】 4.B
5.抗争精神和金钱。失去了抗争精神,是其走向自我毁灭的一个重要因素。失去了金钱,自己的生活愿望落空。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作答。
6.交代了天气状况,渲染了凄凉的氛围,烘托了人物悲凉的心境;暗示了祥子悲剧的命运。 7.祥子是一个软弱、遇事无主见、遭遇敲诈只能忍气吞声,且有自私冷漠的性格特点的人。
8.面对对方的淫威时,应冷静分析,不要被对方的言行所吓倒,可采取不妥协、不惧怕、敢于抗争的态度,方法上要灵活,既要保全自己,还不能让对方得逞。 【解析】
4.B.错误,祥子车子被抢之后,在树林里捡到三匹骆驼。故选B。
5.(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小说的主要内容及人物的命运来综合分析。文章叙写的是孙侦探敲诈祥子钱的经过。面对孙侦探的勒索和敲诈,祥子只好忍气吞声地将积攒的钱交了出来,表现出其软弱,缺乏反抗的精神。所以在孙侦探的威逼利诱之下,祥子艰难地舍弃抗争精神和金钱。
(2)从小说内容来看,《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是城市底层社会劳动者的形象。在他的不幸遭遇中,作者突出了对他性格的刻画,体现了强有力的悲剧意味,这是通过主人公“积极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展开的:祥子初到北平,怀抱着寻求新的生路的希望,开始了他的个人奋斗史。他年轻力壮,善良正直,乐于帮助与他同命运的穷人,他坚韧顽强的咬着牙,用孤苦的挣扎编织着美丽的梦想。但是,祥子连遭厄运,主要可以分为事业上的买车与个人生活上的娶妻两方面。命运的安排却使他追求的不可得,躲避的被强加。所有这些,都表明祥子在命运的作弄面前不甘失败,竭力挣扎和顽强抗争的生活姿态。但当祥子失去了金钱,使他买车的希望破灭,而祥子的最大愿望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失去了抗争精神,除了社会原因外,其性格的弱点也是祥子走向堕落的原因之一。
6.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等;②渲染……气氛; ③烘托人物的……心情(命运);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⑤为下文叙写……做铺垫。选文的末尾句写“雪”,一方面如实地描述了故事发生时恶劣的自然环境,以祥子在天寒地冻时被驱赶反衬孙侦探的冷酷无情;烘托了祥子内心悲凉的心境;另一方面渲染了凄凉的氛围,以雪地上的黑脚印隐喻辛苦钱被敲诈走后祥子悲伤、绝望的心情。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7.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依据“祥子的头上忽然冒了汗,心里发着狠儿说”“那么我得走,不管他们?”“楞了会儿,连他的良心也点了头:‘好,我
走!’”“‘得多少?’祥子坐在了床上”“祥子咽了口气,咬了咬嘴唇,推门走出来”等内容和祥子对孙侦探的敲诈的做法来看,此时的祥子是一个一个软弱、遇事无主见、忍气吞声,不敢反抗,且自私冷漠的人。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8.开放性试题。解答此类题目,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树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联系生活实际阐述理由作答。在面对对方的淫威,应冷静分析,不要被对方的言行所吓倒,可采取不妥协、不惧怕、敢于抗争的态度,方法上要灵活,既要保全自己,还不能让对方得逞。答案是多元的,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二】(17分) 一碗大米饭
①我小时候,家里很穷。蜷缩的炕头,昏暗的油灯……都在我的脑海中深深扎下了根。 ②记得我七岁那年,曾祖母重病缠身,母亲精心地伺候她。
③在那时,细粮是很奢侈的东西,一日三餐都是大饼子、玉米粥和小米饭等粗粮。为了曾祖母的病,父亲借来了一升大米。每天早上,母亲蒸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饭,然后一口口给曾祖母喂下。
④孝敬的定义就是留给曾祖母好吃的东西,那时我常常这样想。母亲那个时候有一张愁苦的脸,那就是在看我们大口大口地吃硌牙的玉米粥的时候。
⑤一天有个亲戚来串门。那天做的是小米饭,但曾祖母的那碗大米饭依然没变。早上,曾祖母没起来吃饭,而我因为离校远,每天带饭上学。那天是亲戚给我装的饭,装好后,我就背着书包走了。
⑥中午的时候。饥饿席卷了我的全身。饭盒还透着热气。我打开饭盒,一下子愣住了……饭盒里竟然是白花花的大米饭!我不晓得那个亲戚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简单的思维使我想不到那么多。这是曾祖母的饭,我不能吃。我也知道,那些大米借得不易。面前的大米饭在我的眼里一点点变大,我的口水不经允许就分泌出许多许多。周围的说话声、打闹声一会儿模糊,一会儿清晰。我悄悄地环视了一下四周……没人注意我。于是我盖上了饭盒,站起来擦了擦嘴,似乎我已经吃饱了。
