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文言文《明史许天锡传》阅读练习及答案译文

来源:爱够旅游网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天锡,宇启衷,闽县人。弘治六年进士。改庶吉士。思亲成疾,陈情乞假。孝宗赐传以行。还朝,授吏科给事中。时言官何天衢、倪天明与天锡负时望,都人有“台省三天”.

之目。十二年,建安书林火。天锡言:“去岁阙里孔庙灾,今兹建安又火,古今书版荡为灰烬。阙里,道所从出;书林,文章所萃聚也。宜因此遣官临视,刊定经史有益之书。”所司议从其言,就令提学官校勘。大同失事,天锡往核,具得其状,巡抚洪汉、中官刘云、总兵官王玺以下成获罪。御史文森、张津、曾大有言事下吏,崔志端由道士擢尚书,天锡..皆力诤。十七年五月,天变求言。上疏曰:“外官三年考察,又有抚按监临,科道纠劾,其法已无可加。而五品以下虽有十年考察之条,居官限九载,或年劳转迁,或服除改补,不..能及期。今请以六年为期,通行考察。其大寮曾经弹劾者,悉令自陈而简去之,用做有位。”帝善之。于是令两京四品以上并自陈听命,五品下六年考察,遂著为令。寻与御史何深核牛马房,条上便利十四事,岁省当豆费五十余万。武宗即位之七月,因灾异上疏,请痛加修省,广求直言。迁工科左给事中。正德改元,奉使封安南,在道进都给事中。三年春,埈事还朝。见朝事大变,敢言者皆贬斥,而刘瑾肆虐加甚,天锡大愤。六月朔,清核内库,.得瑾侵匿数十事。知奏上必罹祸,乃夜具登闻鼓状。将以尸谏,令家人于身后上之,遂自经。时妻子无从者,一童侍侧,匿其状而遁。或曰瑾惧天锡发其罪夜令人缢杀之莫能明也时有旨令锦衣卫点阅六科给事中不至者劾之锦衣帅天锡三日不至讯之死矣闻者哀之(节选自《明史·许天锡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曰瑾惧天锡/发其罪/夜令人缢杀之/莫能明也/时有旨/令锦衣卫点阅六科给事中/不至者劾之/锦衣帅劾天锡三日不至/讯之/死矣/闻者哀之

B.或曰瑾惧天锡/发其罪/夜令人缢杀之/莫能明也/时有旨/令锦衣卫点阅六科给事中/不至者劾之/锦衣帅劾天锡/三日不至讯之/死矣/闻者哀之

C.或曰瑾惧天锡发其罪/夜令人缢杀之/莫能明也/时有旨锦衣卫点阅六科给事中/不

至者劾之/锦衣帅劾天锡三日不至/讯之/死矣/闻者哀之

D.或曰瑾惧天锡发其罪/夜令人缢杀之/莫能明也/时有旨/令锦衣卫点阅六科给事中/不至者劾之/锦衣帅劾天锡/三日不至讯之死矣/闻者哀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指驿站,也可指驿站所备的车马,文中指后者,“赐传”指皇帝赐给天锡驿车。

B.“尚书”是官名,明朝沿袭了隋唐的六部制,以“尚书”为各部长官,分掌全国政务。

C.“服除”即“服阕”,古代丧礼规定,父母死后子女需服丧三年,期满后除去丧服。

D.“朔”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晦”“望”分别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和月圆的那一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天锡至情至性,负有声望。许天锡思亲过度以致患病,在陈述实情后获准请假回家;担任吏科给事中时与何天衢、倪天明一同享有声誉,深受世人称赞。

B.许天锡乘时应变,建言献策。许天锡借书林失火之事,上书请派官员刊定有益书籍;乘天象变异之机,上奏请求改革官员考核制度,两个建议都被皇帝采纳。

C.许天锡恪尽职守,据实明察。许天锡核查大同失事情况,结果详尽,犯官得以惩处后;又深入调查牛马房,并上奏十四条改革意见,实施后为朝廷节省开支。

D.许天锡方正不苟,秉节极谏。许天锡尽力为因议论政事而获罪的文森、张津等人进言;清查内库并找到刘瑾贪污证据后,他连夜写好诉状,准备以死进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大寮曾经弹劾者,悉令自陈而简去之,用儆有位。

(2)见朝事大变,敢言者皆贬斥,而刘瑾肆虐加甚,天锡大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