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10.牛郎织女(一)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民间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故事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生动,深受人们喜爱,表达了劳动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故事语言朴实自然,口语化强,适合复述。 教材对复述的编排顺序是简要复述、具体复述、创造性复述,可见,学生已有简要复述和具体复述的基础。根据课后习题,创造性复述的要求是“发挥想象,把情节说具体。”可引导学生练习上下文、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把情节说具体,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使故事情节更生动。 1. 正确认读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嫂子、蒲扇、成家立业、稀罕”等词语的意思。 2. 有一定速度地默读课文,借助情节梯梳理故事情节。 3. 通过品读重点情节,体会民间故事想象丰富、语言朴实的特点,并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和阅读经验、生活经验,进行创造性地复述。 通过读故事、讲故事,体会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1.有一定速度地默读课文,借助情节梯梳理故事情节。 2.通过品读重点情节,体会民间故事想象丰富、语言朴实的特点,并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和阅读经验、生活经验,进行创造性地复述。 通过读故事、讲故事,体会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通过品读重点情节,体会民间故事想象丰富、语言朴实的特点,并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和阅读经验、生活经验,进行创造性地复述。 课件 改进与反思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核心任务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参考□ 原创□)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10个生字,书写14个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有一定速度地默读课文,借助情节梯梳理故事情节。 3.通过品读重点情节,梳理第一部分故事内容,并通过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生活经验,进行创造性复述。 【教学过程】 板块一:默读交流,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郎”,注意右边是“右耳旁”。读准课题。 2.你对这个故事有了解吗?指名说一说。 要点:民间故事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会形成很多版本,今天我们学的是叶圣陶先生整理的版本。 3.出示计时器,要求读完后记录所用时间。 要点:这个故事有2186字,应在7分钟左右读完。读前可回顾提高默读速度的方法,如专注地读、不回读、连词成句地读等。 4.出示:说一说,故事中的人物有( )。 5.交流反馈: (1)人物分类,找出关键人物。给这些人物分类,一类是神:织女、仙女们、
王母娘娘;一类是人:牛郎、哥哥、嫂子;一类是动物:老牛。关键人物是牛郎,联系课文说说“牛郎”这个称呼的由来。 2)说说牛郎与哪些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要点:在大致说清关系的基础上指出故事主要写了两部分,一是牛郎和老牛的相处,是第1-8自然段;二是牛郎和织女的相识,是第9-21自然段。 (3)小结:人物众多的故事,先找出人物,再说清人物之间的关系,串联起来,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 板块二:梳理情节,学讲故事 1.这个故事能流传至今,靠人民群众口口相传,代代相传,也充分说明这个故事深受人们喜爱。这节课,我们也要学讲这个故事。要讲故事首先得理清故事的情节。 2.梳理主要情节: (1)默读第1-8自然段,概括主要情节,列小标题,完成情节梯。 (2)交流反馈。 选取两张学习单进行比较,先看情节是否一致,再看概括是否正确。如可以概括为:亲密相处一兄弟分家一相依为命。 3.学讲具体: (1)保留重要信息。 要点:以“亲密相处”情节为例明确能表现情节内容的才是重要信息,复述时应意思不变,但语言可以变化。 预设:学生默读第1-4自然段,画出表现“亲密相处”的词句,并反馈,在读句子中初步体会民间故事语言“口语化”的特点。这些能表现“亲密相处”的词句就是这一情节的重要信息,讲故事时应保留,但不必与课文一模一样。 同桌合作讲这一部分故事,并上台展示,评价是否保留了重要信息。 (2)合理想象添细节。 要点:激发学生成为故事创作者的兴趣,对“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这句话展开想象,把故事讲具体。 预设: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思考牛郎会看见什么事?听见什么事?又会和牛商量什么事?小组讨论后演一演。 再组织反馈评价。从学生表演中,提炼出创造性复述的思考路径是:联系上下文、生活和阅读经验,才能合理想象。 最后互演互评。临近两个小组互相表演,以“想象是否合理”进行评价。 4.迁移运用。 选择“兄弟分家”或“相依为命”中的一个情节,先“保留重要信息”,再“合理想象添细节”,把故事讲具体。 板块三:指导书写,积累词语 1.认读巩固。出示生字词。 2.指导书写:请学生提醒容易写错的生字,如“嫂”字右上部分一竖要出头,“妻”字上面部分一竖不出头。学生书写难写的词语。 3.积累词语。选择四字词语抄一抄,积累下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一定速度地默读课文,借助情节梯梳理故事情节。 2.通过品读重点情节,梳理第二部分故事内容,并通过联系上下文和阅读
经验、生活经验,进行创造性复述。 3.通过读故事,讲故事,体会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过程】 板块一:听写词语,回顾学法 1.听写词语: 嫂子 好歹 稀罕 蒲扇 成家立业 相依为命 无拘无束 爱理不理 2.批改交流 评价要点:字形的正确和书写的端正。 3.订正,齐读词语。 4.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故事的第一部分,重点学习了如何把故事讲具体。把故事讲具体,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梳理主要情节,第二步保留重要信息,第三步合理想象添细节。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运用这三步,讲好故事的第二部分。 板块二:保留信息,学讲具体 1.梳理情节。 (1) 默读第二部分故事(第9-21自然段),梳理出重要的情节,概括小标题,完成情节梯。 (2)交流反馈。比较两份情节梯,从情节和概括的正确两方面进行评价。 (3)修改整理 2.合作练讲。 (1)明确要求。一是合理分工,一人讲一个情节;二是默读,圈出重要信息,独立练讲;三是合作练讲,互相评价是否保留重要信息。 (2)学生练讲。教师巡视,相机指导,拍照记录. (3)教师评价 ①展示即时照片:看,每一小组都合作得非常投入,非常认真! ②集体反馈:认为保留了重要信息,也把故事讲具体了的同学,请举手。 3.体会想象。 (1)聊“不可思议”。你觉得在讲的过程中哪些情节让你觉得最不可思议? (2)聚焦“老牛相告”情节。出示老牛说的话。 老牛说:“明天黄昏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 那边是一片树林,树林前边是一个湖,那时候会有些仙 女在湖里洗澡。地们的衣裳放在草地上,你要捡起那件 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跟你要衣裳的那个仙” 女就是你的妻子。这个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 预设:先自由读,说说让你不可思议的地方。再交流反馈,如老牛交代得很清楚,环环相扣,没有一句可以去掉。 教师小结:“神奇的想象”也是民间故事的一大特点。 板块三:合理想象,学讲具体 1.在第二部分中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发挥想象,说得更具体呢?用横线画下来。 2.合作学习
选择一处发挥想象,讲具体,回顾“想象合理”的复述要求 3.请一到两组上台表演,其他小组按照要求进行评价。 板块四:盘点收获,再次练习 1.盘点收获。可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两方面进行盘点 2.再次练习。练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10.牛郎织女(一) 回家结婚 互诉身世 偷拿纱衣 老牛告知 相依为命 兄弟分家 亲密相处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