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经营单位的(A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2.负责(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3.地位和效力仅次于的是(A法律)
4.《安全生产法》体现了(B以人为本)的理念,
5.依据(特种设备法)的规定,对(A特别重大、重大事故、较大事故)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立即报告。6.我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7.全面负责领导安全生产工作,在各类重大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中组织指挥的核心地位是(C各级)
8.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是生产作业者,负责一线安全生产管理。
9.生产经营单位和各级地方及附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法定义务和责任是(D迅速及时准确地报告方试生产安全事故)
10.《消防法》明确规定,单位的(A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11.行政处罚的(A职能管辖)是依法管理不同事项的行政机关。12.《刑法规定》,举办大型群众活动违法安全管理规定,一次发生重大事故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A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13.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下列属于一级。二级警报后的措施是(D转疏散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主要财产)
14.《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设计最高时速低于(70KM)的机动车,严禁上高速公路。
15.依据《安全法》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行为,均有权向(C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16.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17.实现安全发展的根本和落脚点是(认真切实地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措施)
18.安全生产管理中,(C建章立制)是实现预防为主的前提条件。19.依据《安全生产法》,除徐由决策机构集体决定安全生产投入的之外,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拥有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决策权。20.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基础特征不包括(企业系统特征)
21.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火灾事故,其后果程度难以预测,同类火灾事故类型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种观点符合(偶然损失)原则。
22.关于特种设备安装的说法,错误的是(B安装单位应具有相应的安装经验)23.当人体与某种形式的能量接触时,能否产生伤害及伤害的严重程度如何取决于(D作用于人体的能量的大小)
24.为了提高设备的本质安全度,在工业锅炉的设计上,采用了两个安全阀的设计方案,这种设计理念属于(B设置薄弱环节)
25.新员工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具体应有(A公司、项目。班组)负责实施。26.已经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在其被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前,(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对其加强监督检查。
27.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储罐区汽油和煤油的临界量分别为20T和100t。下列储罐区,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是(D一个15t的汽油罐和一个一个60t的煤油灌)
28.特种劳动防护品盾牌中间采用字母LA表示(使用等级)29.常用的减少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中,(C个体防护)是一种不得已的措施,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30.安全条件论证报告的主要内容不包括(C人员管理和安全培训方面的评价)31.发生事故的根源是(A设施或系统中储存或使用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3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下列事故诱因或致害物与事故类别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D静止机械边缘毛刺伤眼-机械伤害)33.下列预案中,(D应急预案)可以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和底线。
34.事故常用的统计图中的(D柱状图)能够直观地反映不同类型项目所造成的伤亡事故指标大小比较。
35.下列事故统计指标中,属于绝对指标的是(B直接经济损失)36.列入我国职业病目录的职业病共有(10)大类,(115)种。37.下列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属于化学因素的是(C工业毒物)38.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必要性和可靠性)
39.施工单位发现安全设施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A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整改,真该合格后,方可恢复施工。
40.安全检查表应列需要查明的(所有可能会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每个检查表均需注明检查见,检查者,直接负责人等,以便分清责任。
41.以下不是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项目的是(C场内机动车辆)。
42.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规定,以下不是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是(C监护失误)
43.高处坠落不包括(C从塔吊上坠落)44.根据《土工试验规程》,特殊土可分为(膨胀土)、黄土和红黏土。45.按工艺条件分,混凝土模板主要有(4)大类。
46.临边作业的防护主要为设置防护栏杆规定上杆距地高度(1.0-1.2m)47.塔吊及大型机械设备的防雷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欧
48.建筑法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D安全技术措施)
49.固定式配电箱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4-1.6)m。
50.隧道、人防工程、高温、有道点灰尘离地面高度低于2.5m的场所照明电源电压不应大于(36V)
51.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的(B橡胶护套铜芯软电缆)52.施工现场的可燃材料堆放地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B10m)53.施工现场聚光灯。碘钨灯,,等高热灯具与易燃物距离不小于(500)mm.施工现场灭火器的配置数量应按照建筑物捏火气配置设计规范经计算确定,且每个场所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小于(B2)具
