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l2月 建耐国黄商 园林、建筑、规划与结构设计 对高 层建筑设计中空间设计问题的研究 杜青 摘要:随着建设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的高层建筑外部造型设计多以追求建筑形象的新、奇、特为目标,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是缺乏对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的认真仔细推敲.因此.对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结合作者多年设计经验,简单阐 述了高层建筑设计的要点及其空间的设计。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比例协调;空间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中尺度的确难以把握.因它不同于日常生活 用品.日常生活用品很容易根据经验做出正确的判断.其主要原 因有:①高层建筑物的体量巨大,远远超出人的尺度;②高层建 筑物不同于日常用品。在建筑中有许多要素不是单纯根据功能 这一方面的因素来决定它们的大小和尺寸的.例如门。本来可以 略高于人的尺度就可以了 但有的门出于别的考虑设计得很高. 这些都会给辨认尺度带来困难。 l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尺度效应 (1)城市尺度效应高层建筑是一座城市有机组成部分.因其 体量巨大,高度很大,是城市的重要景点,对城市产生重大的影 响。从对城市整体影响的角度来看.表现在高层建筑对城市天际 轮廓线的影响,城市的天际轮廓线有实、虚之分,实的天际线即是 建筑物的轮廓.虚的天际线是建筑物顶部之间连接的光滑曲线. 高层建筑在城市天际线创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城市的天际 轮廓线从一个城市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也是一座城市给一 个进入它的人第一印象。高层建筑对城市各构成要素也产生重 大的影响。高层建筑的位置、高度的确定。也应充分地考虑该城市 尺度、传统文化.不当的尺度会对城市产生不良的影响.改变了城 市传统的历史文化,也改变了原来城市各构成要素之间有机协 调的比例关系。 (2)整体尺度效应整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各构成部分。如:裙 房、主体和顶部等主要体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给人的感觉。整体 尺度是设计师十分注重的。关于建筑的整体尺度的均衡理论有 许多种.但都强调整体尺度均衡的重要性。面对一栋建筑物时.人 的本能渴望是能把握该栋建筑物的秩序或规律,如果得到这一 点。就会认为这一建筑物容易理解和掌握。若不能得到这一点.人 对该建筑物的感知就会是一些毫无意义的混乱和不安。因此.建 筑物的整体尺度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在设计时要注意下面的 两点: ①尺度比例的协调性高层建筑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的—— 裙房、主体和项部.也有些建筑在设计中加入了活跃元.以使整栋 建筑造型生动活跃起来。一个造型美的高层建筑是建立在很好 地处理了这几个部分之间的尺度关系.而这三个部分尺度的确 定.应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参考系(如把建筑的一层或几层的高度 作为参考系).不能每一部分的尺度参考系都不同.这样易使整个 建筑含糊、难以把握。建筑剖面、建筑二层平面分别见图1、2。 ②各部分细部尺度的层次性高层建筑各部分细部尺度的划 分是建立在整体尺度的基础上的.各个主要部分应有更细的划 图1 图2 分.尺度具有等级性.才能使各个部分造型构成丰富。尺度等级最 高部分为高层建筑的某一整个部分(裙房、主体和顶部).最低部 分通常采用层高、开间的尺寸、窗户、阳台等这些为人们所熟知 的尺寸.使人们观察该建筑时很容易把握该部分的尺度大小。一 般在最高和最低等级之问还有1-2个尺度等级.也不易过多。太 多易使建筑造型复杂而难以把握。 (3)街道尺度效应。街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临街面的尺度对 街道行人的视觉影响。