⑦整个下午,我在极度饥饿中度过。几次我有打开饭盒的冲动,毕竟那时我是个孩子。老师的话,窗外的阳光,统统变成了那盒大米饭,一遍遍地诱惑、冲击着我,我有些不知所措。
⑧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学,我的腿好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书包里那盒饭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走进家门的时候,母亲正在烧火,火光映红了母亲的脸。
⑨我走到母亲面前,从书包里拿出那盒饭,递给母亲。那一刻我嘴一撇,要哭。母亲接过饭盒,感受到了饭盒的分量。她不解地看着我。
⑩母亲打开饭盒,是一盒动都没动的大米饭……
⑪母亲直直地盯着我,黯然的眼神中有一种沧桑和无奈。过了一会儿,她突然抱紧我,大滴大滴的泪珠滴在我的脖子上。
⑫我任由母亲在我肩头啜泣。黄昏的阳光斜斜地射进来,整个屋子变成了一种惨淡的红色。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我感觉到母亲作为女人的脆弱,感觉到自己终于可以承受母亲的眼泪了。我用娇嫩的手擦着母亲的眼泪,可不一会儿,我终于也吓得哭了起来。“妈,你别哭,我长大了挣钱养活你……”
⑬我想我那时能说的只有这些。
⑭一天放学,我看见很多人在我家,曾祖母去世了。我和大人们一样跪在灵柩前,母亲哭得很伤心。 ⑮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我梦见了曾祖母,手里端着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饭。 9.下列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以“曾祖母生病”为线索,叙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B.文章表现了母亲善良无私、孝敬老人的美德,也写出了“我”的懂事、孝顺。 C.在叙述故事表现人物时,运用了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文章语言自然朴实。 D.从文中的内容看,母亲非常关爱曾祖母,对我充满怜爱。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项,文章标题、开头、中间、结尾“一碗大米饭”贯穿始终,成为线索,而不是“曾祖母生病”,故选A。
10.面对大米饭的诱惑,我一直没有吃,是因为在我的心中始终有一种朴素的想法。这种想法是什么?(4分) 【答案】这是曾祖母的饭,我不能吃。或者孝敬的定义就是留给曾祖母好吃的东西。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④段“孝敬的定义就是留给曾祖母好吃的东西,那时我常常这样想……”和第⑥段“我不晓得那个亲戚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简单的思维使我想不到那么多。这是曾祖母的饭,我不能吃”可知,面对大米饭的诱惑,我一直没有吃,是因为在我的心中想着:孝敬的定义就是留给曾祖母好吃的东西。这是曾祖母的饭,我不能吃。
11.母亲看到“一盒动都没动的大米饭”后,为什么“突然抱紧我”,“在我肩头啜泣”?(4分) 【答案】母亲此时百感交集,看到儿子挨饿,却无力改变现状,心疼、内疚、痛苦和无奈一起袭来。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中“母亲那个时候有一张愁苦的脸,那就是在看我们大口大口地吃硌牙的玉米粥的时候”及“母亲直直地盯着我,黯然的眼神中有一种沧桑和无奈。过了一会儿,她突然抱紧我,大滴大滴的泪珠滴在我的脖子上”等语句可看出母亲对曾祖母非常孝敬的同时,对“我”也很心疼。因此,看到儿子挨饿,却无力改变现状,心里充满内疚、痛苦和无奈,而看到儿子如此懂事又心疼不已,此时的母亲真是百感交集。
12.有人说:“穷人的故事总是闪着凄美的泪光,穷人的故事又总是闪着金子般真诚的光芒。”本文最让你
感动的是什么?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体会。(6分)
【答案】示例:最让我感动的是第⑫段的结尾句:“我用娇嫩的手擦着母亲的眼泪,可不一会儿,我终于也吓得哭了起来。‘妈,你别哭,我长大了挣钱养活你……’”看出家境虽穷,儿子的懂事和孝顺却是可贵的,令人动容的。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不缺吃穿,但我却很少体会到父母的不易,把他们对我的付出视为当然,偶尔还耍些小脾气,想想真的惭愧,我以后要惜福、要孝顺,多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解析】本题考查结合实际谈体会。要结合内容和主题,结合实际谈。最让你感动的可能是某一个细节,某一个人物;结合实际时,可以谈自己在尊敬老人方面的不足之处,表达内疚之情以及通过本文所受的教育;也可以谈自己与文中的“我”的相似之处。
