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的书写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带有“口”的字,注意“口”在不同字里的不同写法。 2培养学生正确的“双姿”,点燃学生写字的兴趣。
3、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且学会审美。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带有“口”的字,注意“口”在不同字里的不同写法。 教学难点: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且学
会审美。
教学过程: 一:做手指操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上一节写字课。还记得写字之前要做的
手指操吗?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吧。(配乐)
我有一双小小手,长着十个手指头, 写字之前做指操,活动关节手灵巧, 五指伸开手对手,左右用力往里压, 写好汉字人人夸。
二:故事引趣
师:小朋友们,刚才的手指操大家做得都很认真,老师今天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个
人(课件出示王羲之图片),认识吗?介绍王羲之,介绍天下第一行书。 师:我们再来认识个人,知道他是谁?介绍王献之以及其习字的故事。 师:听完了故事,你们想不想写成这么漂亮的字吗? 三、复习双姿,做好准备。
师:老师告诉你们,要想练好一手漂亮的好字,就要从写好铅笔字开始,有信心
吗?(有)那我们在写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和握笔姿势。
师:1、复习坐姿:头正、肩平、臂开、足安。
2、复习执姿:一尺、一拳、一寸(三个一)。
3、同学们,你们会正确握笔吗?(课件出示错误的执笔) 4、现场示范如何正确握笔
四、谜语导入,感受汉字的神奇
师:同学们,刚才通过大屏幕,我们了解了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大家看得真认真,
老师奖给大家一个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礼物盒打开(出示谜语) 东南西北四堵墙,围在一起四方方。 你要问它啥意思,鼻子下面嘴一张。
生:老师,是个“口”字!
师:真是聪明的孩子!我们来学做魔术师刘谦,给它变个魔术,加上一笔,能变成什么字呢?
生: “口”里加一个横,是个“日”。 师:你的反应可真快啊!
生:“口”中间穿一个竖,就是个“中”字。
师:“穿”字用得好,真是个会表达的孩子!(幻灯出示:日、中)下面,教师要增加难度了──“口“字加两笔,又会变成什么字呢? 生:(争着回答)里面加两个横,是个“目”! 生:加一横一竖是个“田”。
生:电、四、白、由、只、台、叶„„
师:(幻灯出示这些字)一下子变出这么多字啊,汉字可真神奇啊!大家想不想把它写下来?(想)
五、指导书写“口”,感受形象美 (一)观 (出示课件)
师:小朋友们,在写字之前啊,我们先要观察,古代书法家在写字时特别注重这一点。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田字格里的这个“口”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口”字写在田字格中间。 师:这一点非常重要!
生:左边的竖是向右斜的,第二笔横折的折向左斜。 师:(竖起大拇指)这就叫敏锐的观察力! 生:上面宽,下面窄。
师:对,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这是最关键的地方。老师把它编了一句顺口溜。(出示:上宽下窄字形小,边竖内收对称美。)
(二)导
师:左边的竖和右边的折是对称的,这样,这个“口”字就站稳了。这就叫重心平稳。要想写好这个字啊,老师还要提醒小朋友:口字笔画少,要写得小一点,小中见大;左竖要比右边的折写得稍微长一点点,这样感觉特别有精神。下面,伸出你的小手,跟着老师一起写。(老师边范写边说明笔画特点)要把字写在中间,起笔很重要。在田字格左上格横中线上一点起笔,竖向右斜一点,要有力度;横稍向上斜一点,就像我们昂起的头,点一点,折下来,折要有骨气,和左边的竖对称,并稍短一点;最后的横包住右边的竖。这样,一个漂亮的“口”字就写好了。好看吗?(好看!) (三)练
师:来,我们一起来书空。(师生一起边说边书空)看你们的小手,就像在跳舞一样。我来说,你来做,看看谁做得最好! 师:头正、肩平、身正、足安!握好笔! 生:(迅速按要求摆好姿势。)
师:坐得可真标准啊,重心平稳,就像一棵棵小树一样,老师真喜欢!想自己试
试吗?下面在写字描一遍红,再自己写2个。 (四)评
师:小朋友写得可真认真啊!老师挑选了几个小朋友写的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你认为他的字那个部分写得好?那个部分还会写得更好?
生:我认为他的竖写得太直了,要是斜一点会更漂亮。 生:我认为他的横折写得比较有精神。 (五)比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再写一个,写完一个后,和原来的字比较一下,哪个写得好?哪一笔写得好,哪里还会写得更好?对比完以后,再写一个,一定会写得一个比一个好。
生继续写。教师随机观察、指导。
师:仔细观察自己写的字,在你认为好的字上打上☆,然后和同桌互相评价一下,说出自己的理由。 三、课中操《写字歌》
师:大家写得都很认真,而且都很美观,累了吧!我们一起来做操放松放松吧。课中操《写字歌》。
四、书写由“口”加笔画变成的独体字,体会汉字的结构美
师:小朋友们已经会写很漂亮的“口”字了,真了不起!我们再来看看 “日”
字和“目”字,它和原来一样吗?(出示幻灯:日、目、中、四、田) 生:“口”里多了个横变成“日”,竖变得长了。 生:多两个横变成了“目”,竖也变长了!
