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l0卷第1期 鸡西大学学报 JOURNAL OF JIXI UNIVERSITY V0J.10 No.1 Feb.2OlO 2010年2月 文章编号:1672—6758(2010)01—0014—3 论新时期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 秦存强 摘要:哲学素养是人的一定哲学知识、哲学思维能力和哲学品格的综合体现,它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 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哲学素养培养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哲学素质的培养训练,使大学生能够 达到一个较高的人格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目前在我国大学生哲学素养培 养过程中,教育理念、教学理念、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相对滞后,不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和自身 发展需要的状况,我们要认真探讨新时期如何培养大学生素养的新思路和方法,提高大学哲学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哲学素养;时代发展;提升哲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大学生哲学素养及其价值 次,哲学素养的批判性使人对既存信念进行反思、批判, 追求终极价值关怀,做到与时俱进;最后哲学素养的渗透 1.哲学素养的含义。 哲学素养是人理性的认识世界的一种能力素质。为 深入理解这一概念,我们要把哲学素养放在人的整体素 质中去理解,人的整体素质涉及个人的生活品质,并且影 响到个人对于社会生活的适应,它包括生理的、智力的、 性,比其他素质更容易渗透到其他素质中并发挥作用。 因此,哲学素养及其特殊性决定了其对于人的生存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就大学生的发展来说,需要具有 一定的哲学素养奠定其人生安身立命的价值基础。有了 人格的、行为的和价值观念的等方面。显然在整体素质 中,哲学素养不能明确的划归到上述素质的某一方面,确 切的说它好像是一种具有渗透性的能力,渗透在人的整 体素质之中。不管作为主体的人学习过哲学与否,哲学 哲学素养,有了这种智慧,使大学生在为人处世中“事理 通达、恰如其分、出奇制胜”,在小事上不斤斤计较,大智 若愚,看长远、看大势。哲学的智慧是一种高级形态的人 生本领,是那种驾驭生活世界的才智、德性和艺术,是牵 素养都是同哲学相关的一种素质,哲学素养的最大意义 在于赋予人以智慧,这种智慧不是关于某一具体科学的 引我们走向幸福生活的指南。总之,拥有良好的哲学素 养,大学生就能智慧地运用知识、经验、能力、技巧去面对 技巧性能力,而是一种整体的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能 力,是建立在理性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哲学 素养与人的先天生理条件有关,以一定的生理状况为基 生存中的问题和困难,对人的生存状态积极审视和洞察, 对当下和未来存在着的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进行明 智、果断、勇敢地判断与选择,对人生真实意义有所觉悟, 通达智者的幸福。 础,独立的思考是人脑的特殊功能,发育健全的人脑是哲 学素养形成的物质官能,但是,如果不通过后天的教育和 二要求 新时期大学生哲学素养的现状不适应时代发展 思维的训练,哲学素养是不可能呈现出来的。所以,我们 认为,“哲学素养是人们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主要通过 后天的哲学学习和教育及自我锤炼而获得的相对稳定的 品质。具体来说,包括哲学知识、哲学能力和哲学品格三 个层次”。其中哲学知识构成哲学素养的基础部分,哲学 能力是人的智力结构中重要而又宝贵的部分,是通过哲 1.新时期大学生哲学素质的现状。 第一,从大学生对哲学知识的关注程度来看,近年 来,我国大学生中关注哲学的人越来越少,他们的哲学知 识越来越贫乏,“哲学无用论”的思想倾向在大学生中间 弥漫开来。大学哲学院系很难招到第一志愿报考哲学专 业的学生,很多著名大学每年招的哲学专业本科生也就 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培养和锤炼出来的一个个体的稳 定的思维特质和内在潜质,在掌握了丰富的哲学知识、形 成了多方面的哲学能力之后,最终铸成一定的哲学品格。 二、三十人左右。许多学生即使选择了哲学专业也大多 是专业思想不稳,常常抱怨说“走对了大门,走错了二 门”,因缺乏对哲学的真正兴趣而往往“身在曹营心在 汉”。第二,从大学生哲学思维能力来看,大学生对于当 前社会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和社会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 注,但由于哲学思维能力不高在思想上产生了许多困惑。 哲学品格是哲学知识和哲学能力的升华,是人们通过后 天学习,加上自我锤炼而形成的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它表现为高举远慕的心态、慎思明辩的理性、真 切情感和洒脱通达的人生境界。 