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工程概况 ................................................................................................................................... 1 2、编制依据 ................................................................................................................................... 1 3、施工规划说明 ........................................................................................................................... 1 4、施工总体布置 ........................................................................................................................... 1 5、土方调运方案 ........................................................................................................................... 2 5.1土场选用 ............................................................................................................................... 2 5.2湖周回填量分布情况 ........................................................................................................... 2 5.3 土方调运平衡 ....................................................................................................................... 3 6、湖周回填 ................................................................................................................................... 4 6.1 测量放线 ............................................................................................................................... 4 6.2 碾压试验表土清理 ............................................................................................................... 4 6.3 基底验收 ............................................................................................................................... 4 6.4 料场取土及运输 ................................................................................................................... 4 6.5 土料摊铺碾压 ....................................................................................................................... 4 6.6 土料含水量控制 ................................................................................................................... 5 7、特殊情况处理 ........................................................................................................................... 5 7.1基底处理 ............................................................................................................................... 5 7.2边坡及坡顶处理 ................................................................................................................... 5 7.3挡土墙及防渗墙周边回填 ................................................................................................... 6 8、质量及安全控制措施 ............................................................................................................... 6 8.1质量控制 ............................................................................................................................... 6 8.1安全控制措施 ....................................................................................................................... 6 9、机械设备及人员配置情况 ....................................................................................................... 7 9.1机械设备配置 ....................................................................................................................... 7 9.2人员配置 ............................................................................................................................... 7
