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苏州工业园:15年聚集1.5万家企业

来源:爱够旅游网
苏州工业园:1 5年聚集1・5万家企业 l5年前,苏州城东的金鸡湖畔,还 是一片“烂地泥塘路草荒,空房宿鸟鼠 嚣张”的荒地。除了茭白、莲藕,几乎没 有别的产出。 今天,在这片荒地上崛起的苏州 工业园区,已成为名扬世界的高新技 术产品跨国研发、制造墓地——在园 区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集了3000 多家外资企业、247亿美元外商投资以 及11000多家内资企业、1156亿元国 内投资,形成了半导体、光电、汽车及 航空零部件等三大高新技术产业集 群,每年创造的rr和IC产值约占全国 的3%和16%。 超前规划造就一流投资环境 1994年5月,苏州工业园区项目 在苏州古城东侧金鸡湖畔正式启动。 在开发建设中,园区首推“先规划后建 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程序,建立 了依法治区的规划管理体制,保证了 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规划的起点很高,管理也很 到位。”原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潘云官说,当时国家环保模范城的要 求是50%的污水截流,园区规划则要 求污水100%截流;当时一般城市基础 设施要求水、电、路“三通”,这里却要 求道路、供电、供水、排水、排污、燃气、 供热、通讯、有线电视“九通”。潘云官 从1993年就开始参与苏州工业园区 的筹建工作,见证了园区15年来的飞 速发展。 口王信川 李佳霖 “这套规划的最大特点就是合理, 比如道路规划,商业区居于中心地带, 其两侧向外依次是居住区和工业区。” 潘云官介绍说,由于工业区运输量大, 重型车辆多,就远离商业区而紧靠园 区外围的交通干线,这样,去工业区和 商业区的人流、车流自然分开,互不干 扰。 潘云官说,15年来,这套园区总体 规划至今未作过任何结构性或原则性 修改,确保了规划的严肃性和延续性。 它为投资者营造了可预见、避免盲目 性、低风险的投资环境,成了吸引投资 者的一张“靓丽名片”。 “苏州工业园区的崛起,充分展示 了科学发展的魅力!”苏州工业园区管 委会主任杨知评自豪地对记者说,15 年来,园区认真贯彻落实改革开放基 本国策,广泛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 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区域经济特点的新 型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之路。 亲商理念吸引 国际投资项目 早在1995年,新加坡派来的培训 人员在苏州工业园区授课时,提到了 “亲商”一词,园区管理者们一下子明 白了发展的重心和努力的方向。 “站在投资商的角度想问题。”在 园区行政中心20层的办公室里,潘云 官不假思索的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 “亲商”理念的核心内涵。l5年来,潘云 官跟无数的投资商打过交道,但有一 句话他总要反复问自己:如果我是投 l强 垒韭 潮’2 l 资商,凭什么会选择苏州工业园区? 2003年非典期间,园区招工活动 陷于停顿,许多外资企业、建筑工地紧 急需求5万余名工人。怎样才能既严 防非典传播,又尽量满足企业的用工 需求?园区管委会创造性地找到了一 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组织车队直达山 东、安徽的招工点,将新建的厂房改作 培训中心。把新员工集中培训与隔离 观察结合起来,让他们接受半个月培 训后再进人工厂上班。“每期2000人 的培训班,园区连搞了几期,所有费用 都由管委会承担。潘云官说,“亲商”服 务就体现在许多类似的故事之中。 “园区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我们 在这里工作和生活非常称心如意。”安 德鲁电信器材(中国)有限公司厂务经 理史维说,在这里发展的外商同行都 有同样的感受,就是园区管委会工作 效率高、富有亲和力。1997年进驻苏州 工业园区的安德鲁电信器材(中国)有 限公司,2002年又在苏州工业园区设 立了研发中心,如今在苏州拥有2000 多名员工。“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 心,将一如既往地加大研发投人。”史 维说。 “园区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势 头。”杨知评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园区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限,主要是 因为园区引进了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 力的高科技企业,同时以IT、生物纳米 等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增强 了园区整体抗风险能力。 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