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解读有感

来源:爱够旅游网


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解读有感

几天来,通过网络平台我认真学习了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解读,感触颇多,收获不少。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版解读”分前言修订、课程目标修订、课程内容部分修订、实施建议部分修订四个部分进行修订说明,通过学习“《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本解读”,我认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地理新课标修订版”),更加科学合理,更具人性化,更突显自然环境观。使我们地理教师实施课程目标更具可行性,目标更明确。以下说说我的看法。

一.地理新课标修订版要求更加科学合理。

例如,修订版删除了原课标的“实地勘察并绘制校园、社区等小区平面草图”的活动建议,原课标的目的是好的,希望通过这项活动,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但是这项活动,在大多数学校中却很难实施。要实施这项活动,最基本的要有指南针、测量仪、量角仪(测绘专用)等仪器,许多乡镇中学就不具备这些器材,并且,这个活动最少需要半天至一天来完成,按现行的课程设置,地理课很难按排这么多时间去实施。修订版地理课标,讲究科学合理性,讲究实际可操作性,删除一些大多数学校很难实施的活动,更显科学合理,而不是徒有形式。

二.地理新课标修订版更具人性化和前瞻性。

地理新课标修订版更强调地理教学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其实这里明确点明了地理教学的宗旨。这个教学理念,显现了对人的关

怀,突出了地理教学对学生的实际意义。平常,我们常常会遇到学生问“学习地理有什么作用?”,如果我们直接回答说学习地理有什么、什么重要的意义,许多学生会不以为然。我们只有在教学中贯彻这两个理念,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信服。比如,在地理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多例举一些社会生活实际的例子,运用地理知识解析社会生活的一些现象,这样,就会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其实与社会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而不是无用的。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就是贯彻“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通过地理教学,学生一旦形成这些能力,将来无论干那个行业,这些能力都是无价之宝,对学生终身发展都有好处。如果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认真贯彻这两个教学理念,那么,学生对学习地理的意义就应该不会有什么怀疑了。

三.地理新课标修订版更凸显科学的自然环境观。

地理修订版新课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修订版课标强调科学环境观,实际上是现代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确实,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是经济建设中一条重要的准则,不管是哪一个行业,都要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否则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环境观,就是要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因此,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环境观教育,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打下必要的基础。

从地理教师必须吃透“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的精神到领悟课程的基本理念、熟悉课程的设计思路,再到教师切忌一头扎进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等细节的研读中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研读了地理新课标的修订解读以后,观念方面有所改变,知道了地理教学要把各项教学内容串联起来,突出地理课程的区域性和综合

性。反思了以前自己上课的很多不足之处。以后我在教学中要以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作为蓝本,努力提高自己的地理教学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