湖周回填及调土平衡方案
1、工程概况
根据龙湖水系主池区的总体规划成果,龙湖主池区平面形态类似恐龙,其水域面积在正常水位85.50m高程时为5.7km2,其中主池区水域面积为5.6km2。龙湖调蓄池主池区主要施工内容为池区的土方开挖、回填、防渗墙工程、护岸工程。
本工程土方回填包括湖内土方回填,湖周回填及湖底、湖周水平防渗铺盖,根据设计要求,湖周回填要求压实度不小于96%,回填土料来源于本工程开挖料。根据监理工程师转发的《郑州引黄灌溉龙湖调蓄工程施工图修改图册(第二分册)》要求,本项目土方回填范围至防渗墙轴线与湖岸线两者中最外围轴线外10m,并按1:2边坡衔接至原始地面。
2、编制依据
(1)《郑州引黄灌溉龙湖调蓄工程施工图修改图册(第一、第二分册)》; (2)《郑州引黄灌溉龙湖调蓄工程施工3标施工组织设计》; (3)《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 (4)《土方填筑碾压试验报告》。
3、施工规划说明
根据合同要求“„调蓄池土方回填工程中池周回填和护岸回填对填料要求不高,均采用工程开出来的沙壤土和粉细砂等开挖料,直接运至待回填地点碾压填筑„”。2011年9月1日我部开始进行土方开挖施工,至2012年2月初,除龙爪3区、湖湾区因施工用地未移交无法施工,其它部位湖体土方开挖全部完成。但是池周土方回填和护岸回填因为征地拆迁不到位及湖岸线调整等原因无法进行施工。池体开挖期间,为了确保土方开挖工期节点目标实现,业主及监理要求我部湖区开挖土料全部弃于指定的弃土场。开挖土料无法按照招、投标文件要求,就近直接运输至待回填地点碾压填筑。池周土方回填和护岸回填条件具备后,必须从弃渣场二次开采运输至回填工作面进行回填碾压施工。
根据监理工程师转发的《郑州引黄灌溉龙湖调蓄工程是施工图修改图册(第一、第二分册)》,我标段湖区开挖范围收缩减小,湖周回填范围则变大,原湖周回填合同工程量为45.6万m³,施工图修改后,湖周回填量增加至约72万m³。
4、施工总体布置
目前,我标段土方开挖料主要堆弃于附近村庄的四个弃土场内,池周土方回填和护岸回填需从各弃土场取土,结合弃土场分布情况确定不同回填地段的取土场位置,同时考虑
1
弃土场存土量及运距长度,选择最为经济合理的土方调运及回填施工方案。
5、土方调运方案
5.1土场选用
湖区土方开挖时,开挖料主要堆弃于业主指定湖周弃土场,弃土场较多且分布零散,距离湖区较近且面积较大弃土场主要有四个:新村东弃土场,新村北弃土场,小郭村弃土场及花胡庄弃土场。根据弃土场规划及实际堆存情况,四个弃土场存土量为:新村东弃土场95万m³,新村北弃土场80万m³,小郭村弃土场55.6万m³,花胡庄弃土场82.8万m³,合计存土量为313.4万m³,远大于湖周回填土方量,满足调土要求。 5.2湖周回填量分布情况
表一 湖周回填土方量分布情况表 序号 部位 南侧 北侧 南侧 北侧 南侧 北侧 4-1区 3区 4-3区 6-2区 4-2区 6-1区 5-2区 5-3区 5-1区 4#湖湾 13 湖湾区 5#湖湾 6#湖湾 7#湖湾
单位 m³ m³ m³ m³ m³ m³ m³ m³ m³ 回填方量 压实方 4200 19767 6894 40010 3623 118000 142000 1373 135280 自然方 4939.2 23246 8107.3 47051.8 4260.6 138768 166992 1614.6 159089.3 备注 1 1区 2 2-2区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1区 m³ m³ m³ m³ m³ m³ m³ 2
9400 15850 61000 16957.5 15427.5 34297.5 25500 11054.4 18639.6 71736 19942 18142.7 40333.9 29988
湖湾河道两侧 14 合计 m³ m³ 73992.5 723572 87015 850920.4 6#-7#湖湾之间 备注:1、以上工程量为初步计算量,具体工程量以实际发生为准。
2、压实方转自然方系数参照《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第五册)》,取值1.176。 5.3 土方调运平衡
根据弃土场分布情况,初步确定调土平衡方案为:5-1区、5-3区、4-1区、4#湖湾、 5#湖湾、6#湖湾及部分湖湾河道采用小郭村土场取土;2-1区北侧、2-2区北侧、7#湖湾及另外部分湖湾河道采用新村北土场取土;1区、2-1区南侧,2-2去南侧及3区东侧采用新村东土场取土;5-2区、6-1区、6-2区、4-2区及3区西侧、南侧采用花胡庄土场取土。湖周回填时,土场部分弃土不可利用,调土平衡计算时,土场存土实际可用量按理论存土量一半计算(具体调土平衡情况详见表二)。 表二 土方平衡情况表
序号 1 2 3 4 5 回填区域 5-1区、5-3区、4-1区、4#湖湾5#湖湾、6#湖湾、湖湾河道 2-1区北侧、2-2区北侧、7#湖湾、湖湾河道 1区、2-1区南侧、2-2去南侧、3区东侧 5-2区、6-1区、6-2区、4-2区、3区西侧及南侧 合计 回填方量(万m³) 取土地点 小郭村弃土场 新村北弃土场 新村东弃土场 花胡庄弃土场 理论存土平均运量(万m³) 距(km) 55.6 80 95 82.8 313.4 1.0 1.26 1.62 1.77 备注 湖湾河道取一半工程量 湖湾河道取一半工程量 28.2 19.1 12.4 25.4 85.1 备注:(1)以上表格中“平局运距”为各回填区至弃土场运距的加权平均值;
(2)弃土场至各回填区距离为弃土场中心至回填面中心距离; (3)具体运距计算: 小郭村至回填面平均运距
(0.5*11.8*1.3+1.59*0.6+6.1*0.9+1.7*0.5+1.5*0.4+0.5*7.4*1.4+3.4*0.9)/24=1.0km 新村北弃土场至回填面平均运距
(0.5*11.8*1.3+2.6*1.4+0.5*7.4*1.5+4*0.9)/16.2=1.26km
3
新村东弃土场至回填面平均运距
(2.4*1+0.69*1+0.36*1.3+0.5*14.2*1.9)/10.5=1.62km 花胡庄弃土场至回填面平均运距
(0.94*1.75+13.5*1.85+0.5*14.2*1.65)/21.6=1.77km
(4)以上计算根据土方开始时的道路计算,如因其他施工导致道路改变,则调土运距以实际路线为准。
6、湖周回填
6.1 测量放线
按照设计图纸以及施工测量控制网进行测量放线,采用打木桩标出碾压试验边线控制清基的范围,清基要超出设计边线 50cm。清基完成后,通知监理进行验基,验基后测量队对清基后的地形进行测量, 并再次放出填筑边线,要超出设计边线 50cm,以确保碾压到边到位。
6.2 碾压试验表土清理
