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让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驾齐驱

来源:爱够旅游网
i_臣⑨ 锋 …ⅢtllH / :U /@ ̄ /…m] 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给人们的印象是“低人 一等”。事实上,在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仅仅是 一个层次,而不是一个教育类型。且不说在中考和高考录 取的序列中,职业教育总是排在最后,就连招生计划也将 职业院校名垫底。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彻底打 破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社会成见,让职业教育和普通 教育并驾齐驱,方能真正迎来职业教育的春天。 经济发展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 近几年来,职业院校毕业生在企业就业日益受欢迎, 可谓好运连连。今年2月,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向全国人 大常委会所作的报告中称,我国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连续9年超过95%,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连续3年 超过90%。 从就业率来看,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比高校本科 毕业生更抢手的热门人才。有评论认为,职业院校毕业生 受到热捧是从另一个角度发出了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的 信号,以职业院校毕业生为代表的技术人才供求失衡,而 以普通大学本科生为代表的中高端劳动力却出现过剩。 失业与空岗并存,结构性用工荒,是当前诸多企业招工难 的重要原因。在技能型人才供需失衡的局面下,职业院校 毕业生的工资待遇早已挣脱了“低薪、低保障”的窘境。 据{201 5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显示,该省高校毕业生去年就业率为92.00%,硕士就业 率不及本科生。不但硕士就业率不及本科生,从整体情况 来看,甚至呈现出学历越高就业率越低的倒挂现象。其 中,博士毕业生就业率88 76%,硕士毕业生90 97%,本 科毕业生91.61%,高职(专科)毕业生92.74%。 在人们的惯性思维里,正如物以稀为贵一样,学历越 高的人才越是高端人才,高端人才就业起码是十拿九稳。 然而,现实社会却呈现出无情的悖论。国网上海浦东供电 公司继电保护班班长谢邦鹏的本科、硕士、博士3个教育 阶段均在清华大学修成。从2008年博士毕业至今,他已 经在生产第一线干了整整6年。因为,那里有他成长所需 要的土壤。他的说法,得到了导师、中科院院士卢强的 认同。 2016/12A从实践中看,技能技术型人才并非只有中低级之分, 同样有高端人才。高端技能技术型人才主要有三类:具有 适应产业升级,尤其是新技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 胜任高端技术领域岗位工作素质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具 有较高技术水平,能够指导一般技能人才工作的现场工 程师、工艺师等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较强的现场管理能 力,或者具有多种技能的复合技能型人才。 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当今,人们所受的教育都应包 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否则便难以在社会上安身立命。 应当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 即培养合格的劳动者。“打通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 上升通道,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突破。”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表示,过去很 多人把职业教育看作“断头路”,而今后职业教育与普通 教育相沟通,职教生的选择更加多样,成长“天花板”终将 打破。 与此相配套,国务院文件中提出要弓1导-- ̄tL普通本 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 科职业教育;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单独招生、综 合评价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为学 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机会;建立学分 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可以预见,职 业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 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三重壁垒” 几年来,专科层次3+2、3+3学制和五年一贯制学 制,本科层次3+4和5+2等学制,各地纷纷起步试点探 索。与此学制相适应的考试方式也同步形成多样化格局, 技能+知识考核方式、学校自主招生考试等模式应运而 生,职业教育结束了“断头教育”的困扰,教育公平正在走 向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教育的实质公平阶段。 虽然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从各方面大支持职业 教育的发展,但是在人们的观念上职业教育依旧是低层 次的教育。事实上,职业教育仍然处于“上热下不热”“校 热企不热”“官热民不热”等“三重壁垒”的境地,许多职业 院校的招生困境依旧。有数据显示,去年北京中考录取率 噼/披/论/坛】 ( -责编,王锋旗E—mail:113445271@qq 达97%,其中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和五年制高职等职技 类学校招生计划30638人,录取17033人,仅完成 55.6%。原因很简单,在人们看来,接受职业教育是无可 奈何的选择,“总觉得读职校低人一等”。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的成才观念就是接受小学和中 委员会,建成职教集团62个,共吸纳职业院校、行业协 会、企业和科研机构等成员单位2122家,初步形成了校 企共同育人模式。 搭建高考升学“立交桥”,为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提供 保障。自2012年始,山东省首次实施春季高考,重点面 向中职毕业生。