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欧阳修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欧阳修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来源:爱够旅游网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氏,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及冠,嶷然有声。举进士,试南宫第一,崇文殿御试擢甲科,..调西京推官。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庆历三年,知谏院。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同修起居注,遂知制诰。故事,必试而后命,帝知修,诏特除之。奉使河东,还,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贼平,大将李昭亮、通判冯博文私纳妇女,修捕博文系狱,昭亮惧,立出所纳妇。兵之始乱也,招以不死,既而皆杀之,胁从二千人,分隶诸郡。富弼为宣抚使,恐后生变,将使同日诛之,与修遇于内黄,夜半,屏人告之故。修曰:祸莫大于杀已降,况胁从乎?既非朝命,脱一郡不从,为变不细。弼悟而止。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居二年,徙扬州、颍州。复学士,留守南京。以母忧去。服除,召判流内铨。知嘉佑二年贡举。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修痛抑之,凡如是者辄黜,场屋之习,从是遂变。六年,参知政事,其在,与韩琦同心辅政。凡兵民、官吏、财利之要,中书所当知者,集为总..目,遇事不复求之有司。修平生与人尽言无所隐。及执政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谕可否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修以风节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执政/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谕可否/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

B.及执政/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谕可否/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

C.及执政/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谕可否/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

D.及执政/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谕可否/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冠,也称“加冠”、“弱冠”,指男子满二十岁时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是成年了。

B.服除,指守丧期满,去掉校服。也称“服阕”、“服竟”、“除服”,俗称“脱孝”。

C.,指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政权机构中的行政机关,文中指尚书省。

D.致仕,指古代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等名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敢于直言论事,。在范仲淹被贬事件中,朝廷内外大多为他求救,欧阳修也因写信斥责高若讷而被贬官为夷陵令。

B.欧阳修深得皇帝赏识。欧阳修论事直截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皇帝却赞赏他敢于说话,认为这样的人才难得。

C.欧阳修处事有超越一般的识见。在处理保州兵变事件时,欧阳修从不同方面劝说富弼不要诛杀降卒,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祸乱。 D.欧阳修屡遭邪党。因为力挺杜衍等人,奸邪党人借欧阳修外甥女入狱之事网罗欧阳修的罪名,使他被贬,外放滁州知州。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 (2)修痛抑之,凡如是者辄黜,场屋之习,从是遂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