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84 J 地方美术研究『An 。ircI。 法海寺壁画色彩艺术风格初探 ■ 文/张亚丽 I中国传媒大学在读博士、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1 【摘要】法海寺壁画作为明代寺观壁画中的精品,在中国壁画史上其艺术价值与敦煌壁画相媲美,而其色彩运用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越了敦 煌壁画。本文即从色彩研究角度出发,结合实地考察,通过对法海寺壁画的绘制背景、设色工艺、用色数量、用色规范以及色彩气氛等进行分析,试 图发现蕴含于壁画背后的色彩运用规律与艺术呈现的特色与模式,为进一步的壁画色彩保护与复原进行基于色彩的基础素材及理论积累.同时为 中国传统色彩的继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法海寺:壁画色彩:艺术风格 法海寺位于北京西郊翠微山南麓(建于明正 三、法海寺壁画在不同物像间的设色规范 于其他宗教主题的壁画艺术,比如道教主题的 统四年,完成于正统八年,1439—1443年),现存 与特点分析 永乐宫壁画。其以石青、石绿、石黄色彩作为基 壁画主要存在于大雄宝殿内,是北京地区现存历 法海寺壁画涉及描绘的物像十分丰富,共 调,体现出的是稳重、清静、自然的道家思想。 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壁画。法海寺壁画以佛 描绘人物七十七位,包括佛众菩萨、二十诸天、 法海寺壁画上部空间布满祥云图案,云朵 教为主题,由宫廷画师工笔描绘,因此从绘画原材 飞天仙女神佛鬼怪等诸相,除此还有金毛吼、青 颜色斑斓,,N JN色,石黄色,翠绿色,以及多种过 料到绘制水平,都堪称明代寺观壁画之最。在矿 狮、白象、鹦鹉、狐狸、豹、猪等动物,以及牡丹、 渡色,层次丰富,对画面的整体气氛起到非常重 物颜色的应用上,无论就种类还是工艺而言,都达 莲花等花卉和山水祥云。佛画严格遵照佛教的 要的渲染作用。云彩环绕在人物与神兽周围, 到了中国壁画艺术空前的高度。大雄宝殿内的 仪轨进行人物排列。如何对庞大繁华的物像进 呈现出一派祥瑞、隆重的画面气氛。十方佛红 “帝释梵天图”为法海寺主体壁画,由帝后、天龙八 行归类赋色是壁画的精髓与奥妙所在。纵观中 色天衣白色莲花底座,重复的色彩形成强大有 部和众鬼神组成的礼佛护法行列,呈现天国一派 国壁画发展历史,寺观壁画的用色,与中国古代 序的视觉阵列。佛像多采用真实人间肤色、服 美轮美奂、盛大辉煌的景象。 占统治地位的色彩审美意识和体系相关,即五 饰等人文色彩,而四大天王分别有金黄、绿色、 法海寺壁画整体色彩风格分析 色观。据史书《周礼》记载“画绩之事杂五 青蓝色、红色四种面色,各自眼神完全不同,人 首先,法海寺壁画为明代佛教寺观壁画, 色” ,《老子》中有记载“五色不乱,孰为文 们很容易感到他们忠厚、老练、刚强、智慧等不 设色上依循传统色彩审美范式,不同人物与角 彩”。这些都体现出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形态中 同的性格。青绿背景的浩远苍茫,与红色、黄 色分组归类,赋予不同色彩,即“随类赋彩”。以 人们对五色体系的关注与尊崇。周朝的《礼记・ 色、金色等暖色、皇室色调的融汇,超越了光影 《赴会图》为例,场面隆重,人物丰富,设色讲究, 玉藻》中载“衣正色,裳闲色”,意思是说,正色象 写实的描绘。白象的色彩非常特别,通身白色, 繁而不乱。壁画色彩以矿物质颜料为主,在依 征高贵,用于礼服:闲色即间色,为便服、内衣或 呈现出圣洁、天国神兽的非凡气度,耳部略施粉 托粉本绘制基础上,使用了大量的石青石绿色, 平民的服饰。在法海寺壁画中,石青、石绿、朱 色晕染,使得天国神兽又不失人间生动、活泼景 勾边描线最后以黑线定型,沥粉堆金工艺在法 红、金黄等正色运用十分明显。菩萨正尊用正 象,色彩的浪漫写意与现实写实糅合在一起。 海寺壁画中具有卓越的体现。 通过以上对法海寺壁画的分析发现,由于 五色,其他间色如紫色、赭石色、土黄等。为了 其次,法海寺壁画由皇家宫廷画师所画。 突出主佛造像,中国古代画家采用纯的大红大 用色材料、范围、工艺、规范等方面的考究和别 整体来看,壁画集人物、禽鸟、花卉等多种物象 绿石色勾画佛衣,用沥粉贴金,突出人物的衣 致,法海寺壁画整体呈现的色彩情感、色彩气氛 以及风格上别具艺术魅力,这些既有源于佛教 于画面,继承了唐代绘画、晋北辽金壁画和南宋 袖、璎珞和服饰图案。