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独家】
一、选择题(共16分)
1、下列粒子中,带负电的是( )
A. 电子 B. 中子 C. 质子 D. 核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核子带带电,故应选A。 【考点定位】粒子的带电性
2、我们能分辨女高音、女中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有不同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振幅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高音和中音指的是声音的音调不同,故应选B。 【考点定位】声音的要素
3、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答案】C
【考点定位】功和能;内燃机
4、下列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
A. 紫光 B. 红光 C. 橙光 D. 黄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应选B。 【考点定位】光的三原色
5、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 )
A. 比热容较大 B. 比热容较小 C. 密度较大 D. 密度较小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在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的热量较多,所以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故应选A。 【考点定位】比热容
6、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物理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
A. 3厘米 B. 13厘米 C. 23厘米 D. 33厘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像距大于30cm也就是像成在了二倍焦距以,此时的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也就是物距应大于10cm,而小于20cm,故应选B。 【考点定位】凸透镜成像
7、将重为G的物体挂于测力计下,使它们以大小为v1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以大小为v2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1>v2。已知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F1可能大于G B. F2可能小于G C. F1一定大于F2 D. F1一定等于F2 【答案】D
【考点定位】平衡力
8、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S1、S2均闭合。当电键S2由闭合到断开时,电路中( )
A. 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 B. 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C.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 D.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变大 【答案】C
应选C。
【考点定位】欧姆定律;电路连接的判断
二、填空题(共23分)
9、家庭电路中,电视机与电灯是的 (选择“串联”或“并联”);电灯工作时消耗的是 能;额定功率为0.5千瓦的用电器正常工作3小时,耗电 度。 【答案】并联;电;1.5 【解析】
试题分析:在家庭电路中,电视机与电灯是并联的;电灯工作时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W=Pt=0.5kW×3h=1.5kWh。 【考点定位】家庭电路;电能的计算
10、如图2所示,小明踢球时,球向上飞出,此现象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选择“运动状态”或“形状”);以地面为参照物,球在上升过程中是的 (选填“运动”或“静止”),其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运动状态;运动;增大
【解析】
试题分析:球由于受到脚的作用力,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球在上升过程中,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球是运动的;球在上升过程中,高度变大,所以重力势能变大。 【考点定位】运动和力
11、一壶水在炉火上加热,水温升高,其内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其内能的。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0℃,水吸收的热量为 焦。[c水=4.2×103焦/(千克•℃)] 【答案】增大;热传递;8.4×103 【解析】
试题分析:给水加热时,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水吸收的热量为:Q=cmΔt=4.2×103 J/(kg·℃)×2 kg×10 ℃=8.4×103J。 【考点定位】改变内能的方式;热量的计算
12、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伏时,10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安,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为 焦,该导体两端电压改变为6伏时,其电阻为 欧。 【答案】0.3; 9; 10 【解析】
试题分析: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I=Q/t=3C/10s=0.3A,电流做功为W=UIt=3V×0.3A×10s=9J,该导体的电阻为R=U/I=3V/0.3A=10Ω,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不随电压而改变,当电压变为6V时,电阻仍等于10Ω。 【考点定位】电压;电阻;电流
13、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为 牛、方向 ,若该物体的体积为2×10-3米3,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牛。 【答案】49;竖直向下;19.6
【考点定位】重力;浮力的计算
14、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发现只有两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已知电阻R1、滑动变阻器R2中仅有一个出现了故障。
①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
②接着,移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只观察到一个电表的示数发生了改变,则故障一定是 。
【答案】R1断路或R1短路;R1短路
【考点定位】电路故障的判断
15、下表记录了干燥空气在不同气压和温度时的密度,请依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①当温度为5℃、气压为104000帕时,干燥空气的密度为 千克/米3。 ②干燥空气的密度与气压的关系是: 。
