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1.辩论赛,为我们提供了多角度考虑、分析问题的机会,提供了与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相互交流启发的机会。为了让大家养成好习惯,班上准备开展一次辩论赛,论题为“养成好习惯是否主要靠自我约束”。希望在这次辩论中,你能积极搜集资料,活跃思维,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1)【标语我设计】为本次活动拟一句宣传标语。
(2)【主意我来出】正方有两位同学缺乏参赛经验,请你为他们的赛前准备工作提两条建议。
(3)【信息我筛选】作为正方代表,在准备的过程中,你搜集到了以下材料,比赛中你能用上的材料有________,对方可能用上的材料有________。(只填序号) ①孟母三迁 ②孙悟空头戴紧箍咒 ③祖逖闻鸡起舞 ④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 (4)【收获我总结】假如你作为正方的一名代表参与了辩论活动,请谈谈你在活动中的收获。
【答案】 (1)辩是非,逞口舌谁利;论对错,看知识我丰。
(2)①利用各种资源,搜集整理正方所需的资料,形成观点;②模拟对手进行演练。 (3)③④;①②
(4)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浏览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辩论活动,训练了自己辩证的思维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合作精神;提高了自己的参与意识。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拟写一句宣传标语,拟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紧扣辩论的主题;②语言要精炼;③最后使用对偶手法;④语言要通俗、连贯。答案符合以上几点即可。
(2)根据你所知道的辩论前的准备工作,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3)正方观点为“养成好习惯主要靠自我约束”,祖逖和齐白石都是通过自我约束而形成好习惯,与此相符。反方观点为“养成好习惯主要靠外力约束”,孟母所认为的环境和孙悟空的紧箍咒都属于外力,与此相符。
(4)根据自己在辩论赛中的体会答题,语言简练、准确即可。 故答案为:⑴ 辩是非,逞口舌谁利;论对错,看知识我丰。
⑵ ①利用各种资源,搜集整理正方所需的资料,形成观点;②模拟对手进行演练。 ⑶③④ ①②
⑷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浏览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辩论活动,训练了自己辩证的思维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合作精神;提高了自己的参与意识。
【点评】⑴本题要求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这样的题虽然没有统一答案,但也要注意所拟写的宣传标语①要能吸引人;②要易于传播;③内容要符合本次活动主题。
⑵本题考查提出建议的语言表达能力。此类题属于展示个性与创新意识的题目。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要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上组织的各项活动,尤其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自
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⑶本题考查补充论据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论点,然后再根据论点及论据内容分析其是否能充当本文的论据。
⑷本题考查谈收获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
2.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的通知》。为积极响应号召,学校准备在近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这一活动。假若你被推荐为这次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1)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突出主题,语言简洁得体。
(2)班会活动设计中,有一个人人参与的分享环节——“推荐精忠报国英雄”。你最崇敬的英雄是谁?请向同学推荐。要求:概述英雄事迹,语言简洁准确。
【答案】 (1)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精忠报国的英雄。他们前仆后继,不畏牺牲,救民|族于危亡之际;他们发愤图强,无私奉献,为国家的强盛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一代代英雄的引领,才有我们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英雄,分享英雄感人故事,铭记英雄先进事迹,将英雄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精神传承下去,争做国家的栋梁之材。
