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笔记整理
《观沧海》
一共十句写景的句子,前六句是实写,后四句是虚写。
实写的景物,动静结合,写出了大海的波澜壮阔,威严而又美丽多姿。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是虚写,诗人运用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阔景象,表达了他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诗人选取这两个景物,点明暮春时令,营造了伤感的氛围,为叙事抒情做铺垫,更有画面感;杨花忽不定,子规常鸣“不如归去”,暗含诗人对友人的关切、担忧。(后者也是这两样景物的象征意义。)
2.第二句中“过五溪”,表明友人旅途艰难,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牵挂之情。
3.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想象奇特,将无知的明月人格化,当作友好的使者,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和思念之情。
《次北固山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多角度赏析:
1.手法:运用对偶的修辞,“风正”对“潮平”,“一帆悬”对“两岸阔”,对仗工整,意境开阔,情绪饱满。
2.以小景写大景:“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出来。
3.情景画面:春潮上涨,与两岸相平,江面显得更加开阔;风力不疾不徐,使得一帆空悬,舟行平顺。诗人视野开阔,情绪饱满。
4.这两句还具有更深远的象征意义:即人生旅途应充满期待,乐观昂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赏析:
“生”和“入”字将“日”和“春”拟人化,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给人积极乐观的生活启迪。
《天净沙·秋思》
画面描述:秋日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牵着一匹瘦弱的老马,孤独地行走在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的枯藤缠绕在老树上,乌鸦已归巢。不远处,在小桥流水旁有几户人家,此时夕阳西下,游子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在诗中的作用:
画面温馨,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羁旅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苦和思乡之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