这是人对高层建筑近距离的感知地是高 层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环。临近街道的高层建筑部分的尺度确 定 主要考虑到街道行人的舒适度.高层建筑主体因为尺度过大, 易向后退.使底层的裙房置于沿街部分。减少了高层建筑对街道 的压迫感。 . (4)近人尺度效。应近人尺度是指高层建筑最底部分及建筑 物的出入口的尺寸给人的感觉。这部分经常为使用者所接触地 易被人们仔细观察.也是人们对建筑直接感触的重要部分。其尺 度设计应以人的尺度为参考系.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易使建筑 缺少亲近性.过小则减小了建筑的尺度感。使建筑犹如玩具。在近 人尺度处理中 应特别注意建筑底层及入口的柱子、墙面的尺度 划分.檐口、门、窗及装饰的处理.使其尺度感比以上几个部分更 细。对入口部分及建筑周边空间加以限定.创造一个由街道到建 筑的过渡缓冲的空间.使人的心理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On:上 海图书馆门前采用柱廊的形式.使出入馆的人有一个过渡区.这 样使建筑更具有近人及亲人性。 (5)细部尺度效应。细部尺度是指高层建筑更细的尺度.它 主要是指材料的质感。在生活中,有的事物我们喜欢触摸。有的事 物我们不喜欢触摸——我们通过说“美妙”或“可怕”来对这些事 物做出反应 形成人的视觉质感.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充 分运用不同材料的质感.来塑造建筑物。吸引人们亲手去触摸或 ・97・ 园林、建筑、规划与结构设计 建封 蓑礴 2010年12月 少取得同我们的眼睛亲近感.或者换言之.通过质感产生叶中 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于是,在高层办公建筑中插入一个或在不同 区域插入数个封闭或开敞的中庭的设计手法开始出现。中庭空 间的介入还使得楼层问的自然通风换气成为可能。大楼内的办 公宅都 ‘可以开启的窗户,气流从窗户及空中庭园进入.在中庭 形成对流自然通风.明显地减轻了环境负荷。 视觉上优美的感觉。 2高层建筑91,- ̄P;尺度设计的原则 (1)建筑与城市环境存尺度上的统一 注意高层建筑布置对城市轮廓线的影响.因为在城市轮廓 线的组织中,起最大作用的是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因而它的 布置应遵仃有机统 的原则进行布 : 3.3核 高层建筑有~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 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进入本世纪,随着高层建筑建 设的发展、高度的增加和建筑的进步.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 ①高 建筑聚集存一 起布置.可以形成城市的“冠” 但为避 免其卡I1 二卜扰 可以采用~ 系列 同的高度.或虽采用相仿高度 但彼此间距适当 组成有关的构图。也可以单栋高层建筑布置存 道路转弯处,以丰富行人的视觉观赏。 ②若高层建筑彼此『}1j毫无关系 随处随地而起不纠向心的 凝聚感.则不会产牛令人满意的币u谐整体。 ③高层建筑的顼部小应雷同或减少雷同,因为这会极人影 响轮廓线的优美感。 (2)尺度的有序性。高层建筑设计时 应允分考虑建筑的城 市尺度、整体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细部尺度这一尺度的序 列 在某 尺度设计中要遵守尺度的统一陛.不能把几种尺度混 淆使片j 才能保证高层建筑物与城市之问、整体与局部之间、局 部与局部之问及与人之间保持良好的有机统 。 (3)尺度的町识别性。高层建筑物上婴有‘些局部形象尺 度 能使人把握其整体大小.除此之外 也可用一 屋檐、台阶、柱 子、楼梯等来表尔建筑物的体量。任意放大或缩小这些 惯的认 知尺度部件就会造成错觉 效果就不好。但有时往 要利用这种 错觉来求得特殊的效果。 3高层建筑内部空间 3.1底部空间 早列的高层建筑多直接面埘街道.从街道进入门厅 再由门 厅进入电梯厅.乘坐电梯至各楼层。这种空间组织不能形成公共 活动空间.还常出现人流拥挤的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后高层 建筑的设计开始重视底部空间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随着多种商 务功能的渗入.许多高层建筑都以扩大底部公共活动空 、形成 入口广场和将底部架 把城市空问引入建筑内部的设计方法. 来处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问的过渡关系。