(2)岳飞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以雄才大略支撑起半壁江山,以精忠报国构建起不败神话。铮铮铁骨,浩然正气,赢得一世英名、万世传颂——“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精忠报国”的英雄除了岳飞、文天祥、苏武、秋瑾、林觉民等,还应该包括为祖国强盛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如钱学森、李四光等)
【解析】【分析】(1)称呼准确,突出“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的主题,语言简洁得体即可。
(2)点明英雄姓名,写出推荐理由,要能体现其精忠报国的精神品质。
故答案为:⑴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精忠报国的英雄。他们前仆后继,不畏牺牲,救民|族于危亡之际;他们发愤图强,无私奉献,为国家的强盛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一代代英雄的引领,才有我们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英雄,分享英雄感人故事,铭记英雄先进事迹,将英雄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精神传承下去,争做国家的栋梁之材。
⑵岳飞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以雄才大略支撑起半壁江山,以精忠报国构建起不败神话。铮铮铁骨,浩然正气,赢得一世英名、万世传颂——“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精忠报国”的英雄除了岳飞、文天祥、苏武、秋瑾、林觉民等,还应该包括为祖国强盛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如钱学森、李四光等)
【点评】⑴考生要注意对回活动主题的认识和理解,注意开场白的基本格式和要求,语言要简洁、得体。
⑵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此题在于考生平时对相关英雄的认识,素材的积累。
3.合肥美食,名扬四海。合肥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美食活动,其中“龙虾节”是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2019年4月16日上午,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第18届中国·合肥龙虾节新闻发布会召开,以下文字是新闻发布会的部分材料,请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内容。
举办龙虾节的目的是发挥我市虾稻产业优势,搭建虾稻种养、虾稻精深加工、龙虾餐饮桥梁;满足市民需求,扩大合肥龙虾及合肥虾稻米的品牌,推动我市虾稻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和绿色方向发展。
①材料中有一处标点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自5月28日以来,2019第18届中国·合肥龙虾节吉祥物征集评选活动吸引万人参与,最终选出此次中国·合肥龙虾节吉祥物:火火(见下图)。请说明其寓意。
(3)7月12日,2019第18届中国·合肥龙虾节在滨湖世纪金源广场隆重举行。活动现场需要你为本次活动拟定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突出美食特点,体现霸都人民热情,有一定文采,不超过20字(含标点)。
(4)在龙虾节上,《方正教育》记者正在采访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请你根据回答的内容,补出所提的问题。 问:________
答:活动现场将会为龙虾大王、品牌养殖基地等颁奖,揭晓本届龙虾节吉祥物,举行“万人龙虾宴”活动。市民不仅可以享受音乐、歌舞、创意快闪等缤纷多彩的各式活动,还参与其中可以参与现场互动,参加花式吃小龙虾抖音挑战赛、“霸都虾王”大胃王争霸等活动。 【答案】 (1)①桥梁后的分号改为逗号;②在“品牌”后加“影响力”。 (2)寓意:合肥龙虾节越办越红火,彰显合肥人民的好客之情。
(3)庐州龙虾美滋滋,霸都热情红火火;吃庐州美食,交合肥朋友;来大湖名城,享美食佳酿。
(4)负责人(先生)您好!请问您能介绍下活动现场会有哪些精彩内容?有市民可以参与的活动吗?
【解析】【分析】(1)①“龙虾餐饮桥梁;满足市民需求”不是并列关系,故把“分号”改为“逗号”。②搭配不当,“扩大”没有宾语,故在“品牌”后加“影响力”。
(2)要求学生写出构要素和分析寓意,重点分析徽标中一些抽象变形的图案,时间,地点主题的汉语或英文的首字母的变形,分析寓意要结合的徽标的名称分析,如“龙虾节”“中国合肥”,表达了地点和主题。图像一种拟人化的“红色”龙虾正跑步挥手欢迎八方来客。“红色”巧妙地表达了“合肥龙虾节越办越红火”的主题。“跑步挥手欢迎八方来客”彰显合肥人民的好客之情。
(3)(4)结合“活动现场将会为龙虾大王、品牌养殖基地等颁奖,揭晓本届龙虾节吉祥物,举行‘万人龙虾宴’活动。”分析:问题应是:举办哪些活动?结合“市民不仅可以享受音
乐、歌舞、创意快闪等缤纷多彩的各式活动,还参与其中可以参与现场互动,参加花式吃小龙虾抖音挑战赛、‘霸都虾王’大胃王争霸等活动。”分析,问题应是:市民能参与那些活动?然后综述即可,注意称呼。
故答案为:⑴ ①桥梁后的分号改为逗号;②在“品牌”后加“影响力”。 ⑵ 寓意:合肥龙虾节越办越红火,彰显合肥人民的好客之情。
⑶ 庐州龙虾美滋滋,霸都热情红火火;吃庐州美食,交合肥朋友;来大湖名城,享美食佳酿。
⑷ 负责人(先生)您好!请问您能介绍下活动现场会有哪些精彩内容?有市民可以参与的活动吗?
