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实验四.齿轮分度厚偏差的测量

来源:爱够旅游网


实验四.齿轮分度厚偏差的测量

一、测量原理及器具

齿厚偏差是在分度圆柱面上,法向齿厚的实际值与公称值之差。分度圆上的弧齿厚不好测量,故一般用分度圆上的弦齿厚来评定齿厚偏差。

理论上应以齿轮旋转中心确定分度圆位置,而实际测量时由于受齿轮游标卡尺结构的限制,只能根据实际齿顶圆来确定分度圆,即测量弦齿高处的弦齿厚偏差。故齿顶圆与分度圆不同心将产生一定的测量误差。

当测量一压力角为20°的非变位直齿圆柱齿轮时,其理论的弦齿高和理论的弦齿厚分别为:

ha = m·{1 + Z / 2·[1 – cos (90°/ Z ) ] }

S = m·Z·sin (90°/ Z ) 式中:m——模数 Z——齿数

因齿顶圆直径存在加工误差,为消除其对测量的影响,应用实际弦齿高代替理论弦齿高,即:

h = m·{1 + Z / 2· [1 – cos (90°/ Z ) ] } - (De - De´) / 2

式中:De——公称齿顶圆直径 De´——实验齿顶圆直径 测量齿厚所用的齿轮游标卡尺其结构如图3-26所示,它主要由两条互相垂直的刻线尺组成,垂直尺l用以确定弦齿高,水平尺2用以测量弦齿厚,通过游标读数原理进行毫米刻线的细分读数,其分度值均为0.02mm,测量范围为模数m=1~16mm。 二、测量器具 1、齿轮游标卡尺 2、外径千分尺 三、测量步骤

1、用外径千分尺出量出齿顶圆的实际直径De´,并计算理论的齿顶圆直径De。 2、计算出实际分度圆处的弦齿高

图3-26 齿厚测量

h和弦齿厚的公称值。

3、将垂直尺1准确地定位到公称弦齿高,并螺钉固紧。

4、将卡尺置于齿轮上,使垂直尺顶端2与齿圆接触,然后将量爪3和4靠近齿廓,从水平游标尺上读出分度圆弦齿厚的实际值。测量时一定使量爪测量面与被测齿面保持良好接触,否则将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接触良好与否可以用透光法加以判断。测量应在齿轮圆周的四个等距离位置上进行。图3-26 齿厚测量

四、填写测量报告单

按步骤完成测量并将被测件的相关信息、测量结果及测量条件填入测量报告单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