院体绘画的风格,用金工艺丰富精湛,画面富丽 大量朱红色、胭脂色等暖色的运用是法海 题材的特点,也有皇家敕造的需求和因素,同时 堂皇。因此,《中国壁画史纲要》对法海寺壁画 寺壁画另一大特点。《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中, 也是特殊历史时期艺术风格综合演变的结果。描述为:“线条流畅,色彩浓丽,天衣飘动,漫笔 红色为主色调。而《三大士》中,三位菩萨的宝 而这些基于色彩角度的分析,希望能够对法海 生辉…・”0 冠、耳环、项链、胸饰、腰带、手镯、臂钏、足环等 寺壁画的保护与修复,或对民族色彩的继承与 起到一定的启发与开拓作用。 二、从用色材料、工艺与数量等方面分析法 均为红色镶饰。同时,红色与金色、红色与绿色 发展脉络的梳理,形成特别的搭配。天女圣母头饰“金丝八宝攒 海寺壁画艺术特点 法海寺壁画用色范围广泛,包括纯天然矿 珠髻”、飘带、红色珊瑚、宝冠、璎珞的红色,与金 注释: 物质与植物颜色,如朱砂、石青、石绿、石黄、花 色组织在一起,精美繁华。而绿色与红色形成 ①祝重寿中国壁画史纲IM】.北京:文物出版 青、藤黄、胭脂等均有大量使用。画面绮丽多 鲜明的对比,在画面中也常常被搭配在一起,比 社。1995. ②王树村.中国民间画诀fM】.北京:北京工艺美 变,壁画人物典雅尊贵、色彩明艳动人。在用色 如文殊菩萨、韦驮护法菩萨的红绿色彩,天女、术出版社,2003. 规范上,画师们通过画壁画、年画和彩雕塑神像 训狮人、训象人的红绿衣袍搭配。 法海寺壁画中,用金方法达到极致,有7种 ③在色彩搭配方面,《周礼・考工记》中有记载色 总结出来的“颜料歌”,在法海寺壁画中多有体 “画缋之事,杂五 现。如“石青石绿为上品,石黄藤黄用亦佳。金 之多,沥粉堆金工艺达到历史高峰。如水月观 彩功能及之间的搭配关系:屑千年留宝色,章丹万载有光华。雄黄价贵于 音的月轮金边用描金,璎珞、钏镯、铠甲、兵器使 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 天谓之玄,地谓之黄。” 赭石,胭脂不同色朱砂。银朱膘脚皆可用,共说 用描金、贴金等,画面珠光宝气、金碧辉煌。壁 方谓之黑,洋青胜靛花” 。着色工艺中加八晕染、平涂、 画中沥粉多使用精纯的蛤粉,如金毛吼与文殊 罩染等更加富于效果表现的方式,尤其诸神皮 菩萨坐骑青狮的色彩塑造,珍珠一般的白色与 参考文献: 金色雕刻融汇在一起,圣洁而华贵。 【1】薛海丽 浅谈中国传统壁画中技法的运用Uj l肤上胭脂色的晕染效果,细腻生动。山石、云 彩、花卉多采用叠晕烘染手法,层层叠染、晕染, 壁画整体金碧辉煌,在近观时依然不乏细 美术界,2016(9). 21吴永福.法海寺壁画云之艺术形式 装饰, 达到色彩丰富叠变的效果。其中,云彩多以赭 节与质感,这与其细致带有雕刻感的工艺关系 【石色打底,其上晕染石黄、石绿、胭脂、花青、藤 密切。比如水月观音薄纱,近观披纱上面有六 1998(2). 每个花瓣都由四十多根金线组成, f31吉村怜,苏哲 古代佛、菩萨像的衣服及其名称 黄等色,生机盎然。在金色的运用上,法海寺壁 棱形的花瓣,画系皇家画师所绘,贴金、混金、描金、拨金以及 运用沥粉堆金的技法,花瓣散发着金光,细纹的 『A1云冈石窟研究院.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研究卷【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沥粉堆金等多种难度极高的技法实施于创作 凹凸起伏产生了纱的通透感、立体感与神秘感。 集・中,描金的轮廓线精致脱俗,贴金的图案饰品熠 四、壁画所体现的色彩气氛、色彩象征及色 『4】明代宫廷画师.法海寺壁画【M1.北京:中国书 店出版社,2012 熠生辉,立体的视觉与触手可及的质感让观者 彩情感分析 5]安然.法海寺壁画枝法与材料研究【DI.石家 宛若置身仙境。在质感营造上,通过颜料的堆 作为寺观壁画,作品所体现的情感、象征与 [河北师范大学,21")14. 积,线条的穿插起到凸显的立体效果,配饰的宝 宗教意旨有着最为重要的关系。法海寺壁画为 庄:石呈现出流光溢彩的视觉效果。 佛教主题壁画,宫廷画师绘制,因此在赋色种类 f6】余雯蔚,周武忠.五色观与中国传统用色现象 与方法上十分丰富,画面祥和而富丽,明显区别 [『l_艺术百家,2007(5)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