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食品有限公司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对公司员工及外来人员进行有效培训,明确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及安全活动的要求,合理开展各种安全活动,以满足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级人员及外来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管理,以及公司各级安全活动的开展。
3 职责
3.1 办公室负责保证安全培训教育所需人员、资金和设施等资源的配备。
3.2 行政部是本制度的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公司的年度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并对培训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建立安全培训教育档案。
3.3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培训工作由安全员负责实施,安全操作技能培训由生产、技术部门及相关车间负责实施,三级安全教育按企业职能划分实施。
4 程序
4.1 培训需求分析
4.1.1 需求的来源
①风险评价的结果
②法律法规的要求
③安全标准化的要求
④安全生产专业技术的要求
⑤三级安全教育的要求
⑥外来人员与其他方面的要求。
4.1.2 每年年初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风险评价结果及更新情况,结合员工的安全意识、专业技术知识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并将培训需求以《培训需求调查表》的形式递交给安全部。
4.1.3 每年年初由相关部门对外来人员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并将培训需求以《培训需求调查表》的形式递交给安全部。
4.1.4 每年年初由技术中心对工艺设备安全技术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并将培训需求通过《培训需求调查表》的形式递交给安全部。
4.1.5 每年年初安全员对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有关规章制度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并将培训需求以《培训需求调查表》的形式递交给安全部。
4.2 培训的组织实施
4.2.1 每年年初由安全部根据各部门的培训需求汇总,编制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安全员等相关部门负责协助实施。未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的大中型安全培训,由培训需求部门编制安全培训计划,报生产部审批后实施培训计划的内容包括:
①培训的时间和地点
②培训的内容、方式、对象、要求
③培训的管理和考核
临时性的小型安全培训,可不编制培训计划。
4.3 管理人员培训
4.3.1 公司各级领导及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由安全部根据有关规定,不列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另行安排实施。
4.3.1.1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接受由政府部门组织的专门的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并按规定每年进行再培训。
4.3.1.2 其他管理人员、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培训由安全部与安全员按照管理权限分层次组织实施,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4.4 从业人员培训
4.4.1 全员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培训,是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活动的基础工作,按以下分
工负责组织实施和管理:
①生产部会同安全员等各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②新进员工的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培训可与三级安全教育结合进行
③每年再教育时间不少于20学时
4.4.2 新进员工、代培人员和大中专院校实习生等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育时间不少于72学时。
4.4.3 复工、转岗人员由所在部门负责实施教育培训,且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脱岗1年以下的员工,重返岗位前,应进行班组级安全教育;脱岗1年以上(含1年)的员工,重返岗位前,应进行部门(车间)、班组二级安全教育。
②发生工伤事故的员工,康复后重新工作前,应进行复工教育后方可回岗工作。
③员工在本部门内转岗前应进行班组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转为特殊工种时应按规定参加专业培训教育,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分配到岗,再接受班组级安全教育。
④在公司部门间进行调动的员工,应由接受部门进行部门(车间)、班组二级教育后,方可上岗。
4.4.4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由生产部根据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和生产的实
际需求,编制培训计划,报分管负责人审批后组织实施。企业特种作业从业人员应接受由政府部门组织的专门的安全培训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从业人员资格证后,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复审。
4.4.5 在有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技术部、生产部应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5 其他人员培训
4.5.1 外来施工人员初次进入厂时,应由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实施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发放出入证。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所在现场的管理部门实施进入现场的安全教育。
4.5.2 对外来参观或办事人员的安全培训,由安全部负责实施安全教育。
5 教育内容
5.1 新进人员三级教育内容
5.1.1 公司级:公司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与义务;安全生产事故案例;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及防护措施等。
5.1.2 部门(车间)级:本部门(车间)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及伤亡事故;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有关事故案例等。
5.1.3 班组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注意事项;有关事故案例等。
5.2 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内容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岗位安全操作技能
(4)安全设备、设施、工具、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修和保管知识
(5)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安全生产技术知识
(6)安全生产事故的防范意识和应急措施、自救互救知识
(7)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
(8)安全风险管理知识
5.3 外来人员培训内容
(1)有关法律法规
(2)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
(3)风险管理要求
(4)安全注意事项
(5)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