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 Abstract. ............................................................. 1 引 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网络舆论的含义与特点............................................... 2 (一)网络舆论的网络舆论的含义与表现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网络舆论的特点 ................................................ 2 二、当前我国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的现状分析................................. 5 (一)积极成就 ..................................................... 5 (二)存在问题 ..................................................... 6 三、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的价值 ........................................... 6 (一)政府对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有助于促进政府的廉政建设 .................. 6 (二)政府对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有助于推进司法公正 ....................... 7 (三)政府对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有助于提升政府公共政策的民主性 ............. 7 四、提高我国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建议................................. 8 (一)加强政府网站建设以提供网络舆论的运行环境 ......................... 8 (二)有序地引导网络舆论进入政府政策的决策—执行—监督系统............... 9 (三)制定网络政治参与法以规范网络舆论 ............................... 10 四、结语............................................................ 11 参考文献............................................................ 11 附录1:外文文献原文 ................................................. 13 附录2:译文 ...................................... 1错误!未定义书签。 后记 ............................................................... 21
论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引导
刘勇
(浙江海洋学院 管理学院 浙江舟山 316004)
[摘 要] 网络舆论有其独特的价值与特点,它带动了网络民主的发展,同时也给政府带来了工作上的压力,而政府则需要在网络舆论压力之下,则需改善自我运行机制,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网络舆论能够促成政府的廉政建设,推进司法公正,提升政府公共政策的民主性。通过对当前我国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的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根据网络舆论只可引导,不能控制的原则,建议我国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应找到与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平衡点,发挥网络舆论作为一股独立的参与式民主的优势,做到社会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政府;网络舆论;引导
On Government Guiding Public Opinions on the
Network
Liu Yong
(Management Schoo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316004, China) Abstract: Public opinions on the network has its own unique value and characteristics, which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 on the network and brought the pressure of work to the government, and the government need to improve the self-operating mechanism, enhance the ability to respond to emergencies under the pressure. Public opinions on the network can promote clean government and justice, enhance the democratic nature of government public policy. Through analysis current public opinion on the network guid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our government, and according to the public opinions can only lead, but not to control, suggesting that government should proceed inside to find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between society and individual points, play an independent participation advantage of democracy to the public opinion on the network to achieve a virtuous circle of society.
Key words:Government; Guiding; Public opinions on the network
引 言
对于中国的政治,21世纪的到来不光是日历上的数字伴随着格林尼治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而是昭示着一种新的政治参与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更影响了中国这一拥有传统中央集权历史的国家开始迅速演变。而这种政治参与制度是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诞生蓬勃发展起来的,没有人会想到,1969年12月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机分校,史坦福大学研究学院 ,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瞬间,竟会影响到40多年以后与科学研究毫无瓜葛的政治领域。然而,历史永远做着一位忠实的记录者,把这奇妙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杭州“70码事件”,周久耕“天价烟事件”,周正龙“华南虎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轰轰烈烈地在各大网络媒体当中传播,招致国人一片叫骂,这一切的背后都隐藏着什么?我们也不禁要问:网络到底怎么了?