③通常情况下,某地区冬季的气压比夏季高,则该地区冬季干燥空气的密度 夏季干燥空气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1.30; 温度相同时,气压越高,干燥空气的密度越大; 大于 【解析】
【考点定位】密度与气压和温度的关系
三、作图题(共7分)
16、在图4中,小球受到绳子的拉力F为2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拉力F。
【答案】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受到绳子5N向上的拉力,拉力方向在竖直方向上,作用点画在小球的上中心处,如上图所示。 【考点定位】力的图示
17、在图5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答案】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反射光线及反射角的大小如上图所示。 【考点定位】光的反射定律;光路图
18、根据图6中通电螺线管的N极,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极,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答案】如下图所示
【考点定位】磁极;通电螺线管
四、计算题(共26分)
19、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7所示,求该物体的速度v。
【答案】2m/s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当时间t为6s时,通过的路程为12m,所以可求出该物体的速度为v=s/t=12m/6s=2m/s。 【考点定位】速度的计算
20、物体在3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拉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5秒内前进了10m。求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和功率P。 【答案】300J;60W 【解析】
试题分析:拉力做的功W=Fs=30N×10m=300J;拉力的功率P=W/t=300J/5s=60W。 【考点定位】功和功率的计算
21、如图8所示,柱形容器A和均匀柱体B置于水平地面上,A中盛有体积为6×10-3m3的水,B受到的重力为250N,B的底面积为5×10-2m2。
①求A中水的质量m水。 ②求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
③现沿水平方向在圆柱体B上截去一定的厚度,B剩余部分的高度与容器A中水的深度之比hB’:h水为2:3,且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等于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强,求B的密度ρB。
【答案】(1)6kg;(2)5×103Pa;(3)1.5×103kg/m3
【考点定位】质量和密度;压力和压强
22、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后,电压表的示数为1V,电流表的示数为0.1A。
①求电阻R1的阻值。
②在移动变阻器R2滑片P的过程中,当电阻R1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0、8U0时,变阻器R2的电功率相等,求电源电压U。 【答案】(1)10Ω;(2)9U0
【考点定位】欧姆定律;滑动变阻器
五、实验题(共18分)
23、实验室中,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 ,测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天平的 盘内。在图10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牛,度数为 牛。
【答案】质量;右;0--5;2.4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室中常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在测量时应按照左物右码的原则来放;图示中测力计的量程为0—5N,每一小格表示0.1N,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4N。 【考点定位】测量工具的用法
24、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需记录动力、 、动力臂、和阻力臂,为便于直
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的数值,应使杠杆在 位置保持平衡。在“探究平明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了能够找到 像的位置(选填 “实”或“虚”),采用 作为平面镜。
【答案】阻力;水平;虚;玻璃板
【考点定位】杠杆的平衡条件;平面镜成像
25、为了研究圆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情况,某小组同学选用高度H、底面积S均不同的圆柱体A和B进行实验。如图11所示,他们设法使圆柱体A逐步浸入水中,测量并记录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接着仅换用圆柱体B重新实验,并将全部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实验中容器内水均未溢出)。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数据中p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圆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当h 【答案】1、2与3或7、8、9与10;当hH时,p不随h而改变;0.06;0.30 【考点定位】液体的压强 26、小华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2伏的整数倍且保持不变)、待测电阻R、电流表、电压表(只有0-3伏档完好)、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字样)、电键以及导线若干。实验中,小华正确连接断路,且使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闭合电键时电表示数如图12(a)、(b)所示。 (1)通过计算说明实验所用电源的电压。 (2)小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电表示数变化范围较小。然后他调整了电表的接入位置重新实验: (a)根据图12中电表的示数等信息判断,在闭合电键时能否使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并简述理由。 (b)根据小华重新实验中所记录的一组数据(见上表),计算待测电阻Rx的阻值(精确到0.1欧)。 【答案】(1)6V;(2)(a)不能;(b)15.3Ω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图12可知电表示数约为2.5V,电流表示数约为0.16A,U=U1+U2=2.5V+(0.16A×20Ω)=5.7V,由题意知电源电压为2V的整倍数,所以电源电压为6V;(2)(a) 当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U2=0.16A×20Ω=3.2V>3V,超出电压表0-3V的量程, 所以不能;(b)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Rx【考点定位】欧姆定律;电阻的测量 6V1.4VUx15.3。 Ix0.30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