2.大学生哲学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 比如,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干部腐败问题、贫富分化问题是 否是改革中必然出现的?社会主义的前景如何?资本主 重视对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史上的传 统,因为大学生哲学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这是 哲学素养的特性决定的。首先,哲学素养的对世界把握 的整体性,使它高于或超越于其他各类素质,又是其他素 质的基础,为人们获取和提高其他素质提供智慧资源;其 义为什么仍然勃勃生机?超女、快男现象是不是合理? 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之所以在思想上产生困惑和不解,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理性思考能 力和哲学思维素养。第三,从大学生哲学品格来看,大学 作者简介:秦存强,硕士,讲师,淮阴工学院,江苏・淮安。研究方向:政治学、哲学。邮政编码:223003 ・14・ 第1期 论新时期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 2010血 生对哲学的冷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精神家园” 的丧失,说到底就是哲学品格不高。哲学品格不高对大 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精神空虚,一些大学生虚度光 阴,荒废学业;一些大学生陷入网络虚拟情景的深渊不能 自拔;一些大学生游戏于情感世界,因感情纠葛甚至绝 望、自杀。 不负责任的,极其不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长期忽视哲 学社会科学的学习,使一些大学生精神空虚、信仰迷茫。 青年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并走向成 熟的时期,是教育引导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问题最多 的时期”。要从根本上建设好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必 须把哲学素养的地位突出出来,特别是通过马克思主义 哲学教育来帮助他们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三新时期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哲学素养 2.当代大学生哲学素养不高的原因。 第一,我国大学生哲学素养培养方式不适应这个“多 变”和“多元”的时代。 当代大学生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成长的,他们 1.让哲学成为哲学。 从懂事起就天天感受着中国社会的市场竞争、股市跌涨、 下岗失业、企业兼并等“多变”的时代特征,日日生活在 自费上学、自主择业、自我调整、自由发展等“多元”的时 代之中。新的成长氛围和生活环境,铸就了当代大学生 的新的思想特点,他们思想解放而活跃,求实意识、创新 意识强烈,知识获取量大,信息来源广,但思想偏激,逆反 心理严重,忽视理论学习的现象也比较常见。值得反思 的是我们的哲学素养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还基本上停留 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在哲学素质教育上高唱了党和国 家强调的主旋律,但是没有和学生生活实际中的哲学和 文化思潮的多样化结合好,特别是没有用马克思主义的 主旋律很好地指导各种中外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我们 的哲学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多变的时代会更加促进人们 的哲学思考,但我们的哲学教育模式往往只是把哲学作 为知识来传授,淹没了哲学的智慧性、批判性和反思性。 第二,功利主义对大学的负面影响。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从根本 上为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市场经济初期有“一 个不可避免的浮躁期,追求金钱和感性利益的声音容易 压倒哲学家思想徘徊的脚步声。人们为精彩而又变化多 端的物质世界所吸弓I,似乎无暇反思和琢磨‘深奥的’哲 学问题”。功利主义已经随着市场经济走入了“象牙 塔”,一些大学生受其影响把金钱和财富视作人生价值的 衡量尺度,一味追求眼前的物化的利益和享受。在功利 主义的影响下,他们认为哲学是虚幻的说教,学哲学只能 “望梅止渴”而不能带来实惠,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帮 助,因而很自然地把哲学打入了“冷宫”。一位哲人说过, 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但那些急功近利的大学生却不 从根本上使自己变得聪明,结果是追求财富最大化却往 往事与愿违,因而难免遭遇精神危机。 第三,社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错误定位。 