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该省历年升入本科层 次的只有0.4%,中职毕业生升学深造几乎没有出路。春 季高考的出现,打破了职业教育“天花板”、“玻璃墙”的现 学教育后考上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而中、高考被淘汰, 进入职业院校则是个无可奈何的选择。在美国,一名将被 哈佛大学录取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可以舍弃哈佛而选读 烹饪学校,就在于他有自己的职业兴趣,毕业后从事烹饪 工作,其劳动价值并不比当教授差。这在国内是难以想象 状,为中职生的继续深造提供了渠道。省政府逐年增加 本、专科招生计划,201 5年春季高考的本科招生计划达 到10460人。春季高考凭借其独特优势,为中职考生搭 建了一座高考升学“立交桥”。 的,几乎所有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把眼睛投向北大、清华, 而且都渴求将来的公务员、白领岗位。 虽然职业院校就业率明显超过本科院校,毕业生日 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但这并不能说明职业教育地位 的提升。由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往往被定位为“蓝领”,尽 管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断上升,但晋升的空间却往往 是狭窄的。这是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大多是因为学习成绩 问题而不得已选择读职校,如此就形成了人们观念职业 教育“低人一等”的现实。要改变这样的现实,需要将职业 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让学位制度惠及高职毕业生。我 国实施三级学位制度,分别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 制中,本科对应学士学位,研究生对应硕士和博士学位, 均属于学术型学位,以应用型为特色的高职教育的学位 设置完全被忽略了。这或许也是职业教育不被人们看好 的一个原因。2014年6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举行的 毕业典礼上,11 03名应届毕业生,被授予相当于本科副 学士学位的“工士学位”证书。这是国内首所高职院校试 水为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授予学位。 改革用人制度,创造各类教育公平竞争的环境。江 教育从普通教育中脱离出来,使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成 为并行不悖的两种教育形式。这无疑是提升现代职业教 育首先解决的问题。 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也令人堪忧。 西省人社斤规定技工院校毕业生在参加公务员招考、企 事业单位招聘、确定工资起点标准、职称评定等方面,取 得高级工、预备技师职业资格的全日制毕业生,可分别参 相当一些中职学校“有职业无教育”,把学校作为临时工 中介的机构,招收来的学生没进行系统的学习,就以顶岗 实习的名义,派送他们去工厂顶岗从事简单劳动。这种办 学方式,既对受教育者不负责,又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形 照全日制高职、应用型本科毕业生享受相应政策待遇及 相关就业补贴政策。技工院校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 象。同时,一些高职学校办学定位不明确,专业设置重复, 办学缺乏特色,直接影响职业技术人才的社会竞争力。 实现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变革 证书的工程技术类毕业生,可按有关规定参加专业技术 人员评聘。此举将打通技工院校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上升 中的天花板,给予了技工院校毕业生考入公务员、事业单 位发展的选择通道。 推动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教育改革的突 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教育 部提出,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 “十三五”期间,我国面临职业教育后普及时代转型 发展的变革。*总书记在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中 指出,要“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我国职 业教育的现代转型指明了方向:以人为本,面向人人,面 向人生。 科院校,将率先转作职业教育。上海电机学院多年来将培 养在工作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场工程师”作为人才培 养的基本定位,形成了教育、科研、产业紧密结合的办学 新机制。 我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应当按照“体系开放、机制 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坚持全面发 展,尊重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学习机会,允许自由选择 成才渠道,最终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奠定理论、道路、制 度的基础。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劳动者发展前途讲,是让“人 人都有出彩的机会”。从国家经济建设来讲,是要为“两个 上水平、上台阶、上质量,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河 百年”目标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亿万高素质劳动者 和技术技能人才。从改变观念开始,打破唯普通高等教育 是尊、唯公立教育是尊的格局,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 南省在加大投入、体制创新、校企合作等方面锐意开拓, 走出了一条职教发展的“河南道路”,使职业教育日渐成 为百姓认可、区域振兴的有力支撑。省政府支持1 10多所 职业院校开展公办民助、民办公助、股份制等多元化办学 驾齐驱,则我们国家一定能早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 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改革试点,还先后成立1 5个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 育管理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