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351期 2015年第9期(3)7下) 交通世界・运输车辆 双塔斜拉桥设计方案 伊雅雯 (衡水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公司,河北衡水053000) 摘要:双塔斜拉桥结构具有受力性能好、变形小、伸缩缝少、行车平顺舒适、造型关观、抗震能力强等特点,本文主要从设 计技术标准、桥梁参数、桥梁结构形式,以及设计载荷承受裁荷方面介绍了某双塔斜拉桥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双塔斜拉桥;设计;结构形式 中图分类号:U445.7十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双塔斜拉桥结构受力性能好、变形小、伸缩缝少、 行车平顺舒适、造型美观、抗震能力强等优点。随着斜拉 桥建设的大规模普及,斜拉桥建设与桥梁设计单位分别累 积了较为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 斜拉桥的桥塔材料选材方 面钢材的使用不多,多选用混凝土。考虑到混凝土材料较 l 图1:主梁断面图 差的延性特征,其属于非循环使用材料,而且抵抗地震较 差,桥体使用寿命终结之后更不易拆除。考虑到桥梁的使 用周期与建设成本,按照当前的经济社会水准协调周围建 筑景观,采用双塔斜拉桥建设方案。 ~一 l设计技术标准 本工程为双塔斜拉桥,桥梁设计年限为1 OO年,其中 道路等级标准为高速公路等级,桥面设计宽度为2 X 1 5m +2.0m(分隔带)+2×0.5m(防撞栏杆)=33m。设 计荷载公路等级为I级,桥面横坡2%。设计规范及标准依 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JD60—2004)川_2Ja 图2:’匣载作用下钢索塔和主梁弯矩图 3桥梁结构形式 双塔斜拉桥的结构形式为采用半飘浮体系,跨径布 为40(端锚跨)+160(设辅助墩51+109)+370+160+ 40=770m。双塔斜拉桥的结构主跨与边跨长度分别为370m 和160m,边跨L2/主跨/L1=0.43,并且为了改善梁的受力 条件,在距离桥梁边跨5 1 m处安设一辅助混凝土墩。为增 加桥梁的稳定性,需在桥梁多处设置橡胶支座:设计在 主桥的索塔处安设盆式橡胶支座,盆式橡胶支座承载力为 12.5MN,按支座功能需求不同,在桥梁上下游侧分别安 单向和双向支座;桥梁的横向安设单向支座,支座承载能 力为6MN,其功能主要为侧向抗风网 ;辅助墩和过渡墩处 2桥梁材料参数 双塔斜拉桥建设所用钢筋为普通钢筋,等级为I级和II 级;桥梁斜拉所用材料为镀锌高强度低松弛钢丝,钢丝直 径为7mm,钢筋技术标准为GB13013-91和GB1499.9l。固 定锚具采用国产的OVM1 5-22型群锚系列产品,配套的产 品主要包括锚头、螺旋筋、锚垫板夹片以及与相应钢铰线 匹配的材料配件。冷铸锚锚杯及螺母采用40Cr,拯件为锻 件,符合YB/T 036.7要求。 预应力钢铰线的原材料选择主要为‘p Jl5N铰线,钢铰 线的标准强度为1 860Mpa,公称直径标准为15.24mm,其 弹性模量1.95×105MPA。钢材钢板梁横梁及防撞护栏立柱 设置拉压式盆式橡胶支座,其抗拉压强度规格为抗拉400t、 抗压1300t。 3.1索塔结构 钢索塔高度为92.5m,上塔部分使用钢一混凝土的组合材 选择采用低合金钢Q345.D,其纵梁采用Q370,采用的标准 符合GB.T1591—94。防撞护栏横梁采用低合金钢Q390一D、 GB/T1591 94。普通螺栓应符合GB700.88或G/33077.88的要 料,上塔柱截面形状为5000mm X 3400mm的空心矩形,切角尺 寸大小为490×450mm,桥塔壁厚纵×横为36mm×30mm, 桥塔顺桥向设两道壁板。塔顶拉锁锚固区为钢塔段为Q37O。F 塔部分为预应力混凝土,桥面以下承台以上索塔高58m,索塔 共设三个横梁 桥塔所用材料自下而上分别采用变截 预应 求,螺母及垫圈应符合GB699.88的要求,高强度螺栓应符 合GB3077—88的要求。 收稿日期:2015-3 16 作者简介:伊雅雯(1988~),女,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道桥工程设计。 112 价 lI.程 BR|DGE ENG|NEER|NG 表1:荷载组合分类表 组合 I II III 荷载内容 结构自重+二期荷载+车载+支座位移 结构自重+二期荷载+车载+支座位移+系统升温+风载 结构自重+二期荷载+车载+支座位移+系统降温+风载 力混凝土结构、钢一混凝土组合材料和等截面全钢结构 斜拉 桥索塔高92.5m,为主跨的1/4。 