师:了不起的发现!原来,“日”和“目”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 生:竖变长了!
师:再观察一下,它们的竖和 “口”的竖,感觉一样吗? 生:不一样。 “口”的竖是斜的,“日”和“目”的竖是直的!
师:你看,把它们一对比,变化就出来了,你发现了问题的关键,可以当个小书法家了!再观察一下,还有什么变化吗?
生:原来的“口”字第二笔是竖折,而“日、目、四、田”第二笔是竖折钩。 师:你真会观察,发现了笔画的变化!你们看,“口”字家里来了客人,为了客人不拥挤,它的房子就发生了一些变化。(课件展示笔画的变化:日、目:横折变成横折钩,竖变长、变直;田、四:横折变成横折钩,横变长,竖的斜度不变。)开动你的小脑筋,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日、目横短竖长,四、田横长竖短。
师:是啊,你发现了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同样一个“口”,与不同的笔画做朋友,就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我们也把它变成顺口溜:(分别指着这两类字,边说边做动作)横短竖长上下同宽,横长竖短上宽下窄。 (是否让学生先练日、目,还是学会了中字的写法后一起写。)
师:(出示“中”。)我们来观察这个“中”字,这里的口和我们前面学的几个口,又是大不一样,区别在哪呢?
生:它变得扁了,就像穿着裙子的小姑娘,感觉很精神!
师:说得真好,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吧,真是个会审美的孩子!在写这样的字时,要注意什么? 生:把口写扁一点。
师:既然是扁口,我们就要把它写得扁扁的,注意这个扁口的位置!除了写好扁口,哪一笔也很重要? 生:写好悬针竖。
师:老师把它也编了一句顺口溜。(出示)扁口偏上竖挺拔,写好悬针要多练。 师:请大家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吧. 生:书空。
师:能把这个字写得精神吗? 生:能!
师:那我们就在写字纸上大展身手吧!先描红一遍,再写两个。 生:写字,教师随机表扬坐姿、执姿准确的孩子,并随机进行指导。 师:我们来自我评价一下。你来!
生:我这个“日”字和“目”字写得好,横短竖长上下同宽。
师:而且笔画间距离大体都相等,这样,每个客人都有自己的空间,谁也不挤着
谁,这叫布白均匀,写得真棒!我们再来评价一下这位小朋友写的。 生:我觉得他的“田”字写得很好,注意了横折变成横折钩,而且写得上宽下窄。 师:你评价得真好,有理有据。看来你写得一定不错,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五、文化拓展,感知汉字思想内涵
师:小朋友们,汉字是我们亲密的伙伴,它将陪伴我们一生。看到你们全神贯注写字的样子,老师知道,你们已经喜欢上汉字了。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我们的骄傲!书法是一种艺术,(出示作品,配乐,展示,并出示小学生作品,激励孩子)一幅书法作品包括正文,落款和印章。看这些作品,形美神足,形神兼备。 生:(惊奇)这么好看啊!
师:是啊,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书写,也能写出书法作品。想不想试一试?拿出书写纸,我们再来写一写跟“口”有关的字,看谁是小书法家。待会儿我们把大家写的字都贴到展示台上去。(生书写)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都学会写这些跟“口”有关的独体字了,老师真高兴。让我们写方方正正的中国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出示:写方方正正的中国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五、文化拓展,感知汉字思想内涵
师:小朋友们,汉字是我们亲密的伙伴,将陪伴我们一生。看到你们全神贯注写字的样子,老师知道,你们已经爱上汉字了。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我们的骄傲!而且这一点、一横、一撇、一捺,都写进歌词了。想听吗? 生:想!
师:好,请把你的书写文具放回原处,伸出小手,我们边听歌边做手指操!(播
放《龙文》)
学生随着歌词“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的提示,按照一定的节奏,做“弹”“挥”“横”“竖”等动作,活动手指和手腕。
师:当我们对书写融入自己的情感的时候,就可以称得上是书法了。书法是一种
艺术,(出示作品,配乐,展示,并出示小学生作品,激励孩子)一幅书法 作品包括正文,落款和印章。我们看这些作品,形美神足,形神兼备。 生:(惊奇)这么好看啊!
师:是啊,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书写,也能写出书法作品。想不想试一试?
拿出书写纸,我们再来写一写跟“口”有关的字,每个字写一个,看谁是小书法家。
师:小朋友们都会写这些跟“口”有关的独体字了,老师真高兴。让我们写好方方正正的中国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
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