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表格数据计算——求和
【教学目标】:
1. 掌握在word中单元格的概念
2.学会使用函数、运算符在word表格中求和。
【教学重点】:
1. 单元格地址
2. 表格中利用函数求和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公式对话框进行数值运算和函数运算
突破难点的方法:1演示强调公式以“=”开头;
2师生共同分析如何表示函数运算范围。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问题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Word素材文件、教材、粉笔。
【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第 1 页 共 5 页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并导入新课
1、复习:展示效果图,请学生上台演示:学生成绩统计表
2、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提问:如对每个同学的总分进行统计? ——引入WORD表格公式计算
二、 WORD表格计算——求和
(一) 单元格
word表格的每一个单元格以A1、A2、B1、B2的形式表示。其中字母A、等表示列号,数字1、2、3、4等表示行号。
(二) 使用WORD公式命令求和
选择【表格】----【公式】菜单命令,弹出【公式】对话框进行输入公式。且公式必需以“=”开始
1、 SUM函数--SUM( )
SUM是一个表示求和的函数,括号中是运算的范围。
第 2 页 共 5 页
、C、DB
(1)SUM(Above):对光标上方的连续数值单元格中的数据求和
SUM(Below):对光标下方的连续数值单元格中的数据求和。
SUM(left)、SUM(right)
以“学生成绩统计表”为例演示使用上述方法求和。
(2) SUM(单元格范围)
连续区域范围----以:隔开
SUM(A1:B2) 表示求A1+A2+B1+B2的和。
不连续单元格范围----以,隔开
SUM(A1,C2) 表示求A1+C2的和。
一整行或一整列
SUM(c:c) 表示求第c列的和。
以“学生成绩统计表”为例演示使用上述方法求和。
2、 运算符“+”计算
第 3 页 共 5 页
=A2+B2+C4 表示求A2、B2、C4三个单元格的和
以“学生成绩统计表”为例演示运算符的使用。
(三) “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上的“自动求和”
步骤:
(1) 选择【表格】----【绘制表格】菜单命令,弹出【表格和边框】对话框
(2) 光标定位至求和的单元格,单击自动求和按钮,可快速求出表格中某一行或
某一列中的数据之和。(使用此方法时最好从下至上求和。)
(3) 例:宁达电器公司2009年销售统计
三、 小结:
本节课介绍了如何在表格中进行计算,同学们应多加练习,灵活应用。
四、 课堂延伸
1、小技巧:在输入公式后,可按下F4以复制公式。
2、思考:在word中如何进行数据的减法、乘法以及除法运算?
五、 作业布置:
第 4 页 共 5 页
1、 请写出word表格中计算B1:E4的和的几种方法。
2、 实训课完成P113 第6题计算“合计”。
六、 板书设计
1、 单元格:以 A1、A2、B1、B2的形式表示
2、【表格】——【公式】
(1)SUM函数--=SUM( ):SUM(left)、SUM(A1:C3)、(2)运算符“+”计算:=A1+B1+C2
3、 “自动求和”
第 5 页 共 5 页
(A1,C3)SU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