3.2斜拉索结构 部弯矩值最小。 4-3成桥阶段移动荷载分析 成桥阶段移动荷载分析目的为对桥体结构的合理性进 行分析,移动载荷分析方法为计算桥梁建成后负载车辆移 动圈过程中对桥体结构产生的力学影响,得到车辆载荷在 各位置的最小和最大内力值。按照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 斜拉索主要承担拉力斜拉索钢丝直径为7mm镀低松弛钢 丝,其抗拉强度大于1670MPa。斜拉索主要结构为钢索和锚 具,整个拉索体系布置成双索面扇形,内侧对称布置嘲。全桥 共计104根拉索,成对称形式布置,拉索间距从上到下依次为 2m×13+2.5m×2,3.5m;顺桥方向拉索间距为10m,对靠近 边跨端头附近的尾索进行加密,索距为7.5rn2×3.5m。 3_3主梁结构 计算模型中定义为6个车道,车道荷载定义为公路一级。 桥体在车辆移动载荷作用下产生了位移变形,最大竖 直位移变形处发生在桥体主梁上主跨的跨中位置,主梁上 拱竖直位移为35.9cm;桥体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向主跨塔 施工实践表明,如果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则不 能保证桥梁对抗裂性的要求,最终使得施工总体质量严重下 顶位置,水平位移达到了7.3cm;钢主梁的最大竖向挠度符 合规范要求,小于L/400(83cm),综合分析桥体梁在汽车 移动载荷作用下变形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 降,加之施工环节中不可控因素较多使得施工变得复杂。如果 选用钢箱主梁结构,将会导致钢量较大,经济胜较低。为了保 证施工质量和经济性,最终主梁结构采用钢主梁与混凝土板共 4结论 为了充分发挥双塔斜拉桥结构受力性能好、变形小、 伸缩缝少、行车平顺舒适、造型美观、抗震能力强等优 同受力的结合梁形式(见图1)。结合梁材料主要为钢梁和混 凝土板,主梁和横隔梁分别为Q37O ̄1]Q345。 点。本文主要从设计技术标准、桥梁参数、桥梁结构形 4成桥阶段结构受力分析 4.1设计荷载及载荷组合 设计载荷主要包含5项内容,即恒载、活载、温度应 式,以及设计载荷承受载荷方面充分介绍了某双塔斜拉桥 的设计方案。 力、支座沉降力和风载。双塔斜拉桥设计载荷包括结构自 重、二期恒载、车载、支座位移、系统升降温度应力和风 载,各计算项载荷按工程实际与相应规范取值。计算载荷 组合设3组,内容见表1所示。 参考文献 [1】JTJ001.199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 出版社. [21试行1966—12.01.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 交通出版社. 4.2成桥阶段恒载状态分析 由梁的受力结构以及钢索塔和主梁弯矩图2可知,主梁 在自重和二期恒载的作用下受力发生变化,梁跨中的弯矩 值最大,其值为57552.9kN・m;梁两端位置(塔梁结合处) 的弯矩值最小,其值为一79997.6kN・m。主塔的最大和最小 弯矩值分别为15920.9kN・m和.14586kN・1711,钢塔与钢一混凝 土组合塔段的结合处和下横梁处的弯矩值最大,下塔段底 [3]林元培.斜拉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96一公路桥梁抗风设计指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5]戴永宁.《南京长江第三大桥钢索塔技术》,北京:人 民交通出版社,2005. 【6]雷俊卿,郑明珠,徐恭义.悬索桥设计[M].北京:人 民交通出版社.2002. (上接第111页) 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2]李宏男,李东升.土木工程结构安全性评估、健康监测 [3]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S].YC4,1982.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JTG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 用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及诊断述评[J].地震_v- ̄ ̄-b工程振动,2002,22(3): 82.9O. 1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