碾压范围内的表层土、耕植土、树根、杂草、砖瓦建筑物等全部清理干净,直至全部基底为新鲜的土层,且清理厚度不小于30cm。清基采用SD160 推土机推集土料,装载机装料,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 6.3 基底验收
基底清理完成,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以检查清基是否彻底,如不合格必须继续清理,直至达到施工规范要求。基底验收合格后,试验室取原土进行试验,如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采用振动碾进行碾压,使基底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基底验收后,如果有不平整的现象,先把低洼地方进行分层碾压填筑,使整个基础面平整,然后再全面铺土碾压。 6.4 料场取土及运输
土方回填取土时,先将取土场内含有植被及建筑砖渣等不可用土料进行剥离,选取符合回填标准的土料,采用1.2m³挖掘机开挖,20T自卸车运输至回填作业面。同时,在取土场内修筑50cm厚砖渣道路,便于施工车辆运输,每个取土场内砖渣道路长100m,宽8m。 6.5 土料摊铺碾压
基础面处理平整后,采用自卸汽车从取土场运土至填筑区域,推土机进行摊铺,振动
4
碾碾压。根据《土方填筑碾压试验报告》(SG03[2012]技案005-1)结果,土料松铺厚度为40cm,铺土完成后,振动碾进行碾压,碾压至7遍时,试验室采用环刀法进行取样试验。
土方铺土厚度控制,采用在铺土范围四周打桩,每块碾压前和碾压后测同一点的高程。碾压试验完成后,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后续施工的铺土厚度及碾压遍数。
土方碾压时,第一遍碾压采用无振碾压,然后采用有振碾压。碾压机械平行于试验小块长边方向行走,采用进退错距法,碾迹搭接压实宽度为轮宽的 1/3,碾压时振动碾的行进速度不宜超过2km/h。 6.6 土料含水量控制
用于碾压试验的土料在取土场进行含水量检测,其含水量应在土料的最优含水量-2%~+3%范围以内。如果含水量过大,土料摊铺后应进行翻晒,如果含水量偏小,土料摊铺后采用洒水车按照计算的水量进行洒水,然后进行虚土搅拌,使土料的含水量保持均匀。
7、特殊情况处理
7.1基底处理 (1)弃土处理
我标段防渗墙施工时,弃土场未提供,导致防渗墙开挖料临时堆弃于防渗墙轴线两侧。防渗墙开挖岂料因含大量泥砂,不适合湖周回填要求,因此湖周回填时,须将防渗墙开挖料倒运至弃土场。 (2)基面处理
土方回填施工时,将基础面表层土、耕植土、树根、杂草、砖瓦建筑物等全部清理干净,地面起伏不平时,按水平分层有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顺坡填筑;对于回填作业面中因鱼塘或深坑等导致部分回填区远低于整体基础面情况,应将鱼塘或深坑边坡削至缓于1:5边坡后逐层填筑。 7.2边坡及坡顶处理
根据设计要求,我标段胡周回填分为人工护岸回填及自然护岸回填,对于部分防渗墙轴线与护岸线重合的自然护岸,回填边坡按引水面1:6.67坡度,背水面1:2坡度回填(详见自然护岸回填设计断面图)。
87.01:6.671:2
85.5图一 自然护岸回填设计断面图
5
土方回填至堤边时,按设计边线外侧各超填50cm余量,确保设计边线内碾压到位。超填土量待回填至设计高程后,采用挖掘机按设计边坡削坡,多余土料清运至其他作业面。当防渗墙轴线于护岸线重合段湖周回填至堤顶时,顶部作业面狭窄而不满足压力机施工条件,采取对顶层回填时两侧各超填70cm,使回填作业面宽度达到2.8m,满足压路机回填作业面宽度要求(20t压路机轮宽2.13m,规范要求两侧最低超填30cm,理论要求回填最低宽度为2.73m),具体回填详见分层回填断面图。
2.887.00.70.50.585.50.50.70.50.50.5图二 自然护岸分层回填断面图
7.3挡土墙及防渗墙周边回填
土方回填时,在土料与墙帽、挡墙混凝土结合面涂刷泥浆,以利于土料与混凝土结合充分,然后进行摊铺及回填碾压施工。
8、质量及安全控制措施
8.1质量控制
填筑前根据设计、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及碾压试验确定的各种参数制定详细的填筑施工技术措施及实施细则,并向各个施工管理人员及工人进行全面技术交底,在此基础上建立质量责任制,做到每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实行标准化管理。
现场施工技术、质检人员在现场跟踪监控土料质量、碾压参数、施工程序及施工工艺,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不符合要求的施工工艺及时纠正。同时注意观察碾压机械的工况,工况不好的及时更换修理。检查的主要项目有:各填筑部位的边界控制及土料质量;碾压机械的规格、质量、振动碾振动频率、激振力;铺料厚度和碾压参数;土体碾压层面有无光面、剪切破坏、弹簧土、漏压或欠压土层、裂缝等;与建基面上空洞、是否填塞密实,杂物清除是否清除干净;与岸坡的结合,接缝的处理与结合,防渗体与土料结合的压实方法及施工质量;坡面控制情况等。 8.1安全控制措施
(1)施工之前,设置安全机构及专职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2)合理规划施工区道路,施工期设专人指挥交通,确保施工区交通运输畅通有序。 (3)夜间施工设置足够的照明度,在施工道路转弯、陡坡部位设置标志牌,确保现
6
场交通安全。
(4)回填碾压时,指挥人员必须与卸土车辆及振动碾保持一定距离,确保指挥人员安全。
(5)振动碾施工时,距离回填边线应保持一定安全距离,避免产生压实设备倾覆等情况。
9、机械设备及人员配置情况
9.1机械设备配置
表三 机械设备配置情况表 (取土设备和碾压设备分开)
序号 一 1 2 3 二 1 2 3 4 三 1 2 3 4 5 6 机械设备名称 回填碾压设备 推土机 振动碾 洒水车 土料开采运输设备 挖掘机 自卸汽车 装载机 洒水车 测量及试验仪器 水准仪 全站仪 鼓风烘箱 环刀 电子天平 称量盒 DS32 TCR802 HWX-L型 500CC 500g精度0.01g 定期校正为恒值 台 台 台 只 台 个 1 1 1 48 1 20 CAT320 20T ZL-50 8t 台 辆 台 辆 6 24 2 2 道路维护 道路洒水维护 SD160 LSS220C 8t 台 台 辆 5 5 1 土料含水控制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 注 9.2人员配置
表四 人员配置情况表
序号
工 种 单位 7
数 量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司机 机械修理工 杂工 测量员 技术员 试验员 安全员 管理人员 合计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90 20 12 10 5 10 3 4 154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