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

来源:爱够旅游网


地基与基础工程

(一)、土方工程 1、施工准备

在工程开工前,应及时联系甲方,进行现场原始永久性的基准标桩的交接。交接桩测量资料必须齐全,并应附有标桩示意图,标明各种标桩平面位置和标高,必要时并应附文字说明,依照资料,现场核对进行点交并签字。

在施工前通知测量人员做好技术准备工作,以保证施工的准确性和效率要求。 施工前技术负责人向所有参建的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必须使每个操作者掌握施工要求和步骤。

办理好车辆所需的通行证,并负责在施工前对所有司机进行安全教育。 开工前办理市容环卫渣土消纳的一切相应手续。

开挖前,积极与建设单位联系取得开挖场地范围内管网布设图,必要时挖探坑确认,为土方大面积开挖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提前制定相应措施。

核实开挖部分标高,如发现有低于基底标高的部分及时与设计单位协商处理措施。

2、土石方工程

本工程开挖手段以挖掘机开挖为主,基地预留300mm待基础施工时人工开挖,机运土方到甲方指定区域;开挖方式:分区分段顺序开挖。 开挖工艺:

由3台SK320(1.6m3)反铲掘机开挖,开挖至基底30cm人工清理。开挖分别按顺序分层开挖,并人工修整边坡、槽底。

开挖过程中,现场土方挖运施工实施统一指挥、统一协调,测量队跟踪测量,严禁超挖。全部土方由15台载重汽车运输土方,预留回填土运到甲方指定存土区。 土方见底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基槽核验,对存在问题妥善处理后,立即组织下道工序施工,缩短晾槽时间。 土方开挖的质量保证措施:

挖土前要了解和掌握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资料,并作好相应准备。开挖以所放上口线为准,严格按要求坡度放坡,精心作业。施工中配备专职测量人员进行质量控制,及时复撒灰线,以水准仪严格控制开挖深度。挖掘过程中,如遇不明障碍物,必须及时向甲方和现场管理人员汇报,不得擅自处理。 防超挖措施:

土方开挖时根据坡度在基坑上口放出控制点,开挖时用经纬仪随时观测,采取比垫层底标高高出300mm厚土层进行预留不挖的方式,待土方机械开挖完毕采用人工开挖和修坡的措施。

施工时配备专职测量人员进行质量控制,及时复撒灰线,将基础开挖下口线测放到槽底。测放槽底标高控制线,并随人工清底用水准仪监测、控制开挖标高。 操作者换班时,要求交接挖深、边坡、操作方法以确保开挖质量。 人工挖土分层均衡下挖,每挖1m检查边线和边坡,随时纠正偏差。 防遗洒措施:

挖掘机装车不得过满,各出、入口设专人覆盖、清扫车辆及门口卫生。 车辆转弯速度要慢,防止甩土。

土方开挖部分可能经历雨季施工,雨季施工的防护措施 禁止雨天土方开挖,保证安全施工。

在上口距边坡30cm处设高20cm梯形挡水檐,以防下雨向基坑内灌水。 配置10台潜水泵以备雨后抽水。

雨后基坑内雨水全部排除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土方回填:

回填条件:在基础完成并达到规定强度后进行;管沟回填在管线铺设完成并经质量验收后进行(可分段验收和回填)。

根据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

回填前先将基底清理干净,清除积水杂物及其它不利于回填的材料。

回填方法:采用分层填土、压实的方法。用2:8灰土回填,基础四周1m以内用粘土或粉煤灰粘土回填。最窄处500mm向地面放坡至散水外边缘300范围内;应分层压实,人工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50mm,机械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300mm,压实系数≥0.97。

回填时管线两侧应对称进行,高差不超过30cm;分段回填时,相临段的接茬应形成台阶,每层台阶宽度不小于厚度2倍。

深浅两基槽要先填夯深基础;待填至浅基槽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 回填质量控制:每层铺土厚度及压实遍数根据土料及施工机具设备条件,通过试压经试验检测确定。

回填过程中根据设计或规范要求,对每层回填土密实度及其它要求进行检验,抽检频率为:基坑回填1点/50m2-100m2;基槽沿长度方向1点/10m-20m;室外场地回填1点/100m2-400m2,且不少于10点。待检查合格报现场监理验收后再进行下一层回填。

回填土施工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尤其是在雨前应及时夯实已填土层或将表面压光,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 3、防坍塌措施

