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教师 科 别 数学 学校 三小 班 级 三 时间 2016 年 9 月 9 日 第 1 节 教学内容 克 千克的认识 教 学 活 动 摘 要 一、从生活中引入 评 析 师:谁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重量 从生活中引二、在生活中学习 1、认识秤。 师:你们是怎样知道这些物品的重量的? 生:可以用秤来称。 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 入使 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克和学生自由说生活中常见的秤。教师课件展示千克的质量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 2、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概念,充分体现了新课标(1)让学生掂一掂1枚1角钱的硬币,说说所提倡的过感觉如何? (2)学生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3)让学生掂一掂1袋1千克重的大米,与1枚1角钱的硬币比较,说说感觉如何? 3、小组合作实验探索“克”与“千克”之间程性目标。 的关系。 师:从以上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板书:1千克=1000克) 4、小结:生活中较轻的物品我们用“克”作单位,较重的物品我们用“千克”作单位。 三、在生活中实践 师:让学生掂一掂一袋花生有多重? (学生活动) 师:小组再称一称这袋花生到底有多重? 生:500克。 师:那1个苹果有多重呢?请同学们先掂再称,再说说大约多少个这样的苹果是1千克。 四、应用拓展 总 结 1优点: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对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进一步加深认识,并培养了学生的估计意识。 2不足:一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3建议:教师要多叫几个学生说说,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听课记录表
讲课教师 科 别 数学 学校 三小 班 级 三 时间 2016年11月 25 日 第下1 节 教学内容 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 教 学 活 动 摘 要 一、创设情境。 评 析 创设情境不仅简单课件展示三小校园地面图,问学生发现有效的导入了课了什么? 题,而且收回了学生:校园地面是由长方形地砖铺成的。生的注意力,激发师:大家想算出地砖的周长吗? 二、解决问题。 1、 课件出示例1 了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 2、 解决问题中 2、小组合作操作:用长9cm和6cm的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小棒各两根摆出例1的图形。再让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自己计算,然后说说是怎样算的。 发散了学生的思 3、 议一议: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维。 引导归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3、 对比长方形 三、出示课本例2。 和正方形周长的计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正方形的周长,算方法,对学生的然后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记忆有一定的冲2、讨论:如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让击,使学生更易区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最简便的正方形分。 的周长计算方法:边长×4。 3、 实践应用:第81页课堂活动1、2。引导学生对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的异同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都是计算四条边的长度之和。 四、自我评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自己学得怎么样? 总 1、优点:采取了让学生在做题中总结出正方形周长的结 计算方法。 2、不足:基础相对比较弱的学生,教学效果不好。 3、建议:对于学困生,老师应师范操作一下。
听课记录表
讲课教师 科 别 数学 学校 三小 班 级 六 时间 2016年 月 日 第 节 教学内容 圆的面积 教 学 活 动 摘 要 评 析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展示情境图:注重启发了学草坪喷水 观察并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生的思考和联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求想,给学生以创喷水头转动一周浇灌的面积有多大。(板书:新的启迪。 圆的面积) 二、探究思考,解决问题 1、估计圆面积大小 2、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圆面积大小 三、探索规律 1、由旧知引入新知 2、探索圆面积公式 3、应用圆面积公式 四、应用圆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例题,集体订正的时候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计算过程和依据。 (励学生直接运用面积计算公式尽兴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小结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总 结 1优点: 条理清晰,对问题的阐述简练准确,深入浅出,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 2 不足: 师生互动欠佳,学习氛围虽然活跃,但有些后进生没有参与。 3建议:要加强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困生真正参与进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