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的方针。 (错)
4.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部门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错)
5. 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对) 6. 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对) 7. 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对) 8. 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 (对) 9.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生产经营单位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对) 10.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 (对)
11. 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救援。 (错) 12. 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对) 13. 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 (对) 14、险情严重时,职工无权停止作业,必须请示主管领导。(错) 15、为了防止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受到职业伤害和职业危害,按工作特点配套的劳动防护用品、用具可适当的向职工收取一定的费用。(错) 16、事故的发生是完全没有规律的偶然事件。(错)
17、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欺骗。(对)
18、生产危险化学品必须有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对)
19、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用途是:为危险化学品生产、处置、储存和使用各环节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提供技术依据;是企业进行危险控制和预防措施设计的技术依据;为企业提供安全教育提供依据。(对) 20、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应包括的内容有:物质名称、编号、危险标志、警示词、危险警句、安全措施、灭火方法、生产厂家地址、应急电话等. (对)
21、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能力、年需要量、最大储量不需要进行登记。(错)
22、职工不必获得工作场所使用的化学品安全标签。(错)
23、工人有权了解化学品的特性、危害性、预防措施、培训程序;当有充分理由判断安全与健康受到威胁时,可以脱离危险区,并不受不公正待遇。(对)
24、人可以长期吸入氧气,而且氧气越纯越好。 (错)
25、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最低浓度为爆炸上限,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最高浓度为爆炸下限。(错)
26、有毒品,通过口服、吸人、皮肤吸收而引起中毒。(对)
27、个人不得购买剧毒化学品,也不可以购买灭鼠药、杀虫剂等农药产品。(错)
28、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可以是地上建筑、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建筑。(错)
29、危险化学品的仓库门应为铁门或铁皮门,采用内开式或外开式皆可。(错)
30、贮存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避雷设备。(对) 31、剧毒物品的库房应使用密闭防护措施。(错)
32、除救援、清障车外,禁止其他车辆拖曳故障车、肇事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对)
33、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错)
34、 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法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对)
35、HSE观察是指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关注人员行为、作业环境及设施,对安全的行为进行鼓励,对发现可能导致事故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进行阻止或处理。(对)
36、粉尘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但不会发生火灾和爆炸。(错)
37、火灾发生后,如果逃生之路已被切断,应退回室内、关闭通往燃烧房间的门窗,并向门窗上泼 缓火势发展,同时打开未受烟火威胁的窗户,发出求救信号。(对)
38、每年3月15日一4月l 5日为森林防火戒严期。(对)
39、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发出警报,疏散,在安全情况下设法扑救。(对)
40、所有灭火器必须锁在固定物体上。(错)
41、为防止发生火灾,在厂内显眼的地方要设有严禁逗留标志。(错) 42、《中国石化应急管理规定》中规定,当事件已得到有效控制、受伤人
员得到妥善救治、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时应急终止。 (错)
43、在工作期间受职业伤害后,如果受伤害员工已获得工伤保险基金的
经济补偿后,就不能再要求单位给予的经济赔偿。 (错)
44、生产区内的控制室、机柜间、计算机室、电信站、精密仪器室、化验室等宜设置干粉型或泡沫型灭火器。 (错) 45、如果工伤事故责任在伤者,那么它将不享受工伤保险补偿。(错) 46、享受因工伤残保险的的职工就算违法犯罪也不能被企业开除。(错) 47.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两类危险化学品,不得混合贮存。(对)
48、室内火灾一般有初起、发展和下降三个阶段。(对)
49、灭火的基本方法有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稀释法。错 50、工厂的主要出入口不得少于两个,并宜位于不同方位。(对) 51、凡发生上报事故和突发事件,必须在1小内立即电话报告集团公司总值班室和生产调度应急指挥中心(24小时值班,必须在2小时内书面报告。事件(事故)持续发展的,必须每半小时报告1次。在传真件报告的同时,要电话予以确认。(对)
52、用人单位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治理后,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对) 53、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对)
54、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对)
55、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并要求用人单位在所提供复印件上签章。 (对)
56、职业病人不适宜从事原工作的,可以要求调离。 (对)
57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对)
58、用人单位应当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应急时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对)
59.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危害。(错)
60、急救电话是122. (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