55.应急照明配电箱及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回路不应超过(D8)路。56.下列灭火器中,(D干粉灭火器)在灭火速率。灭火面积、等效单位灭火成本与效果三个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因其灭火速度快,制作简单,得到广泛的应用。57.灭火器由(A筒体、器头、喷嘴)等部件组成,借助驱动压力可将所充装的灭火剂喷出,达到灭火效果。
58.防火防爆的最基本措施是(除着火源)59.常见的分解爆炸气体是(C乙炔)
60.(A坍塌)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失稳而造成的事故
6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中规定,在露天工作于轨道上的起重机,如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均应设(A位置与调整装置)
62.用来起重机的起升机构起吊的安全防护装置是(B力矩器)
63.在建工程的外侧边缘与10KV外电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
.施工现场机动车道路与1KV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D7)m
65.机械在220kv高压线下进行工作时,其最高点与高压线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D8m)
66.旋转臂架起重机的任何部位与被吊物边缘与10KV以下架空线路变现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
67.施工现场内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A30)欧。
68.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应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m。69.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大于(0.8)m,小于(1.0)m。
70.地下工程,有高温、导电灰尘,且灯具距离地面高度低于2.5m等场所的电源电压不应大于(36)V。
71.使用行灯电源电压不应超过(36)V
72.多台移动式机械并列作业时,其间距不应小于(6)m’,串列作业时,不应小于(15)m。
73.安全网影随建筑物升高而提高,安全网距离工作面的最大高度不应超过(3)m。
74.在10KV带电体附近进行高出作业时,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及距离是(2.7)m。
75.遇有(6)级及以上大风,严禁从事高处作业。76.栏杆的竹竿间距不宜大于(2)m
77.水泥灌浆前,应对机械、管路系统进行认真检查,并进行(10-20)min该灌注段最大灌浆压力的耐压试验。
78.采用吊管入仓浇筑混凝土时,卸料高度不宜大于(1.5)m。
79.钢闸门预组装时,每个部位链接螺栓至少应陪(1/2)以上,并紧固。
80.焊、割作业燃气瓶、氧气瓶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气瓶与火源的距离不应小于(10)m。二多选题
1.常用的事故统计方法有综合分析法、分组分析法(相对指标比较法、算术平均法)、统计图法。
2.下面属于直接经济损失统计范围的是(善后处理费用、财产损失价值)3.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包括(土的类别、土的湿化程度、气候条件、基坑边坡上面附加荷载或外力)
4.职业卫生常用统计指标有(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
5.统计图中用于表示统计资料的数量关系的方法有(点的位置、面积的大小、附注文字的字体、图形颜色的深浅)
6.在应急演练方案批准后至演练前,所有人员都要经过(应急基本知识、演练现场规则、应急预案、应急技能、演练基本概念)
7.以下属于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内容的是(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评价单元的划分、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8.火灾的直接原因为(现场安全设施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缺少防火、防爆安全设置和设施、在高处实施电焊、气割作业时对最野周边缺少防护遮挡)
9.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坍塌事故主要是(现浇混凝土构筑物的模板支撑体系失稳倒塌、基坑边坡失稳引起土石方坍塌、拆除工程的坍塌、施工现场的围挡及在建工程质量低劣塌落)
10.事故的分析处理要遵守四不放过原则是(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11.安全技术交底应有(书面材料、详细解说、交底人、项目经理)签字确认。12.不同爆炸危险环境应选用相应等级的防爆设备。爆炸危险场所分级的主要依据有(危险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危险物出现的持续时间、危险物释放源的等级、现场通风等级)
13.起重机械触电事故是指从事起重操作和检修作业的人员,因触电而导致人身伤亡的事故。为防止此类事故,主要应采用的防护措施有)(照明使用安全电压、与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加强屏保)
14.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是(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土石方开挖工程)
15.起重设备拆卸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其关键部位进行检查、在拆卸现场周边设置警戒线)
16.关于机械本质安全说法正确的是(机械本质安全是指机械设备在完成本身预订功能时也能满足安全要求、机械本质安全体现了事故预防原理、机械本质安全的实现主要在设计阶段进行的)
17.对于起重设备上用的吊钩,说法正确的是(吊钩表面的裂纹可以用5倍放大镜进行检查、对新投入使用的吊钩应进行符合试验、当吊钩危险断面的高度磨损量达到原高度的10%时应报废)
18.脚手架必须设置供人员上下同行的(安全扶梯、爬梯、斜道)
19.模板及支撑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能可靠的承受新教混凝土的自身测压力、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荷载及风荷载)
20.焊机按照焊接电源的不同可分为(交流焊机、直流焊机)
21.人机系统常见的事故类型有(卷入和挤压、接触伤害、碰撞与撞击)
22.人机系统常见事故原因包括(机械设备存在先天性潜在缺陷、设备磨损或恶化、人的不安全行为)
23.土建施工中,引起火灾爆炸的点火源主要有(明火、电火花、电焊、气焊和气割的焊渣)
24.起重机安全装置有(力矩器、防风防爬装置、安全钩、危险电压报警器)25.刑法规定,过失引起火灾,涉及下列(导致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造成10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的)
26.干粉灭火器存在系列()之一情形的应当予以报废处理
A.筒体锈蚀面积大于筒体总面积的1/3,表面有凹坑B.器头存在裂纹
D没有间歇喷射机构的手提式灭火器E铭牌脱落
27.TN系统分为()A。TN-SB.TN-CC.TN-C-S28.防止电气火灾事故的措施包括()A.正确匹配导线规格B.合理的配线方式
C.导线安装时采取必要的防火保护处理措施D.做好特殊部位的布线
29.钢丝绳的报废条件是()
A.磨损达7%以上B弯曲C变形E锈蚀和断丝30.施工单位在应急救援方面应当做哪些工作?A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B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配备应急救援人员C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三简答题
1.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安全技术措施专篇。安全技术措施主要有哪些内容?
