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观察、思考、交流、归纳。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期望的学生行为 学生边回便说出口算的方法。
2、
建3分钟
笔算 议
请学同生学自们己在在作练业习本本
教学时环间 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一建出示算式
、议400×2= 300×3= 基3
100×2= 5×300= 400×6= 53×3=
本分练钟 习 1、口算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 答
出示算式
24×4= 48×3=
上上列练式习计竖算式,计做算,完并后说做出出计总算结方。 法。
二、创设情境,构建建
新议知 11 分1钟 、 出
示 学习指南(一)
看图,完成学习卡片(一) (1)一头牛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一头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中的动物和两个人物说的
算出这两道题的计算结果再在书上写出计算的结果
话。 ,
鼓学生自己尝试计算,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
果,最后强调:用一位数3分别去乘223每一位上的数,乘哪一位上的数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2、出
出示学习指南(二)
1提出问题,让学生先判断然后实际计算. 2交流计算结果。
出示学习指南(二)学习卡片(二)注意巡
。
对学,集体学习,小汇
示建
3师生共同总结多位数的笔算方法。
议5学
36×3=
分习
234×4=
钟 指
618×5=
南 (二)
视。 组
完成学习卡片(二) 3、出示学习指南(三)完成学习卡片(三)
建议5分钟
报展示。
巡视指导学生合作情况,关注后困生的指导。
完成练一练第2题
独
立完成,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与同学互相交流。
四、小结存疑,巩固深化
1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布置作业
认真完成
2 2 3 6 6
9 3 6
板
书 6 6 9 3 3 4 5 1 0 8 设 计 2 3 8 6 1 8
× 3 × 5 ×
3
× 4 × 5 9 5 2 3 0 9 0
我们一直在追求有效的课堂,而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以充实、有效
教的练习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探究掌握数学内容的过程中,体悟数学的思想学和方法,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整节课中每一环节都是让学生自学例反题,自己总结,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下获思 得知识。
学习指南(一) 1、完成学习卡片(一)的问题。建议3分钟 2、对学之后,小组交流,达成共识。建议3分钟 3、全班交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建议5分钟 学习卡片(一)
1、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想一想,你都了解到了那些信息?
2、 试着想一想,算一算。
(1)一头牛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23×3=( )(千克) 答:一头牛的体重是669千克。 (2)一头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669×5=( )(千克) 答:一头大象的体重是
( )千克。 学习指南(二) 1、对学完成学习卡片(二)建议5分钟 2、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建议7分钟 3、全班交流。建议8分钟 学习卡片(二) 先判断积是几位数,在计算。 36×3= 238×4 = 618×5= 2 、圆的对称轴有( )条,半圆形的对称轴有( )条。 3 、在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 )。 4 、( )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 5 、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 ( )条对称轴。 6 、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过来,直线两侧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 么这个图形就叫做 ___________ ,这条直线叫做 ________ .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 就是( )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 ) 。 2 、圆的对称轴有( )条,半圆形的对称轴有( )条。 3 、在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 )。 4 、( )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 5 、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 ( )条对称轴。 6 、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过来,直线两侧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 么这个图形就叫做 ___________ ,这条直线叫做 ________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计算和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掌握进位的方法。(连续3次进位) 2、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你会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吗?那老师出两道计算题同桌位的同学每人选做一题 24×4= 167×3=
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吗?(个别说计算方法后订正) 你知道我们在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79例4的教学。
你能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吗?(出示主题图)
(1) 看图中是什么地方?(运动场)运动场上正在举行比赛,而且还来了很多的同学来观看比赛,那观看的同学坐在什么地方?(看台)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看台的布局吧?(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34个座位。)
(2) 看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 要示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也就是示这个运动场的看台有多少个座位? (3) 应该怎样列式呢?
8×634= 634×8=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呢?(8个634)
(4)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算一算634×8=?(学生尝试、板书)
(5) 学生板书不同的计算方法(对错)到底哪个算式才对,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6) 计算过程: 6 3 4 × 8 =5 0 7 2(人)
6 3 4 个位:8×4=32 向十位进3,个位上写2;
× 8 十位:8×3=24,24+3=27 向百位进2,十位上写7; 5 0 7 2 百位:8×6=48,48+2=50 向千位进5,千位没数字直接在千位上写5,在百位上写0。 (口答)
(7) 原来这个看台可以坐那么多人,那你知道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学生?可以坐得下吗? 2.对比、归纳小结 (1)对比分析:
把例4与复习题的竖式进行对照,你能找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
“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练习设计: 1.算一算
1.236 ×7= 127 ×9=
先完成后口述过程(学生板书适当找错例进行分析) 2.P79“做一做”
自己读、审题分析各数量关系后完成。 3.P81练习十八第6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由于进位的次数比较多,在计算时我们应注意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