【点评】⑴①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把握,注意分号的准确运用。②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运用,注意通读句子,压缩修饰成分,提取句子主干,明确缺少成分。
⑵本题考查漫画语义的把握,注意首先明确构图要素,然后结合主题明确要素所包含的意义。
⑶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把握,注意 突出美食特点,体现霸都人民热情,有一定文采 。 ⑷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注意根据回答的内容,揣摩所问问题,注意礼貌用语的把握。
4.对联、歇后语。
(1)读对联,用简洁的语言谈谈你对其内涵的理解。 应知滴水能穿石,莫待亡羊再补牢。 (2)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强盗抓小偷——( ) 人做不了百人饭——( )
【答案】 (1)做任何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把事情做好:不要等到出了事情再去补救,应该事先考虑周到。 (2)贼喊捉贼|众口难调
【解析】【分析】(1)“滴水穿石”是说滴水可把石头打穿。比喻虽然力量比较小,但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亡羊补牢”的意思是:羊因为羊圈的空缺被狼叼走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据此,“应知滴水能穿石,莫待亡羊再补牢”这两句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只有目标专一、坚持不懈,才能把事情做好;千万不要等到出了问题再去补救,应该未雨绸缪。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2)平时要注意积累。“强盗抓小偷”中的“强盗”和“小偷”都属于贼人,所以是“贼喊捉贼”;“人做不了百人饭”是说一个人做饭很难让所有的人满意,所以是“众口难调”。 故答案为:(1)做任何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把事情做好:不要等到出了事情再去补救,应该事先考虑周到。(2)贼喊捉贼 ;众口难调。
【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内涵的能力,解答这道题,正确理解句中的两个成语是答题的关键。成语能理解正确,句子的内涵自然就理解了。
(2)本题考查积累歇后语的能力,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
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解答本题要根据平时积累答题,如果实在没积累的歇后语,要根据歇后语的特点及所给前半部分的内容理解分析,写出后半部分内容。
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微作文。
班里有一位胖胖的女生,班级里的很多男生都很歧视她,歧视她的外貌,歧视她的身材;给她取侮辱性的绰号;在走廊碰到她故作夸张地躲避,连和她接触过的其他女生也被嫌恶;每个学期排座位时大家都怕与她同桌,不幸与她同桌的男生甚至用眼泪来抗议。这位胖胖的女生在沉默和痛苦中度过了黑暗的三年。 请对以上现象进行思考,并谈谈你的看法,100字左右。
【答案】 材料中,班级男生的行为属于校园欺凌现象,应该制止。每个青春,无论外表美丽或丑陋,都应得到尊重,都应被温柔以待。男生的行为是一种对人性的践踏,暴露了他们精神世界的无知和空虚。建议学校大力宣传人性的平等、尊重意识,惩戒相关男生,遏制这种不良风气。
【解析】【分析】此题属于主观发挥题,没有固定答案,表达条理清晰,符合题目要求即可。答题可以围绕“校园欺凌”对学生的不良影响(“校园欺凌”对于被欺凌学生造成的伤害通常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应严厉制止。然后结合现实情况提出防止校园欺凌的措施,言之成理即可,注意语言要通顺。如:①要拒绝与不良青年交往。对不良青年的引诱要坚决拒绝,在受到威胁、恐吓时及时向学校、老师、家长报告。②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阅读法律书籍,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③要积极与家长、老师交流沟通。在家长、老师的健康引导下,提高防范校园欺凌的意识,增强抵制校园欺凌的能力。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材料中,班级男生的行为属于校园欺凌现象,应该制止。每个青春,无论外表美丽或丑陋,都应得到尊重,都应被温柔以待。男生的行为是一种对人性的践踏,暴露了他们精神世界的无知和空虚。建议学校大力宣传人性的平等、尊重意识,惩戒相关男生,遏制这种不良风气。
【点评】结合现实生活,从经验和知识积累中调动对应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拓展要有条理、观点要鲜明。 首先肯定的是,班级男生的行为属于校园欺凌现象,应该制止。然后结合实际讲道理,说出自己观点的理由。
6.2018年11月18日,意大利奢侈品D&G在网上发布了一则名为“起筷吃饭”的宣传片。这段视频侮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筷子,被网友质疑存在歧视中国传统文化嫌疑,引起了大家的愤怒。筷子有多伟大,D&G就有多无知!请你写出筷子任意3个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内涵),告诉D&G: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筷子!