一些学者曾提出,自然科学是“硬科学”,社会科学 是“软科学”。一些大学生因此产生了极端认识,认为哲 学属于社会科学,而社会科学是“软科学”,说明哲学与 社会进步已无多大关联,不如学些硬本领。他们并为自 己的观点找到了许多佐证,如理工科学生就业率高、待遇 优厚等。其实哲学应该属于人文学科,而不能划入社会 科学,因为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承担的任务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哲学是反思的学问,是追问意义和价值的学问。 另外,我们因为学科划分就把教育的任务也划分了,比如 理工科的专业老师不在专业教学的时候讨论哲学问题, 而只是传授专业技术知识,把哲学素质的教育任务完全 交给了哲学老师或者学校专职的学生工作者,这是相当 当前对于中国的哲学工作者和哲学教育者来说,让 哲学成为哲学是不轻松而又必须面对的命题。目前,我 们的哲学教育的确传授了很多哲学知识,但是却忽视了 怎么样把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转变为真正的哲学思维活 动。记住哲学的知识,只是走向哲学的第一步,只是哲学 教育的基础。要真正实现哲学教育的目的,就必须让学 生进入哲学研究的状态,而真正的研究就是从现有的观 念出发进而离开现有的观念,以现存理论的反思活动解 除现存理论的束缚,开出一块原来未曾进入过的空间。 因此,真正的哲学教育者就必须培养自己的批判者,用智 慧的乳汁哺育自己思想的掘墓人。只有不断地反抗现成 哲学观念,开出新的思维空间,才是哲学的特殊存在方 式。哲学本质上是一种批判的反思活动,批判的思维活 动就是更多地利用否定性话语,或者通过批判修补了原 有的观点,从而实现了超越,或者经过批判而摧毁了原有 的体系,从而完成了背离。让哲学成为哲学,就是把原来 只是记忆或转述教条的哲学变成不断自我批判和自我扬 弃的哲学;也是把教师照本宣科和学生死记硬背哲学命 题的哲学教育转变为老师引导学生进入批判性的思维活 动。如果教师不能以某种方式引导学生进人反思的和批 判的思维状态,那么他就是以非哲学的方式教哲学;如果 学生不能进入主动地进行反思性和批评性的状态,那么 他们就不是用哲学的方式学习哲学。哲学的教学方式不 是老师告诉学生哲学是什么,而是引导他们批判地对待 原有的哲学。因此,哲学应该是师生之间相互洁问的对 话,在这种对话中教师应该让学生逐渐领悟到批判性思 维活动的意义。 2.转变哲学教育观念。 按照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精神生产可分为生产性 精神生产和非生产性精神生产。所谓生产性精神生产是 指可以使资本增值的精神生产,反映了市场需求维度。 而非生产性精神生产则指那些不能实现资本的再生产的 精神生产,它的产品是一种公共物品。显然,从事哲学教 育工作,属于马克思所说的非生产性精神生产领域。哲 学的“爱智慧”本义就是启发人们对问题的思考,教会人 们如何思考,树立世界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政府不能 把哲学学科推向私人市场来决定它的命运,相反政府要 增加对它的投入,抵制泛功利主义、泛市场化,政府除了 增加投入以外,还要从制度上保证学术自由的空间,哲学 是一种高度自由的精神生产,也许比政府投入更为重要 的是学术自由度。历史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凡是思想 大解放的时期,哲学及哲学教育就会出现大繁荣。中国 要想培养自己的哲学大师,关键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从 ・】5・ 第1期 鸡西大学学报 2010生 制度上保障学术自由得以真正落实,哲学教育应该遵循 哲学学科本身的特性。哲学教育应该给那些真正对哲学 有较强兴趣和较高感悟力的学生提供较好的哲学训练, 为当代中国培养几个真正的大师。 3.更新哲学教学方法。 等学科的交界处,它综合这些学科理论并依靠它们来解 决自己的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哲学教育理论。二是指 它的理论来自哲学教育、教学实践,又反映在指导哲学教 育、教学实践上,并以此检验它的理论价值。 5.突出大学生哲学素养的重点。 第一,哲学教学要体现哲学本性。古希腊时代,苏格 拉底就为我们创建了哲学特有的学习方法即辩证法,通 过主体问对话来揭示理性。哲学的本性不是理性的独 第一,把哲学知识转化成智慧。大学生学习哲学绝 不止于熟练地背诵几个哲学概念或解释几个哲学原理, 而应在一个宽广博大的文化知识背景下,通过思考哲学 白,更不是话语权的垄断,而是理性的对话。既不是以提 家们的所言、所感、所思,来增强我们的哲学智慧,发展大 问者为中心,也不是以回答者为中心,而存在于对话者之 学生的哲学智慧。第二,提升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良 间。哲学是一种高度探索性的活动,永远处在开放的对 好的哲学素养拓展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首先, 话之中,没有先在的和固定的答案。哲学是一种批判性 要靠哲学锋利的批判之剑,披荆斩棘,为人类的思维开辟 思维,在对话中,不断地解构原来固定的观念和不断地重 大道。哲学反对盲目地抱守传统和在生存的关键性问题 建新观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哲学教学采用启发式教 上的退缩,每一次哲学思维方式的大转变,拓宽了人们观 学、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方法更加符合哲学本性。