一、网络舆论的含义与特点
(一)网络舆论的含义与表现形式:
网络作为符合现代人生活的强大工具,在运用的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因为有了网络这一互助,分享的平台,来自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阶层的人员开始凭借自身的经历、看法、判断对当下的各人物、事件予以主观抑或是客观的评价,至此,网络舆论就产生了。概括来说,网络舆论即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1]通常网络舆论存在于BBS,博客(微博),SNS, 贴吧,即时互动通信,网络论坛等。
网络舆论对于关乎公众利益的事务和人员予以置评而产生的软性制约,我们称之为网络舆论监督,它带动了网络民主的发展。那些无法在现实生活中体现,而能在网络上凭借新闻评价,论坛发表言论,舆论监督网站,网络民意调查等形式的所反映出的民主诉求,以其顽强生命力不断扩大它的影响力,正改变着我们的观念和我们的世界。
(二)网络舆论的特点
网络使用者是网络舆论的行使主体,从使用者的性质来分类,可以分为媒体使用者和个体使用者。媒体使用者是指在网络上,传统新闻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台所做的媒体延伸的或者是伴随网络而出现的门户网站等诸多形式具有团体性质使用主体,虽然它具备了网络舆论参与的客观条件,但是它行使舆论监督时所承担的风险与审查压力远远高于个人使用者。因此最具备网络舆论本质特点的个人使用者承担了网络舆论监督的重任,他们突破了中国自上而下的监督体制,建立了基于平民视角监督方式。这些使用者虽然在话语权上无法与媒体使用者相提并论,但是,巨大的使用人数,广泛涉及的领域,积极的参与热情弥补了这一不足。与此同时,正是它们所具备的这些特点促成了网络舆论兴旺发达。
1. 个人使用者的使用人群任然呈现出年青化的特点。网络的产生以后,除了科学工作
者使用以外,更多地被年轻人所使用,他们构成了网络者使用主体的半壁江山。中国互联网自90年代引入民用领域以来,一直处在高速发展时期。2010中国互联网有效受众规模突破3.8亿。[2]有50.7%的网民是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这个群体已经接近2亿,既是网民中最大的群体,也是使用网络应用较为活跃的群体。[3]下图为网民年龄结构对比图:
图一:网民年龄结构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0年1月)
2.网络舆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受众人数的多少和受众对于网络事件的反应程度。DCCI互联网用户中心的调查显示,互联网成为的接触次数最多的使用媒介。下图为2009年互联网用户接触次数最多的媒介、渠道统计:
图二:2009年互联网用户接触次数最多的媒介/渠道统计 数据来源:2009-2010 年中国互联网市场数据与发展趋向•简版报告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从互联网接受信息的人数所占比例最大,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与其已对处于弱势状态。从杭州“70”码事件我们可以看出,与当地报纸万马齐喑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网络上止不住的热议。
3.网络舆论的时空优势明显。对于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置评,不限于时间地点,只需有网络终端设备存在,就可以随时发布信息,表达自己对世界各角落发生事件的看法。而新闻媒体需要撰稿,审查,排版,交由印刷,虽然只有短短一天,但是与网络上早已沸沸扬扬的态势相比,就显示出了传统新闻媒体的滞后性。
4.网络舆论参政议政能力凸显。因为有着大量网络受众,其作为一只独立的社会力量其实力不容小觑。但传统媒体与网络意见整合的过程是不同的。在涉及敏感或重大舆情时,权力组织及其领导人可以利用所控制的大众传媒促成所希望的舆论,统一观点和方向。而在网络中,各种意见可以不受限制的相互交流,同时产生着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的影响、说服、劝诱、模仿,从而在互动中趋同,这样开放的交流更有利于听到不同群体的意见,增强舆论监督行为的理性,[4]最终促成网络舆论成为一股独立参与民主的力量。
5.网络舆论的民主性拥有区别于传统媒体特点。网络民主是网络舆论所反映出的政治诉求,网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直接表达自身对公共事务的看法,由此产生舆论压力并影响着现实社会生活,实现有别于中国现阶段代议制民主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网络民主在发展过程当中深受网络影响形成了其自身的特点。
(1)民主范围“有限”地大范围扩大。与网络民主息息相关的是网民的构成,虽然中国在08年就已大幅度超过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网民数量,但截止到2009年底互联网普及率任然处在低位为28.9%(2008年底,世界平均普及率为21.9%)。互联网发展程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各省互联网普及率和人均GDP的“皮尔逊相关系数”达到0.92(P< .001)。农村网民规模为达到10681万,占整体网民的27.8%。[6]网民职业结构分化较为严重。如下图所示:无业人员、农民群体等网民比重等弱势群体使用互联网的比率任然较低。