【答案】 ①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②方的在上,圆的在下,直接接触食物,代表“民以食为天”;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③一双筷子(两根)代表中国人遵守太极和阴阳的理念。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分为二,这代表着万事万物都是有两个对立面组成的;合二为一,这阴与阳的结合,也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果。④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⑤筷子还有点穴、按摩和刮痧的作用。旧时人们走江湖,身上只要有一双筷子,有什么毛病都能自己搞掂。即便忘了带筷子,随手掰根树枝或芦苇,折断了,在石头上磨一磨,在水里洗一洗也能当筷子用。⑥筷子一双:成双成对的和配之美。
【解析】【分析】本题以“筷子”为中心,分别从筷子的名称演变、种类造型、礼仪文化等几个方面对筷子进行说明。我们了解到了筷子的形状也是有一定意义的,拿法有一定的讲究,并“渗透着中国人遵守太极和阴阳的理念”;“筷子”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还代表着中国的礼仪文化;介绍中国的用餐工具不同的原因,可见“筷子”是因中国的饮食文化顺应而生的;让将这些要点提取出来,合理表述即可。
故答案为: ①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②方的在上,圆的在下,直接接触食物,代表“民以食为天”;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③一双筷子(两根)代表中国人遵守太极和阴阳的理念。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分为二,这代表着万事万物都是有两个对立面组成的;合二为一,这阴与阳的结合,也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果。④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⑤筷子还有点穴、按摩和刮痧的作用。旧时人们走江湖,身上只要有一双筷子,有什么毛病都能自己搞掂。即便忘了带筷子,随手掰根树枝或芦苇,折断了,在石头上磨一磨,在水里洗一洗也能当筷子用。⑥筷子一双:成双成对的和配之美。
【点评】此题为开放题,表述的内容涉及材料和图片两个部分,要点齐全,语句表述连贯即可,答题时注意一下要点:“筷子”有着悠久的历史;“筷子”中承载着中国人的礼仪和文化;选择“筷子”作为餐具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筷子”中蕴含着朴素的哲学思想;“筷子”中蕴含着中国人浓厚的亲情和文化传承思想。
7.学校开展“好读书 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问题。
(1)(你说我说说读书)
在讨论怎样处理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问题时,同学们形成了两种观点: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流行作品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有兴趣,吸收快。
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名著是经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它们和一般作品在文化品位上是不相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他就不在话下了。读名著,有以一当十的价值。
两种观点,你更倾向于哪种,请说说你的依据并作简要分析。 (2)(读图时代学读图)
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面前,读图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下面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图,仔细观察,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请描述该图标的寓意:
(3)(文化长廊——名著大家读)
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去。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喝道……
“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高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
这两段话选自一部古典小说,其中选段中的“胖大和尚”是________,从原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的人(性格特点)。
【答案】 (1)①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因为名著毕竟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所反映的都是对人性的赞美、对真理的追求,所以赞成多读经典名著。②多读流行作品,因为流行作品反映了现代的流行趋势,富有现在的生活气息。但有些价值不高的或肤浅的读物,我们没有必要去读。
(2)图形由地球、水滴、手掌三个部分组成。寓意:图象征着地球,每个人手上都有一滴水,暗示地球上水资源有限,大家要节约用水。 (3)鲁智深;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而又粗中又细
