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保育教育随笔1
〝老师,睿睿在家又含手指了,真拿他没办法.〞今天早上入园时,睿睿妈妈愁眉苦脸的对我说.睿睿是我们班最小的一个孩子,入园时还不到两岁半,虽然在班里比较乖巧,大家也都非常喜欢他,但是他有一个含手指的坏习惯很让人头疼.在家睿睿的父母想尽了各种办法都不管用,还是照含不误.睿睿入园快两个月了,含手指的习惯再不改掉,对他以后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一定要帮睿睿改掉这个坏习惯.
用什么方法才能使睿睿不含手指呢?真巧,今天下午有一节《认识小手》活动,我给每个孩子的手指上画上五官,并起上名字,让他们和手指娃娃做好朋友,要爱护它们,不能咬或者含他们,这样手指娃娃会不舒服的.接着,我又启发孩子们说出手指娃娃有哪些本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出很多答案,当然睿睿也很积极回答.借此机会我接着问:〝手指娃娃做了这么多的事情,那么它的身上脏吗?现在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下就知道了.〞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指甲里藏了许多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细菌,我告诉大家这些细菌如果吃到嘴里,就会生病.因此我们一定要及时给手指娃娃洗澡,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从此以后,我细心的观察着睿睿的一些变化,并及时的鼓励他,一周下来,睿睿含手指的习惯慢慢改掉了. 中班保育教育随笔2
欣欣是我们班有名的〝小淘气〞活动课上不光自己有好多小动作,还总是去打扰别的小朋友,孩子们常告他的状,我多次对他进行严厉地批评教育,但都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个孩子令我头疼,但一直没找到好的办法令他改变.
有一天,我看见电风扇上很脏,我就在桌子上放上椅子,才能够得着,我爬上去站在那里心里怦怦直跳,生怕摔下来,心里这样想就更紧张了双腿也颤抖起来,突然我感到椅子不再晃了,低头一看是欣欣两只小手使劲的扶着椅子,那股认真劲真让人感动,我想想平时对他那么凶,可孩子呢,我眼睛湿润了.
我下来,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说:〝欣欣,你真懂事,老师谢谢你了〞,并在他脸上亲了一下.
也许以前从没这样夸过他,他脸腾地一下红了,转身走了.
从那以后,奇迹出现了,上课欣欣听话了,偶尔也犯小错误,但一触到我赞许的目光,他立即坐好,活动时,他也特别喜欢和我在一起,邀请我做游戏,从他那带着稚气的脸上我看得出他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自信.
老师不经意的表扬,对孩子来说太珍贵了,也许会改变孩子的一生......真是奇迹!
中班保育教育随笔3
刘平是我们班的〝小公主〞,不仅长得干净漂亮,而且聪明懂事,深得老师们的喜爱,特别是有一头洋娃娃的头发,每当看到她的头发乱了我就给她梳梳,并给她扎好看的小辫,她似乎也很清楚这是老师对他的偏爱,总是跟我形影不离. 这天早上,我看到宁宁的头发乱蓬蓬的,梳也没梳,我叫过她来问:〝你为什么不梳头发?〞宁宁说:〝老师我是故意不梳的,让你给我梳,你为什么每次只给刘平梳小辫,我也要,〞一时间我竟不知说什么好了.
我恍然大悟,无意中我犯了一个错误,梳头事虽小,但在孩子们心中却造成了不平等的感觉这样对谁都不好.
我想起,有好几次上课宁宁在扯自己的头发,我还批评他,他却无动于衷,如果这是我主动给她梳梳头发,就能满足孩子心理的需求,不至于给孩子造成心灵的阴影,我们的宗旨是让鲜花和小草都受到阳光的温暖,我们做到了吗? 中班保育教育随笔4
户外活动时,有的幼儿在玩球,有的幼儿在玩沙包,有几个调皮的幼儿经常把别人的沙包,扔到树上或墙上,而孩子们也因此会招来一顿批评.