现在的高层建筑为了 解决人流集散和城市交通与建筑内部交通卡H衔接的问题.常常 采用多个出入【_l_和立体化组织交通流线的方法。通过首层、底下 层和地上层的架空廊道与不同层而的城市交通阀络相连接,以 达到通畅便捷平u步行、年行的互不f扰。总之.当今高层建筑的 底部空间设计已从单纯考虑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发展到进 行整体的城市空问设计 其交通组织和公共活动领域的创造也 日趋立体化、开放化。 3.2中庭空间 处于商、I 的需要.波特曼征2O世纪70年代设计建造的几 座高层旅馆建筑中加入了十分华丽、气氛热闹的大中庭。它起着 统和空间流线的作用。又是人{『J休闲交往的场所,深受喜爱。2O 世纪80年代后.中庭空问开始应用于高层办公建筑。提供自然 化的休息空间和改善封闭的室内环境,成为高层办公楼设计必 98・ 逐渐演化出了中央核心筒式的 内核”空间构成模式 这是各专 业芡同探索优化设计的结果。这种“内核”空间构成模式.经过长 期的实践检验.以其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和造价相对低廉的优势. 很快便成为高层建筑中最为流行的空间布局形式。在20世纪 80年代以后。随着智能化建筑的普及和电信设施的不断增加.导 致了在高层建筑中大量应用汁算机和电信通讯设备 甚至许多 建筑在竣工以后 仍然频繁地改造布线系统和增添新设备。智能 化办公楼中的光缆与电脑网络管道井、配线箱以及中继装置等. 每层郜必须设置3处以上才算合理。这样.建筑上为了满足机电 设备经常变动的需要 便开始将“核”分散化,分置多处设备用房 核管道井.以便于局部更改。此外,在建筑规模较小的高层建筑 中,近年来还出现一种核与主要使用空间分离化的现象.垂直交 通、服务性用房和设备管井均分别独立.与建筑主体分开。 4高层建筑外部空间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指高层建筑与周围建筑、城市街道之间 存存的空问。 4.1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形态类别 4.1.1按使用性质分类 (1)活动型:一般位于市中心的办公楼外部空问内.规模稍 大.能容纳很多人进行演出、展览等活动。 (2)休息型:高层综合楼或高层住宅群的外部空问似休息型 的广场。他或有良好景观或在周围有商店.吸引人们的逗留休 息。 (3)穿越型:城市干道边的高层建筑或人流集中的体育文化 中心旁的高层建筑常有穿越型的外部空间。有的是过街楼.有的 是步行通道.方便市民穿越通过。 4.1.2高层建筑群构成广场 高层建筑群集中了城市的巨大功能.它的建设会耗用大量 财力、物力 是城市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成千上万的人在高层建 筑群的周围集散 其外部空间则承担着复杂的、重要的社会作 用。20世纪60年代起.经济发达国家在建设性的城市中心或城 市复兴规划中。力求创造统一而有变化.宏伟而有丰富的城市空 间.以满足城市的各利t功能需求。 4.2设计手法 4.2.1延伸与渗透 外部空间向内渗透与内部空间向外延伸以相互作用造成时 与窄间的连续,创造内中有外。外中有内。内外交融的意境。在 某种程度j一这就是模糊内外空间的界限。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 是一种常用的手法。高层丰体的外墙就是内外空间的分界处.当 2010年12月 建村弱曩商 园林、建筑、规划与结构设计 着重探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黄晓梅 摘要:目前新高规和新抗震规范的改进,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不断地完善,作为工程设计人员必须充分地理解新规范软件 的编制原理,密切结合新规范和工程实际情况,不断地提高丁程设计水平。 关键词: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结构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全国各地的高层建筑不断涌现, 作为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 及其结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结构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 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基本原则。 度的建筑,因此,必须对结构的该项控制因素严格注意,一旦结 构为B级高度建筑甚或超过了B级高度,其设计方法和处理措 施将有较大的变化。 