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社会哲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来源:爱够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哲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作者:宜东东

来源:《速读·上旬》2018年第07期

摘 要:研究社会哲学并不仅仅是某一层面的研究,而应该结合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对社会结构进行全面解析。社会哲学的研究具有动态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需要学者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深入分析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找出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的机制。本文首先阐述了社会哲学视域下社会稳定的内涵,然后分析了社会哲学视域下影响社会稳定的诸多因素,最后阐述了社会哲学视域下促进社会稳定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社会哲学;稳定;因素;机制

维持社会的稳定的状态自始至终都是人类关注的重要话题,从字面意思理解,社会稳定就是社会稳固安定,各方面没有大的变动。社会哲学上的稳定则代表了系统之间相互平衡的状态,是系统正常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可靠状态。社会稳定意味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等各方面都能有序开展,所有社会中的公民都能严格遵守社会规范工作和生活,从而实现社会的共同发展。

一、社会哲学视域下社会稳定的内涵 1.个体稳定

社会稳定与个体稳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个体稳定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社会稳定是实现个人稳定的重要保障。个体稳定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个体的身体健康稳定;其二是个人的基本生存稳定;其三是个体的生活资料稳定;其四是个体的精神文化需求稳定。个体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实现个体稳定的目标,掌握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职业技能,促进自身身心健康发展。稳定后的个体就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经济、社会建设中来,追求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谋求更高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地位。如果个体出现了生存危机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状态,从社会哲学的角度来看,个体稳定与社会稳定是同等重要的。 2.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是实现社会良好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所有社会中个体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社会稳定目标的实现需要人们能够尽量消除各个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干扰,让整个社会学同能够逐层递进地向前推进。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个体就能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出他们的潜力和活力,为实现自我而不懈奋斗。

二、社会哲学视域下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1.社会利益矛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利益矛盾又可以分为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两方面,双方都是在不断变化中的,对人际关系的平衡状态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占有与分配的比重,这一直以来也是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政治利益会导致人群的民主权、自由权等政治权利的分配关系发生变化,政治利益的变化决定了经济利益的变化,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社会形态下,政治利益都是最为敏感的话题,因为政治利益引起的斗争也是最为激烈甚至是惨烈的。如果经济利益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广大群众的不同反应,经济利益超出预期,人们通常会表示认同;经济利益被损害,人群就会愤而发声、奋起反抗旨在夺回失去的利益。 2.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哲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它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社会心理指的是人在社会中的情感、认知等心理过程以及表现出来的性格和气质等的总和。降低社会稳定性的主要心理根源来自于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提出了“相对满意”和“相对不满意”两种结论,这种结论基本上可以覆盖我国社会各层次的人群,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阶段的表现更为突出。我们能切身感受到有些人对自身社会地位和社会分配产生越来越多的抱怨和不满,这就是相对剥夺感的日益严重引起的。相对剥夺感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降低,严重制约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社会哲学视域下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机制分析 1.平衡社会利益分配

社会哲学视域下的社会稳定并不是完全没有矛盾出现,而是要找到一个可以解决利益矛盾平衡点,能够最大化平衡社会中的利益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均衡稳定发展。平衡广大普通民众利益的最重要措施就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我国政府目前在这方面出台了多种措施,一方面加强城乡居民安居工程的开展力度,让中低收入者能够有更好的住房环境;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社会失业保障制度,让失业者能够基本的生活保障。 2.保持人的平衡心理,提升心理承受力

社会哲学层面上保持人心理平衡、提升心理承受力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政府要重视社会调查,充分了解公众对社会发展和政府措施的想法,政府应该基于这些因素来正确引导民众,提升他们对社会风险的抵御能力。第二,要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工作,形成社会稳定的保护膜。从而让政府和民众在受到社会变革冲击时也能保持冷静的心态。 四、结束语

社会哲学体现的是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根本规律,是人们对社会活动发展的总结与反思。社会哲学涵盖方方面面的内容,不是某一个问题就可以概括的,很多内容有需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和不断更新。研究深层次的社会哲学有利于长期维持社会稳定的状态,有利于人们的长期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霍克海默,王凤才.社会哲学的现状与社会研究所的任务[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05):123-129.

[2]邹诗鹏.马克思主义史研究的社会哲学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12(03):1-6. [3]岳江勇.社会哲学视野下的社会稳定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华东),2011. 作者简介

宜东东(1989.06—),男,汉族,籍贯:陕西子长,就读于延安大学,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向:社会哲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