禁止雨天土方开挖,雨后基坑内雨水全部排除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按方案要求放坡,边坡要修整整齐。

当土方开挖后,大雨降临前,必须有塑料布遮盖,不使雨水入土、冲刷槽壁,以保证边坡的稳定。

加强雨后边坡位移监测,做到提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土方开挖在基坑周围应设置必要的排水沟和集水井,统筹作好基础施工排水工作,不使基坑老土淹泡在水中,保持坑内干燥。

为保证工程质量和避免塌方和减少地表沉降,基础工程要抓紧施工。槽、坑、沟边1m以内不得推土、推料、停置机具。槽、坑、沟边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

不得小于1.5m,特殊情况必须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 4、施工安全措施

在施工中,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安全帽,并正确系下颌带,不系者视同违章。 开挖槽、坑、沟深度超过1.5m时,设置人员上下移动爬梯。夜间设红色标志灯。 基坑四周搭设防护栏杆,栏杆插入地下0.6m,距地0.3m、1.2m分别设置水平杆,每隔3m设一道立柱。

槽、坑、沟边1m以内不得推土、推料、停置机具。槽、坑、沟边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m,特殊情况必须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

自卸汽车等在坡道停放时,下坡停放应挂上倒档,上坡停放应挂上一档,应使用三角木楔等塞紧轮胎。

基坑四周做好挡水檐,禁止雨水及施工污水流入基坑或浸泡边坡土方,造成塌方。 装土时,任何人不能停留在挖土车上。 (二)、地基钎探施工方案

基槽开挖后,须普遍进行钎探,并由地勘部门验槽,本工程基坑面积大,在基槽开挖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地基钎探工作,根据本工程基坑状况和土方开挖顺序,合理安排地基钎探工作。 1、施工准备 材料准备:

灌孔砂,要求为中砂,红砖,白粉笔。 机械准备:

轻便触探器、重10Kg穿心锤、触探器钎杆(用直径25钢筋制作的标准钎杆)、铅丝、凳子、撬棍、钢尺、夹具。 技术准备:

根据基槽类型选择钎探孔布置方式,本工程采取钎探点梅花型布置,间距1.5m(根据基槽实际情况可对钎探点进行适当调整)。 钎探孔定位:

根据施工要求确定探钎长度、钎探步数及步深。本工程使用2.1m长的探钎,钎探步数为7步,每步30cm,钎探作业前在钎探杆上划好30cm横线。

2、作业条件

基土挖至基底标高上30cm(30cm土层为预留土层,防止机械挖土扰动基土),基槽底面平整。

基槽长、宽经测量准确无误,测量员已定出基础底板外边线。 技术人员根据基槽类型做好钎探布置图。

测量人员根据钎探布置图放线定出钎探孔位,并在孔位上撒好白灰点。 现场准备好红砖。 3、操作工艺

确定探孔顺序→就位触探→记录锤击数→整理记录→拔探钎盖孔→移位→检查孔深→灌砂。 4、技术要求

根据钎探布置图测量人员定出探孔位置,由于基槽尺寸在局部有不规则变化,在放线定探孔位置时,在基槽尺寸不规则变化的部位,钎探孔位应做适当调整,调整依据是:探孔间距应小于1.5m。

将钎探杆锥尖对准孔位,在把穿心锤套在探杆上,扶正探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落距为500mm,将触探杆竖直打入土中。

探杆每打入土层300m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钎杆深入土层2.1m。

在进行拔钎时先用铅丝将探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撬杠,利用机械杠杆原理将探杆拔出,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直至完全拔出为止,拔出后用红砖盖好,并在红砖上编上顺序号。 把探杆移到另一孔位,继续触探。

钎探好的探孔经质量检查人员检查合格,并做好记录后,对探孔灌砂,每填入300mm要用钢筋捣实一次。 5、质量要求 主控项目:

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要记录准确。 一般项目:

孔位基本准确,探孔不得遗漏。

探孔灌砂要密实。 6、成品保护

钎探完毕后要保护好探孔,未经质量检查员检查、工长复验不得灌砂。 7、应注意的问题

若探钎打不下去时必须请示工地技术负责人,不得不打或伪造数据。 整理好钎探布置图和数据,要使探孔和数据一一对应。 8、安全施工

施工人员不得在坡角处休息。

基槽内设置安全梯,严禁攀登边坡上下。 夜间施工时要注意用电安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