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交底内容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筑物大面积平整场地、大型基坑和管沟等回填土工程。
1.材料要求
(1)碎石类土、砂土(使用细、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和爆破石渣,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或3/4(使用振动辗时),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粘性土应检验其含水率,必须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规定要求方可使用。
(3)盐渍土一般不可使用。但填料中不得含有盐晶、盐块或含盐植物的根茎,并符合《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附录一表1~8规定的可以使用。
2.主要机具
(1)装运土方机械有:铲土机、自卸汽车、推土机、铲运机、翻半斗车等。
(2)辗压机械有:手辗、羊足辗和振动辗等。
(3)一般工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铁锹(平头及尖头两种)、2m钢卷尺、20#铅丝、胶皮管等。
3.作业条件
(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后要作好记录及验收手续。
(3)施工前,应做好水平高程标志的布置。如基坑或沟边上每10m钉上水平桩橛或在邻近的固定建筑物上找上标准高程点。大面积场地上每隔十米左右也可钉上水平桩。
4.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基底清理→检验土质→ 分层铺土→辗压密实→找平验收
(1)填土前,应将基底表面上的垃圾或树根等杂物、洞穴都处理完,清理干净。
(2)检验土质:检验各种土料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率偏高可采用翻松、凉晒等措施;如含水率偏低,可采用预先浇水润湿等措施。
(3)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或按表1—314选用。辗压时,轮(夯)迹应互相搭接,防止漏压、漏夯。
填土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 表1—314
(4)辗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不应超过下列规定:
平辗:2km/h 羊足辗3km/h 振动辗:2km/h
(5)长宽比较大时,填土应分段进行;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辗迹重迭0.5~1.0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
(6)填方高于基底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填土后,如设计不要求边坡修整,宜将填方边缘宽填0.5m;如设计要求边坡整平拍实,宽填可为0.2m。
(7)在机械施工辗压不到的填土,应配合人工推土,用蛙式或柴油打夯分层夯打密实(具体做法是人工回填土)。
(8)回填土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9)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高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10)雨、冬期施工
1)雨期施工的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的分期完成。重要或特殊的土方工程,应尽量在雨期前完成。
2)基坑(槽)或管沟的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时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槽)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现场应有防雨及排水措施。
3)填方工程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其施工方案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4)冬期填方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填方边坡表层1米以内不得用冻土填筑;填方上层应用未冻的、不冻胀的或透水性好的土料填筑,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冬期施工室外平均气温在-5℃以上时,填方高度不受;平均气温在-5℃以下时,填方高度不宜超过表1—315的规定;
冬期填方高度 表1—315
注:用石块和不含冰块的砂土(不包括粉砂)、碎石类土填筑时,填方高度不受本表。
6)冬期回填土方,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其中冻土块体积不超过填土总体积的15%;其粒径不得大于150mm。铺冻土块要均匀分布,逐层压(夯)实。回填土工作应连续进行,防止基土或已填土层受冻,并应及时采取防冻措施。
5.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2)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3)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压实后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m3,且不应集中。环刀法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
(2)允许偏差项目(表1—316) 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 表1—316 6.成品保护
(1)施工时应注意保护定位桩、轴线桩和标高桩,防止碰撞位移。 (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倒入基(槽)内。
(3)基础或管沟、挡土墙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受损坏时,方可回填土。
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未按要求测定的干土质量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压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检验其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
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2)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期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压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压;坑(槽)底有机物或落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等造成。这些问题均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规定,检查发现后及时纠正。
(3)回填土夯压不密实:应在夯压前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对湿土造成的“橡皮土”要挖出换土重填。
(4)在地形、工程地质复杂地区内的填土,且对填土密实度要求较高时,应采取措施(如排水暗沟、护坡等),以防填方土粒流失,造成不均匀下沉和坍塌等事故。
(5)填方基土为杂填土时,应按设计要求加固地基,并应妥善处理基底的软硬点、空间、旧基、暗塘等。
(6)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
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 (7)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密实要求和地基情况等与建设单位共同确定(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
7 工程项目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管理
质量方针:科学管理、诚信求精、满意客户、创新发展,依靠科技,强化管理,样板引路,全面创优。
质量目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符合工程设计文件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验交速度达到设计速度。
创优规划
工程质量达到优质工程标准,并满足全线创优规划及要求,争创国家级优质工程;
各类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合格率100%;
各类检测资料齐全,砂浆、混凝土试件强度合格率100%; 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杜绝重大质量事故,消除隐患,严格控制事故发生。 2、质量管理制度
在进行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⑴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⑵以人为核心,即以工作质量来保证工序质量、促进工程质量。 ⑶以预防为主。加强对质量的事前、事中控制,以及对工作质量、工序质量和中间产品质量的检查。
⑷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
⑸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把好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五大关。
3、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⑴保证质量的技术管理制度
强化施工管理,加强领导的质量意识,提高职能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坚持下列制度:
①技术指导制度
施工技术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严格按工序施工。优化施工方案,大胆采用已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提高工程质量。
②进场把关制度
水泥、钢筋、砂、碎石的进场材料都必须有半成品合格证或试验合格单,进场后按照规定进行二次检验,不符合规范要求和设计规定的材料坚决不准进入施工现场使用,试验送到黑龙江铁建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海拉尔检测站试验室进行试验。
⑵实行“三级”检查制度
对每道工序中作业队进行自检,项目经理部进行复检,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检查,要严格按照检测程序进行质量检测,层层把关,责任到人,未经项目部质检人员和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工序不得转入下道工
序施工 ,由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主持,每月进行一次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项目经理,并按规定及时进行整改。
⑶坚持六种工作制度
①培训上岗制度: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质量教育,关键岗位工作人持证上岗。
②施工测量复核制度:工程开工前必须做好测量工作,对线路控制桩,水准点,未经复核严禁使用。
③图纸会审制度:认真核对设计文件和图纸资料,切实领会设计意图,查找是否有差、漏、碰、错情况,并与设计者核对无误后据此施工。
④技术交底制度:每道工序施工前必须由项目经理部技术主管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必须由项目经理、交底人及施工队长或工长签字,没有技术交底的工序不准施工。
⑤工序交接制度:上道工序必须检查验收满足规定的质量标准并经质检员检查、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自检、互检、联检制度,并定期地组织质量大检查。
⑥试验委托制度:工程采用的各种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到场后按规范进行二次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