【三】(16分) 炳烛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4)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5.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每处所填不超过
5字)(2分)
16.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6分) 【答案】
13.(1)迟、晚 (2)怎么 (3)再次、重新 (4)等到、到 14.(1)年少好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15.年纪大 事务多
16.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 【解析】
13.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暮”:迟、晚。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好”:喜欢。“阳”:太阳。“孤”:谦辞,我。“岂”:难道。“卿”:你。“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15.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的读懂内容,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如可分析“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一句,而吕蒙不愿学的理由可分析“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即可分别得出“年纪大”和“事务多”的答案。 16.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好两篇文言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两文内容,然后分别归纳出两文的中心,看看两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共同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确定观点点后进行论述。如可从为人要热爱学习、开卷有益、珍惜时间、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作答。 【参考译文】
晋平公向师旷问道:“我年龄七十岁了,想要(再)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习)呢?”平公说:“哪有作为别人的臣子(的人)戏弄他的君主的呀?”师旷回答:“我哪敢戏弄我的君主呀!我是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如同升起的太阳;壮年时喜欢学习,如同中午的太阳;年老时喜欢学习,如同点燃蜡烛的明亮。点燃蜡烛和在黑暗中行走,哪一个(更好)呢?”平公说:“说的好啊!” 三、写作(55分)
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一弯月,是故园对游子的呼唤; 一缕风,是荒漠对绿洲的呼唤; 一阕词,是民族对经典的呼唤……
离乱的国度呼唤和平,崭新的时代呼唤奋斗,共同的梦想呼唤担当…… 请以“_______的呼唤”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立意指津】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是“
的呼唤”。此题目可补题的范围较广,可从亲情角度
出发,将题目拟为“母亲的呼唤”“爱的呼唤”“故乡的呼唤”等;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可将题目拟为“地球的呼唤”“大海的呼唤”“绿色的呼唤”等;从社会角度出发,可将题目拟为“诚信的呼唤”“心灵的呼唤”等;从追梦的角度出发,可将题目拟为“梦想的呼唤”等。要根据自身的经历和积累的素材来选择补题角度。要注意不能将主题定得过大,也不能写得过于浅显,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使文章的立意不深刻。不管采用何种写法,都要写出新意,挖掘深度,要融入自己的“情”和“思”。
试卷出题附加说明
为规范在课程考核中的试卷命题制定工作,进一步提高试题和试卷质量,保证考试的信度、效度,以达到规范考试的目的,更好地促进教风、学风和考风建设,特制订本规范。
一、命题原则
1.为保证试题的信度、效度,命题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为范围,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为出发点,在有限的时间内比较全面地考核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试卷所命题目应有明显的难易区分度,成绩呈正态分布。