偶有一天,事情有了转机,就在乱扔沙包的时候,一个‘‘沙包’嗖地一下飞上了树,下不来了,这时孩子们安静下来,愣愣地看树上的沙包,无可奈何,然后扭头望着我.我没有作任何反应,没看见似的,几分钟以后,沙包的主人一点点地向我靠进,老师我的...而我没有帮助他的意思,我们就这样相持了几分钟.
从那以后,沙包乱飞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偶有得意忘形者,拿着纸飞机,沙包扔也被别的小朋友制止,没想到什么也不说,却比什么都管用. 中班保育教育随笔5
面对来自不同的幼儿,我觉得应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幼儿.
一次,户外活动结束后回到教室,准备和孩子们学习健康课时,我突然发现空着一个座位, 这是谁的座位 ?一个小朋友说是桐樟.桐樟哪去了?我正要出去找,桐樟推开门进来了. 桐樟,你去哪儿了?怎么没一块回来呀. 他红着脸说: 我.我去小便了,去的时候忘了告诉老师了. 看着他紧张的表情,我心中有一丝丝歉意,如果我在回来前点数一下孩子,就不会有此插曲了. 对不起,是老师的原因,以后老师不会丢掉你了. 桐樟开心地笑了.
通过这件事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组织集体活动尤其是户外活动时,老师一定要时刻关注着孩子,随时点数孩子,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避免孩子丢失,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幼儿园工作中,教育孩子的工作固然重要,但幼儿保健工作也不能忽视.只有一个干净的环境,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愉快地学习和生活.所以,我班教师在注意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更注意了保育工作的落实,严格按照安全.卫生制度,每天坚持教室的通风及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定时消毒.其实只要做好卫生和预防工作,加强自身的锻炼, 手足口病 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于是我们非常注重做好幼儿保健工作.首先做好班级卫生清洁工作.消毒工作.于是班级每天教室用紫外线定期对幼儿的睡具.玩具.用具进行暴晒.清洗.消毒等.其次开展幼儿卫生保健教育活动.通过讲故事等形式,让幼儿懂得预防 手足口病 的方法是要讲卫生.勤洗手.不去人多的地方等,而且每天都要监督幼儿户外活动后.饭前.便后洗手情况,初步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再次增强幼儿体质,鼓励幼儿早入园进行晨练活动.总之,今后我将不断努力,不断学习理论与实践探索,转变教育观念,争取再更上新台阶! 中班保育教育随笔6 一.教师幸福感的来源
1.源于幼儿真诚的爱与关心的师幼交往中.
当教师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以一份真诚的爱来回报老师.对于老师的付出来说,孩子的爱是最大的安慰和补偿,也是她们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的重要原因.有一位老师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春季的中午,孩子们正沉睡在梦乡里,我在
办公桌前写活动计划.因为吃了感冒药,头沉得抬不起来,不知不觉趴着睡着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听见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在议论:〝小林老师休息了.〞〝小林老师咳嗽好厉害.〞〝你们别吵了,把老师吵醒了.〞〝我妈妈说,感冒要多穿衣服,小林老师趴着睡觉,不冷吗?〞〝我去给她披件衣服.〞这时,几个幼儿来给我盖衣服了,我没打算〝醒〞来,我不想让这种被关爱的感觉这么快跑掉.我静静地趴着,默默地享受着这份由孩子向我诠释的幸福.孩子们带着体温的衣服包围着我,我在这份呵护中被深深感动了,我的内心得到了爱的满足.世上其他的一切在那一刻对我来说都不重要了……孩子的爱是满足教师爱的需要的重要途径.与成人之爱相比,孩子的爱更显得真挚和纯洁,更接近爱的本质.这就是为什么孩子的爱能有那么大的魅力的原因.不过,得到孩子爱的前提是教师对孩子的爱和喜欢,因为〝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些本来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幸福的人〞.还是看看下面两位老师的感受吧:
〝慢慢地给孩子的爱多一些,孩子的回报也多一些.〞〝自从踏入幼儿教育这一行,整日与孩子为伴,心中时常为孩子而感动,为他们的纯真.为他们的热情.和孩子相处,不需要伪装,只需要用自己最自然的一面.你付出了,自然会有回报;你爱孩子,他们自然也会爱你;你尊重他们,他们也会尊重你.〞 2.源于幼儿的天真无邪.
