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声声慢》课后练习及其答案

《声声慢》课后练习及其答案

来源:爱够旅游网


《声声慢》课后练习及其答案

课后练习:

一、填空题:

1.李清照,号_________,宋代_________派著名女词人。

2.李清照的词集名_________。

3.李清照《声声慢》在语言上的特点是善用_________。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集是

A.《乐章集》 B.《漱玉词》 C.《花间集》 D.《稼轩长短句》

2、李清照的《声声慢》是一首

A.婉约词 B.豪放词 C.抒情词 D.清旷词

3、李清照的词被誊为

A.稼轩体 B.半山体 C.易安体 D.漱玉体

4.李清照生活的年代是

A.南唐 B.北宋 C.南宋 D.北宋南宋交替之际

5.李清照《声声慢》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A.夸张 B.拟人 C.叠字 D.比喻

6.《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

A.初秋 B.深秋 C.初春 D.暮春

三、多项选择题:

1.《声声慢》一词的艺术特色是

A.运用白描手法写景抒情 B.创造性地运用叠字

C.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D.语言浅近,意境深远

2.在《声声慢》中,李清照主要通过以下哪些残秋景物抒发愁情

A.急风 B.过雁 C.黄花 D.梧桐细雨 E.江水

3、“雁过也,正伤心”一句中,“雁过”所引发的作者的情绪有

A.秋愁 B.故乡之思 C.离别之苦

D.往昔夫妻伉俪生活之思 E.羁旅行役之苦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表现愁情

A.动作神态 B.环境感受 C.心境意绪 D.生活场景

5、《声声慢》中的“黄花”具有的意义是

A.实写菊花 B.以花自喻

C.寄托身世之感 D.象征自己晚年的孤苦无依

E.抒发盛衰之感

四、词语解释题:

1.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乍: 将息:

2.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损: 堪:

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次第: 了得:

五、简答题:

1.《声声慢》一词表达了词人晚年怎样的处境与心情?

2.这首词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渲染愁情?

3.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4.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哪几方面的情感内容?

5.开头十四个叠字的运用,从哪几个方面抒写作者的凄惨心情?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六、阅读与分析题:

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请回答:

1开关三句叠字主要采用什么方式表现词人的内心感受?

2.“过雁”引发了词人哪两件伤心事?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几句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这首词采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

5.这首词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一、填空题:

1.易安居士;婉约 2.《漱玉词》3.叠字 4.凄凄惨惨戚戚 5.点点滴滴

二、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D 5.C 6.B

三、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D 3.ABCD 4.ABC 5.BCE

四、词语解释题:

1.乍:刚;将息:保养休息 2.损:凋零;堪:能3.次第:情景,光景;了得:概括

五、简答题:

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晚年流落江南孤苦无依的处境和凄惨心情。

2.这首词通过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景物来渲染愁情。

3.运用叠字表达词人的情感活动和变化,语言自然、通俗,富于表现力。

4.表达了三方面情感:一是写国破家亡以后孤苦无依的凄惨心情;一是流露出故国之思;三是抒发昔盛今衰之感。

5.从动作与神态、环境感受和心境意绪等方面抒写作者凄惨心情。起到奠定全词感情基调的作用,在结构上统领全词,构成全词的骨架。

六、阅读与分析题:

1.以外显内方式。

2.国破家亡和丈夫新丧。

3.寄寓作者昔盛今衰的个人身世之感。

4.层层铺叙。

5.运用叠字.语言诵俗自然

词牌名介绍:

声声慢,词牌名。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双调,上片十句,押四平韵,四十九字;下片九句,押四平韵,四十八字,共九十七字。又有仄韵体(一般押入声)。用“仙吕调”。

词牌由来

《声声慢》原名《胜胜慢》,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晁补之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也是一个颇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的人。他二十七岁考中进士,在开封府和礼部考试时都名列第一。“晁张班马手,崔蔡不足云”。这是黄庭坚称赞当时的他和张耒就像司马迁、

班固一样,而远超过汉代的崔瑗和蔡邕。但正是这样一个才气纵横,一心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人,却一生潦倒,功名蹭蹬。这和他的老师苏轼有莫大关系。其实所谓苏门四学士,并不是真的是苏轼的学生,他们只是仰慕苏轼文名,甘愿在为人为文方面以苏轼为楷模,而苏轼对真正有才华的后生从来是不遗余力地推荐褒赞,晁补之、秦观、张耒、黄庭坚四人难得始终以苏轼的立场为自己的 立场,在那个党争混乱是非难辨的大气候下,殊为不易。

晁补之因为官场不顺,生活一直比较困窘,但这并不妨碍培养自己的生活情趣。有一次在一个大暑天,苏轼到扬州访他,晁补之命人用一个大木盆装了一大盆清凉的泉水,然后在水中放入大朵的白莲花。清凉的水色花容让人暑意顿消。能想出这样有创意的点子,可见晁补之的品味。

宋代,“歌儿舞女以终天年”是太祖皇帝在世时就为大臣们定下的优惠政策,为鼓励大臣们尽情享受生活少生异心,宋代给朝中官吏们的俸禄是很优厚的`,更鼓励大臣蓄养家妓。但买人不是一次买断,而有一定的年限。大多雇用婢女约定个三五年,最高年限为十 年。有的小妾和婢女期满后不忍离去,但如父母不同意,也不能留下。若婢女几经转雇,其身价往往看涨,具有特殊才能的婢女相当昂贵。即使如苏东坡、辛弃疾这样人品学识堪称楷模的人,在当时大风气下也不能免俗,家中大多养有许多家妓。一般士大夫家庭期满后多送婢女还乡,让其婚嫁。所以宋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送 别家妓的词。那些玲珑聪慧的女孩子,如果跟主人建立了超出寻常的感情和关系,也有可能被收为妾,但并不容易,必须要征得女孩家人的同意,并不能强娶。

晁补之就有一个这样的家妓,名叫荣奴,他有两首词专门是为她的离去而作。这让人

想起《红楼梦》 中的那些女孩子,一个个以离开大观园为人生最大的不幸。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似宝玉,对所有女子都真心相待,但晁补之对这荣奴看来是动了一些真心:一首《点绛唇》里说:“檀口星眸,艳如桃李情柔惠。据我心里。不肯相抛弃。哭怕人猜,笑又无滋味。忡忡地。系人心里。一句临歧誓。”词写得很直白动情,好像是很无 奈地眼睁睁地看着美丽的荣奴离去,好像他们之间曾有过相许的誓言。晁补之的词豪放处不逊于东坡,这首小令也当得清新蕴藉,柔丽绵邈。

朱门深掩,摆荡春风,无情镇欲轻飞。断肠如雪,撩乱去点人衣。朝来半和细雨,向谁家、东馆西池。算未肯、似桃含红蕊,留待郎归。还记章台往事,别后纵青青,似旧时垂。灞岸行人多少,竞折柔枝。而今恨啼露叶,镇香街、抛掷因谁。又争可、妒郎夸春草,步步相随。

这就是那首《胜胜慢》,题序明言是为荣奴的离去而作,言下对荣奴的离去甚是不舍,为她今后的命 运担忧,荣奴为什么一定要离开,我们已不知道,但明明知道她此去有可能是“灞岸行人多少,竞折柔枝”,可还要问“抛掷因谁”,这其中的感情几分真几分浅, 倒也无意深究了。在那个时代的风气之下,多情未必是一件好事,无法相谐相好倒不如不惹情丝,落得个两相干净。在小令盛行的北宋,晁补之倒喜欢一些长调慢曲,这可能跟他有较高的音乐水准有关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