安全技术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
(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
(2)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及采取的控制措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案;
(3)安全警示标志设置;(4)安全防护措施;
(5)危险性较大的单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6)对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专项防护措施;
(7)机电设备使用安全措施;
(8)冬季、雨季、高温等不同季节及不同施工阶段的安全措施;(9)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10)消防安全措施
(11)危险性较大的单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等
2.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施工区域生产生活设施的布置应符合哪些要求?
四案例题
1.1996年4月7日15时30分,昌平百泉庄北京市粮食中心库铁路罩棚工程,正
在进行铺设屋面板工作。当时,有6人在棚顶抬面板,当他们正向屋脊方向走时,
刮来阵强风,将6人所抬之板刮得脱手立起,撞击在下风[]的于某某(农合工)身上,致使于某某从檐高8m处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1)事故类别:高处坠落2)严重级别:一般事故3)[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违反安全防护标准中“凡从事2m以上无法采取可靠防护设施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的规定,于某某等人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在受到屋
面板撞击后,得不到有效防护。2.间接原因:安全措施不到位。
3.主要原因:于某某等人高处作业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4)[防范措施)
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绳、安全带。戴安全帽,穿防滑鞋。2.安全防护设施必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作业。3.四级风以上不准从事装板作业。
二、1996年6月21日6时30分,二处莲花工程项目部准备用两台WD一400型履带
起重机,同时吊装一根长17.6m,自重约59tT型梁(自编号为2号)吊装作业。吊装作业方案有关人员组织、安全措施均作了部署,吊装作业由王某某任总指挥,候某某、张某某、周某某三人协助指挥和现场监护。试吊由张某某指挥,起吊
至50cm之后,准备越过前方废T型梁,当两台吊车起吊2m高度时,因场地有障
碍物(废T型梁)挡住视线不便观察,此时张某某将指挥旗交给王,但因废T型梁的障碍,梁顺不过来不能到位,这时王某某指挥1号吊车变幅到700角时,让其停机,便指挥2号吊车左转,但1号吊车处于停止状态,造成两台吊车动作不同步,导致1号吊车起重臂根部扭曲断裂,臂杆坠落,砸在2号吊车的变幅索上,致使一
根变幅索扣上的固定销挣脱,该销下环端反弹在2号吊车左侧,销环扣刮在吊车平
台通道上的副司机程某某头部(当时程正巧从机仓出来顺梯往下走),当场倒在车下,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1)事故类别:起重伤害2)事故严重等级一般事故3)[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违章指挥。两台起重机共同起吊一根梁必须是同步运行,在起吊过程中不可单独承受重量和斜向拉力,违背这一原则必然要发生事故。2.间接原因:起吊运件轨迹不畅通(废T型梁未清除)。3.主要原因:指挥人员违章指挥。4)[预防措施)
1.调整吊装组织机构,选用责任强、懂业务有经验的起重人员调装作业。2.租用牡丹江发电厂的WD-1000型250t履带式起重机进行调装。3.进一步完善现场吊装安全措施,保证安全施工。
4.进一步学习有关起重作业安全技术规程和起重机械安全运行规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