【解析】【分析】(1)作答时可以用“我认为……”这样的标志性语言,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结合“流行作品”“读经典名著”的特点和生活实际叙写理由,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说有力。无论倾向于哪类人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作答时要认真阅读画面上的内容,包括颜色、线条、文字、图案等,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其象征意义,最后再组织语言整合作答。本图中的“绿色的圆”象征着地球;“手掌”是指的人类;“一滴水”喻指水源。整体来看,寓意在于“地球上水资源有限,人
类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据此理解作答。
(3)文本选自《水浒传》,其故事情节是“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其性格特点主要是: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率直粗犷,勇而有谋,胆大心细。据此填写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1)①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因为名著毕竟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所反映的都是对人性的赞美、对真理的追求,所以赞成多读经典名著。②多读流行作品,因为流行作品反映了现代的流行趋势,富有现在的生活气息。但有些价值不高的或肤浅的读物,我们没有必要去读。(2)图形由地球、水滴、手掌三个部分组成。寓意:图象征着地球,每个人手上都有一滴水,暗示地球上水资源有限,大家要节约用水。(3)鲁智深;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而又粗中又细。
【点评】(1)解答的关键是学生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积极解读,然后将自己选择的观点结合文本进行阐述。最后提出的观点要注意难度适中,并与主题密切相关。 (2)分析微标常见的题目要写出构图要素和分析寓意,构图要素要既括题干要求的微标中索要的图案的内容,重点注意微标中的一些抽象变形的图案,时间、地点、主题的汉语变形;分析寓意要结合徽标的名称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对四大名著的掌握。作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所给的材料,结合材料中提到的地名或是人名,即可作答。
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自2月18日在央视开播以来,被赞为文化清流节目的《朗读者》引发巨大反响,以声传情,享受文字魅力的理念也在观众中传播。节目组还专门在一些城市设立了配备有专业录音和摄像设备的朗读亭,鼓励大家进去朗读心爱的文字。近日,朗读亭来到了广州,从省立中山图书馆,到沙西步行街、广州购书中心、海心沙,朗读亭设在广州极具文化气质和羊城风情的地方,让路过的市民在小小的空间里独处,回想哪一段文字影响了生命的成长,表达感情。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 ________
(2)如果你来到了朗读亭,你会选择读什么?仿照划线例句,写出相应的内容,使之构成排比。
选择是一个人生重塑的过程。我读《我与地坛》:身残志坚的史铁生,选择了坚强,我读《文化苦旅》:风尘仆仆的余秋雨,选择了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个选择,一次次阅读,不断完善和滋养我们的生命。
【答案】 (1)《朗读者》引发巨大反响/广泛关注,朗读亭落户广州。
(2)我读《史记》;惨受宫刑的司马迁;选择了坚持(或:我读《东坡全集》;屡遭贬谪的苏轼;选择了乐观)
【解析】【分析】(1)通读材料我们可以搜集到“《朗读者》引发巨大反响”,“朗读亭设在广州极具文化气质和羊城风情的地方”。据此概括作答。
(2)在仿写时要注意把握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结合上下文选择合适内容和合适的修辞手法。仿照句式“我读……,……的某某,选择了……”,结合名著知识完成即可。示例:我读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渴望光明的海伦•凯勒,选择了乐观。我读《海底两万里》,勇于探险的尼摩船长,选择了无畏。
故答案为:⑴《朗读者》引发巨大反响/广泛关注,朗读亭落户广州;
⑵我读《史记》;惨受宫刑的司马迁;选择了坚持(或:我读《东坡全集》;屡遭贬谪的苏轼;选择了乐观)。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新闻内容的概括能力,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一定要找出文段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还要把发生的事情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概括方法是:时间+人物(事物)+地点+事件。具体方法是:1.抓关键词语;2.关注重点;
⑵材料阅读即给出一段或几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简单地说,材料阅读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9.班上有些同学写作文经常使用“呆萌”“666”“酱紫”“抓狂”之类的网络词语。对此,语文老师提出了“如何看待作文中使用网络词语”的问题,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请拟写10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