天真无邪是儿童身上最宝贵的品质,是拯救异化的成人生活的一剂良药.幼儿的天真无邪使教师因看到了人性最本源的美而体验到一种幸福.许多老师谈到了源于幼儿天真无邪的幸福感.
一位老师说:〝工作中还有幸福,因为我们工作时面对小朋友,不存在勾心斗角,对象比较单纯,心情比较放松.而且小朋友也很有趣,特别是他们身上经常发生一些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我觉得特别有趣.比如说,我班上有个小朋友不怎么来上幼儿园,家里人非常宠爱他,有一天他来到幼儿园,玩积木时不小心把积木弄掉到地上了,他穿的衣服很多,弯不下腰,这时他喊我们班性格较犟的一个幼儿帮他捡,那位幼儿就帮他捡了,他对帮他的那名幼儿说‘谢谢’,对方说‘不用谢’.当时我看了觉得特别有趣,因为我以为那个幼儿不会帮他捡的,谁知他帮他捡了,并发生了这样的一幕很有趣.〞
另一位老师说:〝工作中也有快乐,小孩蛮可爱的.蛮天真的;自己也挺喜欢小孩的,觉得小孩好玩.跟我妈一起上街时,看到小孩,我就不自觉地走过去摸摸她的头,我妈还说:‘你在幼儿园还没烦够呀!’上课时,小孩也蛮好玩的,他们的有些行为让我觉得好意外.〞
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面对同样的 教育对象,有的老师能从幼儿身上获得幸福感,而有的老师获得的却是苦恼呢?其主要原因在于老师如何看待幼儿.如何与幼儿交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内心生活时刻给我们带来满意和不满意.高兴和苦恼.忧愁和欢乐.疑惑和诧异.宽慰和愤怒.在儿童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极广阔的情感领域内,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兴的和伤心的曲调.善于认识这种和谐的乐声,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条件.〞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烦的人,那么你就会感到心烦;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可爱的天使,那么你就会变成快乐的天使.
二.如何获得幸福感那么,如何才能从孩子身上获得幸福感呢?教师们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方法一:以欣赏.审美的眼光看幼儿.长时间和幼儿在一起,教师有时会不自觉地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看幼儿或者把幼儿仅仅看成是自己的教育对象.以欣赏的.审美的眼光看幼儿就是要看出幼儿身上的优点,把幼儿看成活生生的富有灵性的个体,完全地接纳他,而不是带着自己的有色眼镜来审视他.完全地接纳幼儿意味着教师所持的是一种宽容的态度,意味着教师对儿童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而这种尊重和理解本身也会给教师带来幸福.在访谈中,许多老师谈到了随着自己对待孩子方式的变化而体验到的幸福感,如一位老师说:〝做了母亲之后,对孩子不像以前那么严厉,也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对幼儿更加宽容了,不易发火,所以孩子给自己的爱多了,工作也感到更幸福了;在做母亲之前,只是以老师的身份自居,对孩子较严厉,但也得不到孩子的爱,感觉并不幸福.〞
方法二: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老师们常习惯于带领幼儿做这做那,在与幼儿的交往中使用命令的口吻较多.也就是说这种师幼交往更多的时候是建立在工作关系上的,这种交往的特征是不平等.没有感情,有着明确的功利目的——完成预定的教育任务.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对老师产生几分畏惧,对老师敬而
远之,并封闭自己的心灵,不敢言说自己的所思所想.这就等于是教师亲手剥夺了让自己感受另一个心灵的机会.因为缺少与幼儿心与心的交流,教师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最终也会变得干涸,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幸福可言了.因此,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教师只有放下自己的角色面具,以真实的自我与幼儿交往,和孩子打成一片,才会发现幸福和快乐就在自己的身边.我们在访谈中也发现,凡是能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孩子交往的老师,都能体验这种交往带给她的幸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