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施工过程简述 (1)施工工艺
本次灌浆施工采用的是沿裂缝表面凿槽封缝、两侧对钻斜孔,埋管灌浆的工艺。 a、封缝、钻孔和埋管
封缝采用的是凿槽后新浇混凝土的方法。对渗水严重的裂缝则采用新型堵漏材料封堵。钻孔采用沿裂缝两侧对钻斜孔方式。钻孔距离裂缝为50~60cm,倾斜 45°左右,孔距0.5~0.7m,深度1.2~1.5m。钻孔冲洗干净后,埋入φ10㎜的铁管,并用环氧砂浆封好。 b、灌浆
待封缝水泥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即进行化学灌浆施工前检查试验。
灌浆材料主要性能指标如下:粘度4.6~16.8 mPa·s;抗压强度(90d),45.0~71.8 MPa;抗拉强度(90d),6.7~10.1 MPa;弹性模量(2年):2.4~5.3GPa。
灌浆采用由裂缝一端向另一端逐孔推赶方式,以便将空气与水排出裂缝。
灌浆压力视裂缝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0.5~0.8MPa之间。达到压力后保持稳定,直至达到结束标准。
灌浆结束条件为:在要求压力下,吸浆率达到0~0.01L/min再持续10min。另外,如发现与其他灌浆嘴串浆,则将其封闭。被串孔不再复灌。所有灌浆管灌浆结束后,均进行了至少10min的闭浆。
浆液固化后,即可拆除橡胶管。 (2)特殊情况处理
灌浆过程中,有个别裂缝封闭不严,出现漏浆。为此,采取了降压、待凝、间歇灌浆等各种措施处理。其中5号缝的8号孔,连续灌注75.3L后仍不见邻孔出浆,怀疑与地基连通,征得监理同意后,采取间歇灌注方法,直到压力升至0.4MPa后结束。 2. 施工成果及分析
单缝施工成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裂缝的延米单耗差别明显,说明各条裂缝的实际宽度不同。各缝实际宽度和最初测量的宽度有较大差别;裂缝宽度随混 凝土深度增加而明显减小。各孔间串通情况不普遍,说明裂缝宽度一般较小,只有部缝宽度较大,因此本工程采用小间距布孔和较高的灌浆压力是合理的。从实 际灌浆看,各孔均能与裂缝贯穿,说明布孔位置和角度也是合理的。这些措施为灌浆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也保证了灌浆质量。
根据工地试验室所做的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检测报告,化学灌浆后劈裂抗拉强度平均达到2.65MPa,高于设计要求的C20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1.5MPa,也高于C30混凝土的2.25MPa。因此,此次灌浆达到了预期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