[5]
图三:中国网民职业分布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0年1月)
虽然,中国网民构成分化严重,但是相较于以往的民主实现形式已有巨大的突破,在网络舆论的时空优势明显的前提之下,无需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会议等正式化的, 传统民主组织结构或社会群体来实现,它促进了中国民主事业朝更深一步的层次发展。
(2)网络民主是直接民主的体现,表现为民主主体具有平等性,权力结构以海星模式呈现。代议制民主在当前政治生活中占据主流地位,它是伴随着社会的巨大膨胀因运而生的,在运行的过程当中有脱离民主本质的嫌疑,产生了民主制度下的不民主。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政治诉求的网民就存在着一种在网络上进行政治宣泄倾向,这一行为主体没有组织结构上的从属关系,他具备了海星一种特殊的能力——不受中枢控制。如果砍掉一只蜘蛛的脑袋,毫无疑问它会死掉;但是砍掉海星的一条手臂,它却会长出一只新的来,就连那只砍掉的手臂也会长成一个完整的新海星。传统意义上自上而下的组织模式就像蜘蛛,然而现在正在改
[7]变着企业和世界面貌的却是海星型组织。从另一个侧面来说直接民主的具有去权威化的秩
序特征,任何人都没有可能去控制它。
(3)网络民主的实现具有直接、便捷和全面的特点。网民的参政议政门榄要求低是网络民主区别于以往民主形式的特征,它无需借助正式组织,按照特定的程序来实现诉求,被压抑的巨大的需求,在网络上得到了巨大的供给。便捷性则是网络舆论的时空优势所带来的。目前,对于网络与其他政治文化领域比较而言,限制较少,多元文化快速发展也弥补了主流文化在遇到尴尬境地时的窘迫。这三点特点所带来来的效率让人叹为观止,它们促成当前网络民主兴旺发达。
抓住网络民主的特点,政府才能在网络事件发生时从容应对,而不至于经受来自各方巨大的舆论压力与批评,甚至背上种种难听的骂名,极大地降低政府威信。
二、当前我国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的现状分析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同样网络舆论和所表达出的网络民主也有着有其优点和弊端,政府在网络舆论压力之下,改善自我运行机制,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于此同时,对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缺点所带来的后果也需要提升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
(一)积极成就
从静态方面看,网络舆论本身不构成改变政府行为的能力。但是,互联网与传统媒体进行比较,则显示出更为强大的力量,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网络作为双向交流的媒体,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某一政府行为或者公共事件,公共人物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报道讨论研究。传统媒体是作为一个传播者的同时,也在国家的政治生产中起到了一个“筛选器”的功能,将部分不利于社会稳定,有碍于政府政策执行的消息进行屏蔽。网络则完完全全地尽到了传播者的职责,对于消息的辨别筛选则由使用者本人根据个人经历,逻辑思维,价值取向而确定。另外,鉴于网络使用主体具有年轻化的特点,其言论也偏向激进,而现实生活中的打击报复现象时有发生,有较强匿名性制的网络舆论更是强化了这一倾向。它给一向以“稳定”为政策导向的政府,注入“活跃因子”,促使政府逐步废除不合理的公共政策,对
现有组织进行优化配置和工作人员的更换与提升工作能力。当下,网络舆论同样也以终结者的角色出现在世人面前,不断抨击,打破现有不合理利益集团生存模式,这种情况在将来也会更多的发生,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对于经济的改革力度远远超出政治改革,在现实生活当中,反映在经济上的问题,最终也会集中反映到政治层面。当网络舆论更多地以创造者的身份出现后,中国的改革才步入良轨。
(二)存在问题
当前网络舆论如此繁荣,价值观如此多样,从其反面来看,就反映着国民的浮躁心态,混乱的价值观和信仰的缺失。因为我国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都是落后于经济建设的。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任然受着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影响,之后,在西方物质文明的引进后,带来了西方文明思想。于是中国有主动和被动地接受着来自于西方的分权思想,民主思想,而中国没有在改革开放以后理顺东方和西方思想的关系,导致人民的信仰缺失。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中间痛苦挣扎的人群,没有恒定的价值评价标准,中国网民在网上立言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法制的产物即合法,另一种具有一种武侠情节即合理或者称之为合道义。在法理之下,人民大肆批评政府违宪违法,痛斥一个以民主法制的国度之下,发生着令人发指的行为,而在法律与道义相冲突之时,网民往往站在道义的立场一边,展现出千百年“江湖”所具有的“大侠”风范。