氦气安全技术说明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氦气(压缩的,含工业氦、纯氦、高纯氦)
化学品英文名称:Helium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 混合物 □
化学名称: 氦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2.2类 不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吸入高浓度的气体有窒息危险,液体与皮肤接触可造成冷接触烫伤或冻伤。
环境危害:无环境危害。
燃爆危害:低温容器可能由于低温液体和气体的膨胀及容器和设备的冷缩和热膨胀引起机械事故(压力爆破、冷脆事故、冻漏、冷收缩事故)。暴露在火中可导致容器破裂或爆
炸。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体温并放松。呼吸困难时给氧,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就医。当液氦溅入眼睛时应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当液氦溅入皮肤上时切勿揉搓,应脱下或解开衣服用微温水给以适度稳定的加温,就医。
皮肤接触: 无害
眼睛接触: 无害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有窒息性。受热、撞击或强烈振动时,瓶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钢瓶破裂爆炸或瓶阀漏气。与空气不能形成爆炸混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无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尽可能将钢瓶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或打开钢瓶阀门,释放其中压力,并用分散水或侵入水中冷却钢瓶,直至气体放尽为止。当上述方法不能做到时,喷淋分散水冷却钢瓶,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水。
灭火注意事项:禁用沙土覆盖。消防人员必须在防爆隐蔽处操作。遇大火须远离以防炸伤。避免强水流直接冲击钢瓶堆垛,以免倒垛引起再次爆炸。佩带隔绝式呼吸器。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严格限制出入。关闭钢瓶阀门,让其自然扩散。大量泄漏时:立即报警。扩大人员疏散范围。防止钢瓶倒塌而相互撞击扩大事故,让泄漏气体自然扩散。应急处理人员穿戴隔绝式呼吸器,一般工作服和手套。设备器材:瓶阀专用开关和活动扳手。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通风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其中重点强调:严禁超压充装和充装不合格钢瓶:钢瓶专用,不得改装;钢瓶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对盛装气体进行确认;对钢瓶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距明火10米以外;钢瓶立放时应采取防倾倒措施;夏季防止曝晒;严禁在钢瓶上电焊引弧和用40℃以上热源加温以及敲击、碰撞钢瓶;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 0.02MPa以上的气体;在可能造成回流的场合,在使用设备上必须配置回流(装置如单向阀门);不得更改钢印和颜色标志。作业场所严禁烟火。操作人员穿一般工作服和戴一般皮手套。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器材。
存储注意事项:贮存在阴凉、通风的库房内;宜专库贮存;库温不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避免日光直射、雨淋水湿。与其他类化学危险品隔离贮存。作业时不得摔、震、撞击或地面滚动。库存中加强检查。库存数量不宜过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无
监测方式: 无
工程控制: 无
呼吸系统防护: 无
身体防护: 无
手防护: 无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无臭、无毒的惰性气体。
熔点:(2555 kPa)-272.1℃
液体密度(4.2 K,100.312kPa):125.2kg/m3
气体密度(0℃,101.325kPa):-0.1785kg/m3
相对密度(气体,0℃,101.325kPa):0.138
沸点:(101.325kPa)-268.94℃
饱和蒸汽压(0.5K):0.0000022 kPa
(2.0K):3.17 kPa
(5.0K):197.1kPa
临界温度(℃):-268.0
临界压力(kPa):229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爆炸上限%(V/V):无意义
爆炸下限%(V/V):无意义
溶解性:微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超低温研究、气相分析、焊接、探漏、化学气相淀积、晶体生长、等离子干刻、特种混合气等,用作标准气、平衡气、医疗气、气球电子管潜水服等的充气。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无禁配物
避免接触条件:瓶氦避免热源、明火、阳光曝晒、撞击、剧烈震动、腐蚀物品。
聚合危害:不能发生
分解产物:不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性中毒:氦本身无毒,LC50>5000ppm,1h,不发生急性中毒。但在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即当空气中的氦含量超过33%(V/V),氧气浓度比平时减少到2/3以下),吸入体内的氦气以原形排出。氦在液体及血液中有同在水中相同的溶解度,但是,氦的溶解度远不如氮。因此,与氮相比,其麻醉性较弱。
刺激性:无刺激性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对水生物、陆生物、有益微生物都无毒性
生物降解性:不被生物降解
非生物降解性:不被非生物降解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理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
废弃处理方法:向大气排放
废弃注意事项:在空旷通风处,气流避开人员或用管道伸出室顶排放。控制排放速度。气瓶废弃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要求处置,禁止随意废弃。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不燃气体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工具上要有明显的安全标志。钢瓶戴好安全帽和防振圈。装车卧放时瓶头部朝向一方,垛高不准超过五层;立放时钢瓶高度不得超过车厢高度的2/3,且钢瓶须妥善固定,以防倾倒。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物品等共运。夏季运输要有遮阳设施。运输车、船不得在人口密集处停靠。充气瓶的运输应严格遵守危险品运输的规定。
第十五部分 运输信息
法规消息:《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做了相应的规定。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其划为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年12月31日颁发),是对气瓶安全的基本要求。包括:气瓶的设计、制造、充装、储存、运输、经销、使用和检验等做了明确的规定。执行标准(高纯氦GB/T4844.3-1995、纯氦 GB/T4844.2-1995、工业氦GB /T4844.1-1995)规定产品的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定及包装、标志、储存与运输等内容。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 周国泰,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 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出版社,1992,气体安全手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