2.按照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考核项目与试题内容的重点应考核学生的能力,包括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职业或岗位技能的实际操作(或工作)能力。
3.试题要具有时代性、实用性和针对性,试题内容应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当前社会或企业的实际问题。不准出陈旧过时、脱离实际、毫无意义的题目。
4.试题要有科学性和艺术性,要能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发扬创新精神。不准出违背科学的题目,也不准出怪题、偏题。
5.采用闭卷或开卷考试的试题,原则上都要出两套(A卷、B卷)试题,A卷、B卷的涵盖面、题量、试题类型、难易程度要相当,重复题不得超过10%。
二、命题人员安排与命题方法
1.多名教师任教、使用同一教材、同一教学计划的课程,应集体命题,考试时使用相同试卷。
2.单人任教的课程,原则上由授课教师命题。 3.有试题库的课程,由计算机按照要求随机组卷。
4.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的课程,由学院的指导教师与企业的有关部门或有关人员共同制定考核项目、考核标准、考核方法,也可直接使用企业现有的考核项目、标准和办法来进行考核。
三、试题结构与内容要求
1.闭卷考试的试题结构与内容要求 (1)涵盖面要广
试题的内容要涵盖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些发展更新较快的课程,按照平时教学过程中所更新或增添的内容,允许有部分试题超出教材的内容范围。
(2)题量要适当
题量要根据考试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决定。原则上,大部分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做完所有试题并有一定的检查改正时间。不允许出现下列情况:在考试时因题量过少,大部分学生只用不到一半的考试时间就可答完全部试题,或者因题量过多,大部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答不完所有试题。
(3)题型要多样
为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进行考核,每套试卷的试题应该有多种题型。各专业可根据本专业的课程特点,确定本专业各门课程的试题中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的比例、或规定至少应有多少种题型。
(4)难易程度要恰当
每套试卷中的简单题、中等程度题和较难程度题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25 ~ 35% , 50 ~ 60% , 5 ~ 15% 。不允许出现下列情况:在考试时因试题过于简单,大部分学生只用不到一半的考试时间就可答完全部试题,或者因试题过难,大部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答不完所有试题。
(5)分值要合理准确
每套试题中,考核能力试题的分值应在总分中占较大的比例。每道试题的分值要合理、准确。每道试题的分值应与该题的答案数量相吻合;每道大题的得分要与这道大题中各小题的得分之和相等;每道大题的得分与卷头得分表中的该题应得分要相同;各大题的得分以及总分的合计不得有误。
2.开卷考试的试题结构与内容要求
(1)开卷考试的试题结构与内容要求,原则上参照闭卷考试试题的要求执行,但试题的总体难度、主观题的数量、主观题的分值占总分的比例都要增加。
(2)开卷考试试题的答案不允许是在书本里或笔记中现成的、学生能直接找到的答案。 3.口试的试题结构与内容要求
口试的试题结构和内容,要根据不同课程、不同目的要求和不同的考试时间,由任课教师(命题教师)与教研室主任共同研讨、编制,经系(部)审批同意后执行。
4.课程设计、课程论文、调研(或案例)分析报告等形式的命题要求
(1)采用此类考核形式的试题内容应该是直接考核学生能力,包括分析解决社会或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职业或岗位技能的实际操作(或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根据不同的课程,题目可以只有一个,也可以出若干个题目供学生选择,或者学生根据教师指定的范围自拟题目。
(3)课程设计要有明确技术指标,课程论文或调研报告要有明确而且详细的答题要求和字数要求,需要制图的,要有图纸的数量和规格要求。
5.实习、实训课程考核的命题要求
(1)此类课程的考核,应采用笔试(或口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笔试(或口试)的试题应以考核岗位应知;知识为主、实际操作能力的试题应以考核岗位应会;的能力或技能为主。
(2)在企业进行的实习、实训课程,如企业已经有各个岗位规范的考试考核内容和标准,可直接用来作为笔试(或口试)题和实际操作题。
(3)如企业没有现成的试题,或现成的试题不适合作为考核内容,应由学院的指导教师与企业的指导教师共同研究命题,试题内容以岗位的应知应会;为主。
6.上机考试或网上考试的试题结构与内容要求