恰恰,有一部分利益群体,抓住当下的网络存在的弱点进行精心策划,散布谣言,使其发展状况朝利益集团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在这一情形之下,就产生了一种新的职业——“网络推手”,网络推手就是借助网络媒介进行策划、实施并推动特定对象,使之产生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人。他们在价值观混乱的时代通过炒作,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利益,在各大网站,论坛中发帖,形成集群效应,进而引着普通网友不自觉地介入到已经策划好的炒作方向之中。甚至出现了明晰的工作流程——第一步:网上发帖引发争议;第二步:媒体跟进,跟风报道;第三步:发现价值,投放广告。炒作的对象也无所不及,只要有利用的价值,它们都将成为网络炒作的牺牲品,通过对政府政策的炒作,达到对维护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或者期望政策的改变得到某种利益。
但是总体说来,网络舆论所带来的益处远远大于其所带来的害处,随着网民的日渐成熟,媒体甄别能力的提升,网络舆论的终将朝着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方向前进的。
[9]
[8]
三、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的价值
当网络事件发生后,网络舆论在各大门户网站,论坛,网民之间以排山倒海的阵势强势兴起,之后当事人或者当事人所在机关会受到社会各个团体,个人的极大关注,尤其是新闻媒体的关注,而此时当事人或者当事人所在机关甚至当事人家人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最后事态的发展会迫使他们在行动上予以纠正或改变。
(一)政府对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有助于促进政府的廉政建设
2008年岁末,时值金融危机的最低谷,房价开始急剧下滑,南京市江宁区房管局局长周久耕因在08年12月10日一场媒体通气会上抛出具有“托市”嫌疑的言论以后,遭到深受房价折磨的网民痛斥。尔后,在一名网友的爆料下,周久耕抽1500一条的“南京九五之尊”的烟,带价值约3万元的“劳力士”手表的消息散播于网上。这直接引爆了“舆论炸弹”的导火索,尔后江宁区纪委,反贪部门介入调查,2009年10月南京市中级法院作出一审宣
判,周久耕获刑11年,并处罚金120万元。至此,周久耕“天价烟”事件尘埃落定。在整个事件过程中,网民的贡献巨大,受到的重视程度也非常之高。
周久耕“天价烟”事件从头到尾都闪现着网络的力量。从一个再普通的媒体通气会中,一张现场照片泄露“天机”,作为有着平等性特点的网民,发动自下而上的反腐败运动,它摆脱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官员监督模式,事件发生之初跳过由政府控制的传统媒体,直接缔造出一片轰轰烈烈地反腐场景。从通气会召开,到28日纪委免除房管局局长职务,在短短不到20天时间内,完成了事件的定性是以往无法想象的,传统的权力监督模式下,因处理案件时间长,手续复杂,都会出现当事人“求情”,“托人”,“销毁证据”,而达不到预期的反腐效果。现在,网络正对这一模式进行突破。传统媒体如果行使舆论监督这一职责时,所承担的风险与审查压力非常之大,如果不被受众关注,即使报到出来,也会遭到来自利益方的打击报复,而网络不受时空的限制,能够摆脱这一顾虑,它通过非正式组织,彻底将政府当中的蛀虫逐出,对反贪污腐败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二)政府对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有助于推进司法公正
2009年5月7日,年仅20岁的胡斌驾驶大红色三菱跑车在杭州繁华的街头与朋友“飙车”,将青年谭卓当场撞死。杭州警方在案发后的事故通报时称,案发时肇事车辆速度为“每小时70码左右”,这一看似违反常理的数据,引发网络舆论不满。而杭州本地的新闻媒体,在结束了事件的第一波报道后,出现了“集体性静默”。在网民持续表达强烈不满后,直到5月11日杭州警方才向公众明确表示:具体超速程度,还需要综合分析现场勘验、证人证言、影响资料、车辆鉴定等多方面因素。最后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对交通肇事案进行一审判决,被告人胡斌一审被判有期徒刑3年。
在事件发生后的初期,杭州警方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绝对有损于政府威严的行为,当地媒体似乎选择性失明,网民怒不可遏,借助于网络全面跟踪了案件的发展始末,促成了司法公正,维护了生命的尊严。这一点体现了网络作为分权模式的杰出代表,不容易受到传统垄断寡头控制与影响,凭借法律道德规范为基本原则,以信息交流为发展动力,突破原有限制和障碍,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目前,当地的传统媒体受到地方政府的控制,地方政府往往以“维护地方稳定”为名,限制新闻自由,对消息严加管制,这是一个开放的中国,开放的社会所不能兼容的。网络促成公正司法工作的案例还有许霆案,邓玉娇案,跨省追捕,躲猫猫等事件。
(三)政府对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有助于提升政府公共政策的民主性