第 察问题的视野,帮助人们寻找解决难题的新思路。其次, 二,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不仅要解释世界,关键在于如 创新能力是哲学素养的内含之意,哲学的生命在于创新。 何改造世界。哲学教学中要把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作为 良好的哲学素养意味着彻底的批判精神,独立的思考能 哲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第三,哲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 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这对于当前所处知识经济时代的 化的教学手段实现哲学教学的互动性,这样教师和学生 大学生异常重要,唯有创造性的适应力才能维系和丰富 具有更平等的话语权。对话式教学可以超出课堂之外, 自己的存在。第三,塑造大学生高贵的品格。良好的哲 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一个虚拟的哲学研究中心或哲学沙 学素养能塑造大学生高贵的品格。大学生在领会和理解 龙供学生和教师发表意见、交流思想。 哲学知识的基础上,爆发出来的对哲学的抑制不住的渴 4.提升哲学教师素质。 望和爱智的旨趣,驱使人们深入探索宇宙的奥秘、历史之 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直接相联系的是教育者的专 谜和人生意义。有了这种爱智的哲学追求,在生活中平 业研究状况和哲学教育理论的研究。专业研究方面,教 添几分哲学回味,徜徉自怡于自觉的精神家园,处世不 师要对对所教的内容有比较扎实的研究基础,能站在该 惊,抵御贪婪、庸俗和浮夸的心态,使大学生人格中有超 领域的前沿,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 越琐碎、粗俗和市侩的底蕴,有对真善美的深层次体悟, 以专业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因而,应该用制度性安排促 有对人生悲欢离合的体验,有对人的生命存在之意义的 进哲学教育者对专业的研究。因为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 追求,精神和人格得到升华和净化。 生产的哲学研究,是一种高度创造性活动,真正的精神产 品是不能像工业产品那样被大批量地复制出来的“真正 的精神生产者不能够不断地生产,正像树不能够不断地 参考文献 开花结实一样”。合理的激励机制应该尊重哲学研究这 1.张云鹏:哲学素养何以可能[J].学术界,2006 种精神生产的特殊规律。另外,教师还应该从事哲学教 (1):151—157 育理论的研究,作为特殊学科的哲学教育理论一直很薄 2.孔国庆: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与“精神家园”的 弱,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也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理 建设[J].中州学刊,2006(2):104—106 论体系。哲学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教育理论学科,作为教 3.韩震:关于哲学教育的若干思考[J].北京师范大 育理论,它同样包括课程论、教材论、教学论和教师论四 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113—117 个主要部分。作为应用性理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哲学 4.潘世墨余章宝:关于高校哲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教育学处于哲学学科与教育学(尤其是教学论)、心理学 [J].中国大学教学,2003(7):l3一l5 On the Culit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Qualiites in Philosophy Qin Cunqiang Abstract:The paper tries to discuss how to cultivate the philosophical accomplishmen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im・ prove the efifciency of the philosophical education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the quality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 colle— ges・ Key words:new pefod;philosophy accomplishment of college students;times;improving qualities of philosophy Class No.:G642 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刘丽萍蔡雪岚)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