(1)利用计算机或网络作为考试形式或手段的课程,试题结构与内容要求与上述开卷考试的试题要求相同。
(2)有现成考试软件,或教学软件中带有测试内容的课程,可直接用来作为试题进行考核。
(3)教学内容为计算机操作、网络操作或专业软件操作的课程,又无现成考试软件或教学软件中没有测试内容,由任课教师根据大纲的要求进行命题。试题以实际操作为主,内容涵盖计算机、网络或专业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运用计算机、网络或专业软件来解决设计、管理、核算、分析等实际问题的能力。题型题量由命题教师与教研室主任商定。
7.其它考试形式的试题结构要求
某些课程如果需要采用除上述6种以外的形式,其试题结构与内容由命题教师与教研室主任商定,经系部批准后执行。
四、试题的语言要求
上述各种试卷中,每道题的语言要规范、简练、明了;用词要准确,无错别字;表述要清楚,要求要明确;文字、数字、术语、计量单位、图表都要规范、准确、清晰、无误,标点符号也要规范正确。
五、试卷格式要求
1.需要统一印制的考试试卷,纸张规格、页面设置、字号字体、数字序号等要求,须按照教务处设计的模版编制。(试卷正文字体为宋体,内容标准字号为五号、字体不加粗;一级标题为黑体、小四、不加粗,纸型B4或者8K。外语试卷正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号为大标题小四、加粗,小标题五号(加粗),试题内容五号,纸型为B4或者8K。其余细节请参照模板)
2.每份试卷必须有标题,其内容为:学年、学期、专业与班级、课程名称,并注明 A 、 B 卷;标题后要注明开卷、闭卷;试卷必须有页码。
3.试题与答题卷分开的试卷,试题卷可不留答题空间(填空题例外)。
4.上机考试或网上考试的试卷,如能输出打印的,则必须按照试卷的规定格式打印成卷;不便打印的,在考试后与学生的答案一起刻录成光盘。
六、答题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双向细目表的要求 (一)答题卷
1.答题卷要套用教务处设计的模板来打印,答题卷上的标题名称、题号和每题的分值要与试题卷上的标题名称、题号和分值完全一致,给学生留的答题地方要适度、够用。
2.答题卷要用8K或者B4纸打印,单数页的左侧、偶数页的右侧须有装订密封线(单数页的装订密封线需选用有学生姓名、班级、学号;信息的样式)。
3.操作性强的技能考核要用含各个考核项目和成绩的打分表作为答卷。 (二)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应步骤清晰、准确、完整,不可省略、简写。
1.试题参考答案可用答题卷来打印或手写,但标题中一定要把答题卷;改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答案必须正确。客观试题的答案必须是唯一的。无统一的标准答案的主观试题,如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要写出答题要点(如:运用什么观点、知识、方法、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论述;要说明或解决哪些问题)。
3.评分标准要说明各道试题(主要是计算题和主观题)在什么情况下可得满分,在什么情况下要扣多少分(按解题步骤给出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必须明确、便于操作。
4.操作技能的考核,也要有分档次、具体的、可操作的评分标准,包括是否具有独立操作能力、是否能熟练操作(完成时间、准确率)、完成的质量等。
(三)双向细目表
1.每套试题必须有相应的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原则上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题型可根据实际所用的题型加以修改。
2.命题教师必须认真填写双向细目表的每个栏目,分值合计和百分比计算要正确无误。内容;一栏,必须写明考核的知识点或能力(技能)或章节名称,不准用数字、题号代替。
七、试题的审批程序
1.命题教师把完成的试卷、答题卷、答案与评分标准一起交给本教研室主任,教研室主任按照各课程标准、系部和教务处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逐份逐题进行认真审核,发现问题要责令命题教师改正或重新命题。
2.教研室主任将审核后的本教研室的所有试卷、答案与评分标准交到系(部)主任,由系(部)主任再次进行审核,发现问题要通过教研室主任责令命题教师进行改正或重新命题。
3.审查通过后的试卷,由系(部)教学秘书交教务处统一印制。 八、保密纪律
1.参与命题、审题、印制、保管、交接等工作的有关教师和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试题。
2.承担命题工作的任课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尤其在期末总复习期间,不得以留重点、划范围的名义,或以复习题、练习题、模拟题的形式变相 泄露试题内容。
3.泄露试题者,一经查实,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