2007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等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签署提案,建议厦门PX项目迁址,提案认为PX项目离居区太近,如果发生泄漏或爆炸,厦门百万人口将面临危险。但遗憾的是,国家相关部门和厦门市政府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而且加快了PX项目的建设速度。6月1日,数千名激愤的厦门市民以“散步”的名义,上街游行,表达反对在厦门建设PX化工项目的心愿。6月7日厦门市政府宣布,海沧PX项目的建设与否,将根据全区域总体规划环评的结论进行决策。决策后将严格按照规划环评的要求,认真做好落实。随后,针对网民出台了《厦门市互联网有害信息和不良信息管理和处置办法》。最后经过市民的努力,福建省政府专项会议上决定迁建PX项目。
在整个事件运行发展过程中,网络舆论竖起冲锋者的“大旗”,直接导致传统新闻媒体
迫于压力而对此项事件进行后续的报道。我国《宪法》中虽然明确规定了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等表达权利,但是公民行使这些权利往往需要非常之多的前提条件,包括个人的社会影响力,社会关系,甚至是经济能力。“在6月1日游行当天,网友北风及令狐补充,利用手机短信及网络接力,成功地在牛博网上进行了全程的现场报道”。国内传统媒体普遍缺位的情况下,这次直播几乎成为唯一的连续的现场消息来源。事实证明,新媒体使每个人顺畅地表达意见成为可能,在汇集民意方面,颇有一呼百应之势。[10]
四、提高我国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建议
社会正朝多元化发展,社会成员的舆论也呈现出极繁荣发展的态势,政府千方百计地想要去控制网络舆论,但是分权化权力分布的网络社会中,舆论只可以引导,而无法控制,政府需要从内部出发,找到与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平衡点,发挥网络舆论作为一股独立的参与式民主的优势,做到社会的良性循环。
(一)加强政府网站建设以提供网络舆论的运行环境
网络舆论的时空优势明显的特点要求,政府因重视政府网站的建设,减少所谓的“极其简洁”网站的产生。在网络事件发生之后不至于束手无策,无向外公布事件发展的渠道,而陷于被动,被戏称为“沉默是金”。政府网站的建设要做到与时俱进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政府是否对电子政务建设有着前瞻性,持续性的发展规划。由于每届政府的成员有着不同的任职时间,其领导也会随之更换,所以,电子政务的建设就要非常注重构画发展远景, 引导发展方向。如果缺乏规划,往往造成沉没成本提高,浪费纳税人的资财。②财政部门的支持力度。电子政务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没有财政部门的支持,最终的结果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切无从谈起。因此从财政部门来说,做好财政预算,坚持持续性投入对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最大的支持。③管理、执行机构的责任明晰。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牵涉面广、涉及的人多,在建设过程中容易造成工作职责不清、各环节出现疏漏的情况。因此,每一项工作都要有一个责任主体,每一个问题都有解决主题,其责任落实到个人。2010年楚天都市报报道,武汉市部分政务网公布的11个机关电话是空号,更有甚者,武汉市卫生局公众信息网上公布的江岸区卫生监督所的投诉举报电话62216271,竟欠费停机。
[11]
根据2008年5月1日起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规定,政府部门应
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包括在网络等载体上公开不涉及国家机密等的政务类信息,并及时更新内容让公众了解。但是,华西都市报披露四川部分网站内容更新不及时,有的政府网站数年不更新,打开了“天窗”,毫无内容。
[12]
政府在电子政务方面做到完善还不能够完全地应对突发网络事件所带来冲击,还需要调整建立与网络相对应的组织结构,网络是一个分权式的系统,而政府以金字塔式的结构构成,两者的差异巨大,而网络这一系统并没有改变的可能,所以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政府结构,政府可以逐步放权,减少金字塔的层级,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这对于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交流中出现的差错,都是有着巨大帮助的。权利尤其是信息披露权的下放,只要遵循不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对国家造成巨大冲击的情况下,都可以应公众的要求进行公开,尤其是重大事件处置的信息,通过及时有序的公布信息,自觉接受民众的监督,做到一个“透
明政府,阳光政府”,使国民得到国家主人的身份的主体认同感,而非现在架空国民身份所造成的主体缺失。政府做到这点,就可以减少谣言的产生,在民众不了解情况之时,对客观现实进行非理性的主观臆测。
