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探讨 SMALL HYDRO POWER 2011No4,Total No160 湖南镇大坝左岸边坡位移监测 温旭东陈斌(浙江华电鸟溪江水力发电厂 浙江衢州 324000) 【摘要】湖南镇大坝左岸边坡表面岩石风化,断层和裂隙发育,为保证位于其'F ̄-)--房的安全,对左岸边坡采 取了深层与表面位移监测相合的方式掌握边坡岩体的运行性态。通过对长期位移监测数据的分析,判断湖南镇大坝左岸边 坡基本稳定,并对今后的位移监测方式提出了建议。图4幅,表3个。 【关键词】边坡位移监测边角交会 1工程概况 湖南镇电站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衢州市衢江区 境内,是钱塘江上游支流乌溪江流域两级开发的第 一为青灰、灰绿色侏罗系流斑岩,整个左岸边坡区共 有8条断层破碎带,走向大多为西北40 ̄ 60 ̄,一 般宽度为l0~40 cm,区内构造裂隙发育,原生柱 状节理及顺坡裂隙组成主要结构面。扩容工程的5 号机引水及厂房布置在左岸坝下0+97.5 m至坝下 级电站,距衢州市区约40 km,距下游黄坛口水 电站25 km。电站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 2 151 knl2,0+184 m2_间,扩容从154 m高程开挖至102.5 m高 程,边坡高达51.5 rn,加上左岸边坡岩体柱状节 理、断层裂隙发育,存在不稳定的地质条件。高边 总库容20.6亿m3,为不完全多年调节 水库;水库死水位190.00 m,正常蓄水位230.00 m, 设计洪水位238.00 m,校核洪水位240.25 m。 枢纽建筑物包括拦河大坝、右岸引水隧洞及其 下游的引水式厂房、左岸坝后厂房。拦河坝为混凝 坡开挖后,使部分柱状基岩的根基被切断,一些深 藏的顺坡裂隙露出地表,给处于临界状态的岩体带 来一定的影响。 2.2监测设施布置 土重力式梯形支墩坝,工程属I等工程,大坝为1 级建筑物。坝顶高程242.00 m,最大坝高 129.00 m,坝顶全长440.00 m,由23个坝段组成, 0~6号坝段为左岸挡水段,l3~22号坝段为右岸 为保证大坝和坝后厂房的安全,根据边坡的复 杂地质条件和极易产生变形的特点,采用了“上撬 下固、上锚下护、边挖边护、排水同步”的处理原 挡水段,7~12号坝段为河床溢流段,设有5孔坝 顶溢洪道和4个深式泄水孔。溢流堰顶高程 223.00 m,孔口尺寸14.5 m X 15.7 m(宽X高)。 深式泄水孔进口底板高程160.00 m,孔口尺寸 2.5 mX 3.94 m。工程于1979年蓄水,1980年投产 发电。 则。同时,在整个边坡区,设置变形观测设施,定 期加强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湖南镇电站左岸 边坡采用深层与表面变形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掌握边 坡岩体的性态,在坝下0+180 m、坝下0+220 m、 表1 湖南镇大坝左岸边坡测斜孔安装参数 电站原装机4台,装机容量170 MW,2002年 开始进行减振增容改造,单机容量增大至50 MW; 扩容工程的5号机组单机容量为100 MW,于1996 年建成发电,2009年完成增容改造,容量增加为 120 MW。目前总装机容量320 MW。 2边坡地质及监测设施 2.1边坡地质 湖南镇电站大坝左岸边坡表面岩石风化,基岩 ・ 178 ・ 小水电2011年第4期(总第160期) 分析探讨 坝下0+260 m 3个断面不同高程的边坡处布设了9 整个测斜探头制成密封形式。测斜读数仪把测头传 个测斜孔,编号h01~h09,每个测斜孔孔口附近 感器产生的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形式显示。测 设置1个表面变形观测点(见表1)。 量时,测头内的敏感元件受重力作用,均处于铅垂 3深层位移监测 直方向,当测斜套管倾斜时,测头的轴线产生同样 的倾角口=C X V(an速度计式,其中c为率定常 湖南镇大坝左岸边坡深层变形采用测斜仪对不 数, 为输出电压),当测头的两对导向轮间距为 同深度岩层的位移情况进行了监测。 ,测得的倾角为 ;,可测得轴向的位移即相应的 3.1测斜仪工作原理 两导轮之间的水平距离为di=Li*sin(0j),全孑L 测斜仪系统由带有导向轮的测斜探头1、测斜 一个轴向的位移总量为D=EL sin(0 ),每次所 读数装置2、控制电缆3和测斜套管4等部分组成 测得的位移量与首次相比所得值称为累积位移量。 (见图1)。带有导向轮的测斜探头内装有高灵敏的 每个测点(固定深度)分 、 互为垂直的2个轴 倾角量测敏感元件,导向轮的间距一般为0.5 111, 向,即可测得2个互为垂直方向的位移量。 ∑Lisin aI 图1 测斜仪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 带有导向轮的测斜探头内装有高灵敏的倾角量 采用的仪器是国产cx-_01型测斜仪,但因为电缆 测敏感元件,导向轮的间距一般为O.5 m,整个测 伸缩性大和环境温度对观测数据影响较大,实际测 斜探头制成密封形式。测斜读数仪把测头传感器产 量中精度无法满足规范要求。为了提高观测精度, 生的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形式显示。测量时, 2003年1月更换为了美国Sinco公司的50302510型 测头内的敏感元件受重力作用,均处于铅垂直方 测斜仪。 向,当测斜套管倾斜时,测头的轴线产生同样的倾 从2003年至2011年的观测结果看,位置较高 角口=C×V(加速度计式,其中c为率定常数, 的h01、h04、h07测斜孔的相对位移量要比其它孔 为输出电压),当测头的两对导向轮间距为厶, 稍大,汛期因雨水较多位移量比干旱季节也要略大 测得的倾角为口i,可测得轴向的位移即相应的两 一些。图2是h01、h04、h07测斜孔左右岸方向 导轮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Li*sin(口j),全孔1 (A)、上下游方向(B)孔口位移量过程线(见图 个轴向的位移总量为D=ELjsin(口 ),每次所测 2)。图中显示这几个孔的左右岸向位移量波动明显 得的位移量与首次相比所得值称为累积位移量。每 小于上下游向,这是因为测斜仪A向观测精度较B 个测点(固定深度)分A、B互为垂直的2个轴 向高造成的。2个方向均没有明显趋势性变化。 向,即可测得2个互为垂直方向的位移量。 图3是h04测斜孑L 2003年4月至2011年2月 3.2深层位移资料分析 期间的测值分布(见图3)。图中未发现岩体内有 湖南镇大坝左岸边坡测斜仪于1997年10月份 明显的滑动面存在,测值基本在观测精度影响范围 完成安装并开始观测,观测周期为每月1次。最早 内波动。 ・ l79・ 小水电2Ol1年第4期(总第16o期) 分析探讨 4.2监测方法改进及精度分析 垂直角观测,采用边角交会法观测水平位移,采用 为了提高监测精度,2009年12月电厂新购置 EDM三角高程法观测垂直位移。表3是2009年12 了1台徕卡TCA2003全站仪(测角精度(一测回方 月18日边角交会法观测数据平差坐标及精度分析 向标准偏差)0.5”,测距精度1 nlln+1ppm,具有 结果,最大的 向(上下游)的位移量观测误差 ATR功能),对湖南镇电站左岸边坡水平位移监测 为1.30 mln,Y向(左右岸)的位移量观测误差为 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位移监测增加了边长和 0.90 mln(见表3)。 表3湖南镇大坝左岸边坡位移监测平差坐标及其精度(边角交会法) 图4是湖南镇大坝左岸边坡h01、h04、h07表 动面存在,因此可以判断边坡开挖时采取的工程措 面位移测点位移量过程线(见图4),从图中可以 施切实有效,边坡稳定性较好。但为确保5号机厂 看出2009年12月以前采用测角前方交会测得的数 房的安全,仍应继续对边坡位移情况进行监测。 据跳动很大,而改为边角交会法后测得的数据明显 2)经改进的表面位移监测精度较高,并且可 稳定。2个方向均没有明显趋势性位移。 以同时进行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能真实反映左岸 4结论及建议 边坡的变形情况,但半年1次的观测周期过长,建 议增加测次。测斜仪的精度相对较低,观测意义不 1)从长期的观测资料分析,湖南镇大坝左岸 大,可以在加强表面位移监测的前提下停止或减少 边坡未发现趋势性位移,岩体内部也没有明显的滑 测斜仪观测。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