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思考与练习(四)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反映对象范围不同 C.采用的基期不同
B.指标性质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2.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3.销售价格综合指数(
qpqp1110)表示 ( )
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q4.在销售量综合指数
q1p00p0中,q1p1—q1p0表示 ( )
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5.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
A.10%
B.7.1%
C.7%
D.11%
B.加权算术平均法 D.首尾折半法
6.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A.几何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7.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则该企业一
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
A.
C.
A.环比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
B.
8.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
B.平均发展速度 D.定基增长速度
7.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
A.(102%×105%×108%×107%)-100% B. 102%×105%×108%×107% C. 2%×5%×8%×7% A.18次方
D.(2%×5%×8%×7%)-100%
D.21次方
8.以1990年为基期2008年为报告期,计算某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应开( )
B.19次方
C.20次方
9.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 )
1
A.年年下降 A.逐年增加
二、多项选择题 1.指数的作用是( )
B.年年增长 B.逐年减少
C.年年保持不变 C.保持不变
D.无法做结论
10.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 )
D.无法做结论
A.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 B.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 C.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 D.反映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水平 E.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
2.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 )
A.综合指数
B.总指数
C.平均数指数 E.质量指标指数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D.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
3.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4.某企业某种产品原材料月末库存资料如下:
月 份 原材料库存量(吨) 则该动态数列( ) A.各项指标数值是连续统计的结果 B.各项指标数值是不连续统计的结果 C.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总量 D.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总量 E.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得到5个月原材料库存总量
5.下面哪些现象侧重于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商品销售量 C.垦荒造林数量
D.居民消费支出状况
E.产品产量
6.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 E.某地区进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
7.下面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
A.历年旅客周转量 D.历年牲畜存栏数
B.某工厂每年设备台数
C.历年商品销售量
E.某银行储户存款余额 1月 8 2月 10 3月 13 4月 11 5月 9 8.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可采用的公式有( )
A.
a
n
11a1a2a3...an2 B.2n12
aa3aana1a2f12f2...n1fn1222C.
fD.ca b E.nan a09.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可采用的公式有( )
A.xnnan a0
B.xx
n
xC.x
nD.x三、填空题
R
E.xx1.x2...xn n1.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 指数和 指数。
2.按照一般原则,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 ,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 。
3.平均指数的计算形式为 指数和 指数。 4.因素分析包括 和 分析。
5.动态数列按其指标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 、 和平均指标三种。
6.平均发展水平又称 ,它是从 上说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 7.增长速度的一般计算方法有两种:(1) (2) 。 8.平均发展速度是对各期 速度求平均的结果,它也一种 。
9.已知某产品产量2009年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5%,2010年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12%,则2010年与2009
年相比增长了 。 五、简答题
1.指数的作用有哪些?
2.同度量因素固定时期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3.我国在编制综合指数时,确定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4.平均数指标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试列式证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5.什么是环比发展速度?什么是定基发展速度?二者有何关系?
6.什么是时间数列?编制时间数列有何意义?动态分析采用的分析指标有哪些? 7.简述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水平法和方程式法的特点. 8.为什么要注意速度指标和水平指标的结合运用?如何结合? 9.什么是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二者相比较有什么特点?
3
六、计算题
1.某商业企业三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 商品 名称 甲 乙 丙 计量 单位 双 件 只 价格(元) 2005年 25.0 140.0 0.6 2006年 28.0 160.0 0.6 销售量 2005年 5000 800 1000 2006年 5500 1000 600 要求:⑴计算各种商品价格及销售量个体指数;
⑵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额指数以及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⑶计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以及由于价格变动而影响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⑷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以及由于销售量变动而影响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⑸利用销售量、价格、销售额之间的关系编制指数体系。
2.根据以下资料,编制产品物量总指数。
产品 名称 甲 乙 丙 工业总产值(万元) 基期 1800 1500 800 报告期 2000 1800 1000 个体物量指数(%) 110 105 100
3.某市2007年社会商品零售额12000万元,2008年增加为15600万元。物价指数提高了4%,试计算零售量指数,并分析零售量和物价因素变动对零售总额变动的影响绝对值。
4.(1)已知同样多的人民币,报告期比基期少购买7%的商品,问物价指数是多少?
(2)已知某企业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24%,职工人数增长了17%,问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
5.某厂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甲 乙 丙 计量单位 万件 万只 万个 产 量 基期 100 500 150 报告期 120 500 200 单位成本(元) 计量单位 元/件 元/只 元/个 基期 15 45 9 报告期 10 55 7 要求: (1)计算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指数以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2)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而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3)利用指数体系分析说明总成本(相对程度和绝对额)变动的情况.
6. 某工业企业有关数据如下:
商品 名称 工业总产值(万元) 2005年 2006年 2006年是2005年 产量的% 4
甲 乙 丙 1800 1500 800 2000 1800 1000 110 105 100 要求;⑴计算工业总产值指数及其变动差额
⑵计算产品产量总指数及其变动差额;
⑶计算产品的价格总指数及其变动差额;
⑷写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综合分析.
7.某公司下属三个企业有如下资料: 厂别 一 二 三 劳动生产率(元/人) 一季 2200 3000 3400 二季 2500 2800 3500 工人人数(人) 一季 500 450 400 二季 520 480 410 要求:⑴计算一季度、二季度三个厂的平均劳动生产率; ⑵分析三个厂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情况;
⑶分析由于三个厂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平均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 ⑷分析由于三个厂工人结构变动对平均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
8.某商店2007年各月末商品库存额资料如下: 单位:万元
月 份 库存额 1 60 2 55 3 48 4 43 5 40 6 50 8 45 11 60 12 68 又知1月1日商品库存额为63万元。 试计算上半年、下半年和全年的平均商品库存额。
9.某工业企业资料如下:
指 标 工业总产值(万元) 月初工人数(人) 一月 180 600 二月 160 580 三月 200 620 四月 190 600 试计算:(1)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2)一季度劳动生产率。
10.某地区2003—2008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
年 份 粮食产量(万吨) 累计增长量(万吨) 环比发展速度(%) 2003 400 - - 2004 110 2005 50 2006 40 2007 110 2008 95 要求: (1)利用指标间的关系将表中所缺数字补齐; (2)计算该地区2004年至2008年这五年期间的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量以及按水平法计算的年平
均增长速度.
11.某地区2000年底人口数为3000万人,假定以后每年以9‰的增长率增长;又假定该地区2000年粮食产量为210亿斤,要求到2008年平均每人粮食达到850斤,试计算2008年的粮食产量应该达到多少斤?粮食产量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如何?
5
12.某地区粮食产量2003-2005年平均发展速度是103%,2006-2007年平均发展速度是105%,2008年比2007 年增长6%,试计算2003-2008年间的平均发展速度。
13.某地历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
年 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产量(万斤) 230 236 241 246 252 年 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产量(万斤) 257 262 276 281 286 要求:试判断该地区粮食产量发展趋势是否接近直线型?如果是,请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方程预测2006年和2010年的粮食产量。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