第三点,就可以推广与健全现有的网络发言人制度。网络发言人能够及时就有关政府信息披露的帖子进行回复,以更好地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作出正确的舆论引导。而这一制度率先在云南建立,这一制度可以在政府危机处理的是展现出独特的功效,政府做到事件的主动澄清,让真相快于谣言的传播。2009年6月10日20点左右,一篇题为“宜良县狗街镇施××被枪杀案工作情况”的帖子,悄然出现在了中华网和云南本土一家网站论坛上,帖子证实了宜良县狗街镇“万花摩托车修理店”内发生的持枪杀人案,帖子最后就该案一直未破向受害人家属深表歉意,这使得网民中对公安局的愤怒之情逐渐消除,取而代之的则是支持态度,在网民的询问下,宜良县公安局一直实名对此进行回复。这一成功的做法,让我们深信网民即使在情绪宣泄过程中,也会有着理性和客观的一面。当了解了民众的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然后进行统筹安排,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有序地引导网络舆论进入政府政策的决策—执行—监督系统
网络舆论如此兴旺发达的原因究其内在而言,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人们参政议政渠道少,无法释放政治参与的能量,而少数的参与渠道所反映的民主诉求没有被尊重,他们失去了主体认同感。而借助与网络这一分权式系统,能够以零成本的模式进行政治参与,并存在自身的观念被政府予以采纳的可能,民众最终所希望的是领导者减少拍脑袋决策,促成高效政府。
为净化网络环境,避免青少年受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影响和毒害,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09年5月下发了《关于计算机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通知》,该通知要求2009年7月1日之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个人计算机出厂时应预装最新版本的“绿坝-花季护航”,软件应预装在计算机硬盘或随机光盘内。2009年6月30日晚间,工信部新闻发言人称由于“一些企业提出工作量大、时间仓促、准备不足,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推迟预装绿坝软件。2010年7月9日,由于缺乏经费支持,绿坝•花季护航软件项目组位于北京华杰大厦的项目办公室关张,所有员工都被遣散。
这项政策的出台事先没有在任何媒体上进行公布,政府没有给予大众以心理预期,突然来袭的政策极易造成群众的心理堵塞,政策的合理性有待于商榷。政府政策出台不光要考虑政策目的,更要注重政策是否是有实施的必要条件,否则就是劳民伤财。针对绿坝强制安装政策我们做一下分析:
1.政策目标,即政策出台的政策需要针对当前的问题而做出必要的行政反应,从而达到事物的和谐状态。绿坝•花季护航软件推出的目的是净化网络环境避免青少年受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影响和毒害,这一政策从执行目标来看非常值得肯定。
2.政策制定。工信部下发的《通知》属于部门规章,由于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在制定部门规章时,并没有严格的征求意见程序,这就导致颁布的部门规章容易忽视其他部门或公众的切身利益。我国《立法法》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起草程序,也规定在起草行政法规时,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惟独没有规定在部门规章的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征求公众意见。这是《立法法》的不足,也是许多部门规章缺乏科学性的原因之一。
[13]
如果在《通知》正式下发之前予以征求意见,采用一种和善亲民的低姿态接受网民的建议,
尔后再推出就不会造成这般尴尬的局面。政策法规的出台都要与相关的利益群体相互沟通,相互妥协,最终,以折中的结果,进行实施,这种政策符合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过程中可能历经波折,但是在于实施方面则可快速地运行,这与目前制定政策快速,执行起来困难重重相比就有极大地优势,能够减少沉没成本,提高公民的公共意识,锻炼政府的多方组织协调能力,真正做到服务型政府。
3.政策执行。工信部采购了价值4170万元人民币的“绿坝”软件,并要求2009年7月1日之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个人计算机出厂时应预装最新版本的“绿坝”,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执行的过程中,政策执行与政策目标相冲突了,因为 “绿坝”推出的目的在于净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青少年是电脑的使用者之一,而执行中要求所有的新出厂地计算机安装“绿坝”,按照此逻辑意味着青少年是电脑的唯一使用者,这显然是错误的,工信部对软件受众认定有严重的偏差。随着舆论压力的加大,国家工信部被迫宣布:不会强制要求在个人电脑及其他消费产品上大规模安装绿坝互联网过滤软件。这一声明严重危害到了政府形象,政策的出台必然有其严肃性与稳定性,朝令夕改的政策将使人民失去对政府的信任。