【答案】 我觉得不妥当。网络词语虽然新潮,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但在规范性、科学性上存在着一些欠缺。写作文是为了提高我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使用如“666”“酱紫”这样的网络词语,文章会显得不够规范、典雅,又影响他人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属于开放性试题。本题除了要表明自己对“作文中使用网络词语”的态度外,还要说明自己所持观点的理由。例:我觉得合理。语言本身就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我们要善于接受新鲜词汇,以丰富自己的语言。作文使用网络词语,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何况,现在很多网络词语,如“抓狂”“点赞”已经被大家熟知和接受,收录到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再例: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要区别对待。网络词语良莠不齐,写作时我们要善于取舍,慎重选用。使用那些已被大家熟知并广泛接受的网络词语,如“给力”“点赞”等,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坚决不用那些不够规范、不健康的网络词语。
故答案为:我觉得不妥当。网络词语虽然新潮,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但在规范性、科学性上存在着一些欠缺。写作文是为了提高我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使用如“666”“酱紫”这样的网络词语,文章会显得不够规范、典雅,又影响他人理解。 【点评】考生对于此类发表观点的题型,要注意自己的观点既要符合现实时代的潮流,也要兼顾传统的思想,要权衡利弊,在阐述时也要做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10.从下面四部作品中任选一部,并结合其主要内容、写作风格,根据示例设计一个封面。
示例:我选择《艾青诗选》,我的设计方案:封面的主色调由淡淡的土黄色与灰蓝色构成,以契合艾青所处的年代;“艾青诗选”四字横向排列,字体端正,契合艾青朴实、真挚
的性情;封面的背景图案由艾青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土地与轮金红太阳组成。 ①唐诗三百首 ②《泰戈尔诗选》 ③(聊斋志异) ④《世说新语》
【答案】 示例一:我选择《唐诗三百首》,我的设计方案:整本书封面的主色调是泛着古旧气息的靛蓝色,以突显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特质;《唐诗三百首》五个字位于封面右侧,整行排列,“唐诗”二字是行云流水的行草,代表盛唐的浪漫气质;“三百首”三字是端正的黑体,吻合晚唐的颓败与感伤;封面的左侧是李白举杯邀月,后下角是杜甫草堂前驻杖远跳。
示例二:我选择《泰戈尔诗选》,我的设计方案:整本书封面的主色调是渐变的暖黄色调,四周镶着金边,散发着神秘的宗教气息;《泰戈尔诗选》五个字位于封面正中间,周围环绕着金色花的简笔画封面的左侧一棵茁壮的菩提树隐约可见,树下是刚刚沐浴过的披散着长发的母亲的形象。
示例三:我选择《聊斋志异》,我的设计方案:整本书封面的主色调是泛着神秘气息的灰黑色,以实显对官吏豪绅残酷压迫和剥削人民的批判以及对科举制度的抨击;《聊斋志异》四个字位于封面正中间。字体是繁体正楷。契合作者刚正重义的性情;封面的左上角是一轮残月,后下角是一只仰颈长啸的孤孤狐。
示例四:我选择《世说新语》,我的设计方案:整本书封面的主色调是泛着古旧气息的标黄色,并散布着淡淡的祥云图案,以突显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特质:《世说新语》四个字位于封面正中间,字体是行云流水的行草,契合魏晋名士的洒脱不羁;封面的左下角选择小说中的代表人物竹林七贤,他们在葱郁的竹林下清谈对饮。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要求和示例,对给出的作品提出设计理念即可。给出的作品中,《唐诗三百首》的封面设计要体现其古典文学作品的韵味;《泰戈尔诗选》是印度著名的诗集,设计要体现神秘的宗教气息;《聊斋志异》是志怪小说,设计要体现其神秘的色彩;《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的文言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设计要体现古典气息和洒脱不羁的个性。据此分析选择其中一部作品提出设计构想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一:我选择《唐诗三百首》,我的设计方案:整本书封面的主色调是泛着古旧气息的靛蓝色,以突显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特质;《唐诗三百首》五个字位于封面右侧,整行排列,“唐诗”二字是行云流水的行草,代表盛唐的浪漫气质;“三百首”三字是端正的黑体,吻合晚唐的颓败与感伤;封面的左侧是李白举杯邀月,后下角是杜甫草堂前驻杖远跳。
示例二:我选择《泰戈尔诗选》,我的设计方案:整本书封面的主色调是渐变的暖黄色调,四周镶着金边,散发着神秘的宗教气息;《泰戈尔诗选》五个字位于封面正中间,周围环绕着金色花的简笔画封面的左侧一棵茁壮的菩提树隐约可见,树下是刚刚沐浴过的披散着长发的母亲的形象。
示例三:我选择《聊斋志异》,我的设计方案:整本书封面的主色调是泛着神秘气息的灰黑色,以实显对官吏豪绅残酷压迫和剥削人民的批判以及对科举制度的抨击;《聊斋志异》四个字位于封面正中间。字体是繁体正楷。契合作者刚正重义的性情;封面的左上角是一轮残月,后下角是一只仰颈长啸的孤孤狐。
示例四:我选择《世说新语》,我的设计方案:整本书封面的主色调是泛着古旧气息的标
黄色,并散布着淡淡的祥云图案,以突显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特质:《世说新语》四个字位于封面正中间,字体是行云流水的行草,契合魏晋名士的洒脱不羁;封面的左下角选择小说中的代表人物竹林七贤,他们在葱郁的竹林下清谈对饮。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著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根据题干要求和示例,对给出的作品提出合理的设计理念。要求考生在理解名著的基础上进行活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