l-3嵌固端的设置问题 由于高层建筑一股都带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地下室和人 防,嵌固端有可能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也有可能设置在人防顶板 等位置,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结构设计工程师往往忽视了由嵌 固端的设置带来的一系列需要注意的方面:抗震设计的多高层 建筑,当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的抗震 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地下一层以下结构的抗震等级可根据 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地下室中超出上部主楼范围_日.无地 1结构选型 对于高层结构而言,在工程设计的结构选型阶段,结构工程 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1合理选择结构体系 高层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应力求简单、规则、对称,避免应力 集中的凹角和狭长的缩颈部位:避免在凹角和端部设置楼电梯 问:避免楼电梯间位置偏置,以免产生扭转的影响。 上结构的部分,其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 1.2房屋的适用高度和高宽比 在抗震规范与高规中,对结构的总高度都有严格的限制,除 了将原来的限制高度设定为A级高度的建筑外,增加了B级高 窖妇r夸 r窖 r逝盥窖 r业窜 r窜 一窜 一童 ,宴 宴轻r 毫妇毫 r辜 r妇— 妇毫妊童l窖— 1.4短肢剪力墙的设置问题 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 墙。近年兴起的短肢剪力墙结构,虽然有利于住宅建筑布置,也 毫 窖妇童 N6-—-. 妊 -N,-e逝 — 窖 ;窑 ..Ne ;-拿 毫 r ; -Ne毫 r窖 采用框架结构时,柱间的开口较大 内外空间的界限可以交错.空 间的已连续并具有整体感。此外 在高层的群房采用低层建筑常 用手法.也可造成空间的渗透。 4.2.2层次与序列 外部空间要满足人的多种多样的需要.人的需要与意图是 (3)高层下部退进.形成外立柱廊的骑楼。 (4)接近人体尺度的平台、小品使人倍感亲切。 4.2.4点缀环境雕塑 近年来国外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创作中.特别表现了环境 雕塑与高层建筑的亲缘关系。以高层建筑重复韵律的构件作背 景.经过精心创造的雕塑立于外部空间中,加强了空间感。高层建 筑外部空间使特定的环境与背景 高的建筑轮廓线与直线构件 构成的体量与质感 对雕塑也有特定的要求.使之与室内雕塑 室 外空旷纪念地雕塑有所区别 具有如下特征: (1)题材丰富。 多样的.外部空问的功能与组合因而也是多样的 同…外部空间 内或多个大小不同的外部组合空间,根据功能要求的组合就需 要充分利用环境条件.考虑空间的层次,创造有秩序而有变化的 空间。例如有的采用外部的——半外部的——内部的:有的采用 公共的——半公共的——具私密性的层次。高层建筑外部空间 作为城市外部空间的一个重要部分,往往在城市空问序列中作 为一个角色 有时是对景。有时是背景,有时则又是城市景观的画 框。但是.高层建筑本身周围的外部空间也是应该有序列的。当 外部空间设计带方向性时.在尽端配置有吸引力的目标会使一 (2)尺度变化大.造型多样。 5结语 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影响因素很多,设计师在设计高层建 筑中充分地把握各种尺度.结合人的尺度.满足人的使用、观赏的 要求,必定能创造出优美的高层建筑外部造犁。向人们提供优美 的,服务设施完备的高层内部与外部空间对创造有生命力的现 代化城市有积极意义。并与提高人们的工作与环境质量有重要 股的空间变得动人。 4.2_3适应人体的尺度过渡 高层建筑主体体量庞大,尺度惊人 必然会给在其外部空间 活动的人带来-75心理感受.夕 部空间既是建筑的延伸 又是人 进入建筑物前的活动场所 为了创造舒适的外部环境.减轻人们 心理上的压抑感 必须有适应人体的尺度过渡。常见手法有: (1)高层建筑主体与群房相结合。 (2)立面分段处理。 关系。因此 作为建筑师应该注重考虑高层建筑空间的优化与美 化。 (作者 位:江西省商业建筑设计院)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