4.政策监督。“绿坝”软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运行不稳定的状况,国家教育部下发通知,北京各中小学校全面删除绿坝软件,造成价值1年4170万元人民币的绿坝软件基本无人使用的尴尬局面。工信部或者工信部的决策者是应该对这一失败的政策负责,这能够给今后的政策制定者予以必要的压力。
对于敏感事件处理,政府原先的沉默是金的态度逐步转变为与网民交流,这已有了很大的进步。适时地推进网上民意征求程序,让民众能够看地更透彻,尤其是关系到百姓日常生活、问题官员的人事变更、拆迁土地问题的处理、医患纠纷的解决、教育问题的改革等等,必须将方案置于网络之上,并留下充分的时间来征求意见,对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提议,进行认真修改和完善,并及时地向民众反馈,对有重大贡献的提议甚至可以予以奖励。
(三)建议制定网络政治参与法以规范网络舆论
在各方努力之下制定出《网络政治参与法》,以此法划定舆论边际,确定舆论的范围。并建立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普及行政相关知识来提升人们参政议政能力水平;对政府而言制定及时分析处理网民意见的法规或办法,让人民的监督权落到实处。这部法律要求:
1.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的前提下,由多方利益群体共同参与,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法律的制定结果必须使得其地位得到公众普遍地服从。
2.法律界限必须有明确的划定,防止相关部门依据模糊之法来破坏舆论监督的进行。 3.法律条文不宜过多,可以适当引入欧美法系的判例模式。限制无序混乱的网络监督。网络监督权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传统媒体的权限,但同样应该遵守约束传统媒体的法律法规,现实世界中的法律法规有些不太适用于虚拟世界。应建立法规来规范网络行为,对明显的、有侵害性的网络行为通过法律进行规范。
4.法律条文较以往法律可加大其开放程度。
制定此法除以上提及的目的以外,还及时传递党和政府建立宽松的网络民主环境的决心
[14]
和信心。开放是网络社会的生命所在,当政者必须改变强制管理方式,必须允许新模式的探索和失败,并还要相信民众有辨别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促使网络社会的稳定发展。
四、结语
网络社会正在快速形成,这一脱胎于现实社会,又极大影响着社会的虚拟存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自我组成一个分权式的组织。政府只有抓住这一有别与传统组织权力模式的分权式系统的特点,充分发挥其优点,通过政策,行为活动规避其带来的弊端,建立与网络问政向结合的组织模式,注入参与式民主的力量,制定法律等行为规范才能使政府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J]. 湖南社会科学,2003 .05. :188.
[2] DCCI 互联网数据中心.2009-2010 年中国互联网市场数据与发展趋向•简版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监测研究权威机构&数据平台,2010.06.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EB/OL]. http://www.cnnic.net,2010.04.
[4]李琳.从网络的发展看舆论监督的本位回归.[J]. 今日传媒,2005 (6) :45.
[5]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EB/OL]. http://www.scio.gov.cn/ ,2010.06.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EB/OL]. http://www.cnnic.net.cn,2010.01.
[7][美]奥瑞•布莱福曼,罗德•贝克斯特朗,海星模式[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132. [8]百度百科.网络推手[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86895.html?wtp=tt, 2010.12.12.
[9]宋嵩绘.网络红人如何出炉?谁在左右公众眼球? [EB/OL] .
http://www.wenming.cn/pinglun/2010-06/07/content_19993955.htm. 2009.04.16. [10]卢家银,孙旭培.新媒体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以厦门PX事件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 [11]刘利鹏,董书再.武汉政务网所公布11个机关电话为空号[N],楚天都市报2010(2.26), (NO.A01版).
[12] 罗暄,田富友,苏定伟,梁波.网站内容更新不及时,将被通报批评[N],华西都市报2009(11.4),( NO.020版).
[13]乔新生.检讨部门规章的制定[EB/OL]. http://review.jcrb.com.cn/ournews/asp /readnews.asp?id=43418. 2001.07.02.
[14]长子中. 避免信息变异:直面公众.[J]. 人民论坛,2009 (11) :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