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练习及答案老师用正版4

来源:爱够旅游网


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练习 (共100分)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4分)

1、指出下列加点字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 (1)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爱:

(2)便可白公姥(《孔雀东南飞》) .白:

(3)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

背: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鄙:

(5)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

尝:

(6)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得:

(7)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度:

(8)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反:

(9)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

穷:

(10)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

期:。

(1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临江(《山峡》) .或:

(1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岳阳楼记》) . 号:

2、指出下列加点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1)、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遥游》) .. 古义: 今义:

(2)、行李之往来(《烛之武退秦师》) .. 古义: 今义:

(3)、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 ..

古义: 今义: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 古义: 今义:

(5)、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 .. 古义: 今义:

(6)、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 古义: 今义:

(7)、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 古义: 今义:

(8)、墙往往而是(《项脊轩志》) .. 古义: 今义:

(9)、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

古义: 今义:

(10)、然谋臣与爪牙之士(《勾践灭吴》) ..

古义: 今义 : (11)、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 古义:。 今义:

(1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 古义: 今义: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76分)

1、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与“事倍功半”中的“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鸿门宴》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D.丧主即位,周室父兄子孙倍之。《穆天子传》

2、下列各选项中“殆”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下》(疑惑) B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危险) C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表推测,大概) 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可能,会)

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未尝废

.离 ②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③不矜.名节 ④愿陛下矜.悯愚诚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D.学不可以已.

6、下列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诗经•氓》

B.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逍遥游》 C.宁能知人之卒不救 《张中丞传后叙》 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 7、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8.下列语句中不存在通假字的句子是( )。

A.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B.失其所与,不知

C.擅彊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侣鱼虾而友.糜鹿 C、序八州而朝.同列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小.学而大遗 D、是故圣.

益圣,愚益愚

11、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 . B、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 C、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 D、过秦论 .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歌窈窕之章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则其至又加少矣 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13、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却匈奴七百余里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吾得兄事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14、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B.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D.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

15、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项伯杀人,臣活之 ..C、顺流而东也 D、使不上漏 ..

16、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

C、以侮辱先人(《报任安书》) D、《齐谐》者,志怪者也(《逍遥游》) ..17、下列的“以”意思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C.皆以美于徐公

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1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我以汝为逝矣 臣以养无主,辞不赴命 ..

B.宛似主人之让客者 .C.蛇人又饲之,乃食 .D.小青在中亦震震而动 .

此亡秦之续耳 .

乃令张良留谢 .

秦王还柱而走 .

19、与“玉汝以成”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乐琴书以消忧 D.云无心以出岫

2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是丹命固卒之时也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丹终不迫于强秦 .D.欲以成大事之谋 .

得复见将军于此 .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

C.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 于是相以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畜不以水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追视昔日之所为与今日之所趋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C.然则民之初生,鸭之育于盆者也 先入咸阳者王之 ..D.生养蕃息,既富且昌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今疾且成 彼且奚适哉 ..B.而终为大患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C. 而寓于不可见之初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D. 则宜以拇病为戒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23、下列句中“则”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②欲速则不达。

③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④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⑤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 ⑥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A.②③ B.③④ C.⑤⑥ D.①⑥

24、下列句子中“焉”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 ②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B.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②且焉置土石?

C.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②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

D.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5、 下列句中的“之”字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属今为之虏矣 A. 今者有小人之言

B.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C.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D.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E.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6、下列句中“因”的意义、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A.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昔人有因噎而废食者。

C.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D.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2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近的一项是( )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B.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C.知贤不疑,见可能断,此其所以成功也。 D.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28、下列句子中“乎”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A.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B.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

C.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 D.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不知其所受之

29.对句中加标注的词说明不正确的一组是( )

(1)如今人方为①刀俎,我为②鱼肉,何辞为③? (2)同是被逼迫,君尔④妾亦然⑤。

(3)且焉⑥置土石? (4)彼有人焉⑦,未可图也。

A.①和②同为动词,是,作为。 B.③为介词,何„„为,即为何。 C.④和⑤同为指示代词,这样。 D.⑥和⑦同为兼词,意义不同。 30、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3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B.夫晋,何厌之有 子何恃而往

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3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不者,若属且皆为所虏 D.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3、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卿欲何言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③吾属今为之虏矣④不然,籍何以至此 ⑤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⑦子何恃而往 ⑧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A.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C.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D.①④⑦/②⑥/③⑤⑧ )

34、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C.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 35、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毋宁毙于虞人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36、下面句子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句是( ) A.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 B.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 ”

37、下列句子不属子定语后置句的一组是( ) 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B.甚矣,汝之不惠

C.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8、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B.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D.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