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路桥分界高度最终

路桥分界高度最终

来源:爱够旅游网
1、路桥分界高度

路桥分界高度的确定主要受到当地土地资源、工程地质条件、工程造价等因素的影响,本项目路桥分界高度,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确定。

路桥方案具体影响因素如下:(1)工程地质因素

工程地质条件为影响路桥方案的重要因素,本项目沿线不良工程地质条件主要为软土,软土地基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渗透性小、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触变性高等诸多不利的工程性质。

据地勘资料揭示,本线路所经过区均为海积平原区,地面标高一般在2.00~4.30m,沿线不良地质及特殊土主要为软土。本项目软土含水量较低、孔隙比较小,厚度较薄,项目沿线地质情况较好,

线路经过区软土层分布较广,为全新统海相沉积物,岩性以软粉质粘土为主。特征如下:

②层为软粉质粘土、粉土,以软塑、稍密状态为主。

②层为高压缩性,qc平均值分别为0.58MPa,其fak为85kPa,平均剪切波速为119m/s。粘土质淤泥或软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薄层,软塑~流塑状态,高压缩性,力学强度低。

工程地质分段表 表5-5

软土路段K4+400~K6+650K7+100~K9+300

软土层②②

顶板埋深(m)0.8~2.60.5~2.3

底板埋深(m)3.1~4.43.0~4.9

层厚(m)0.7~32.0~4.3

不良地质软土软土

在不良地质条件下修建路堤,不利于沉降及稳定的控制。天然软土地基承载力弱、抗剪强度低,在天然地基上填筑路堤时存在极限填土高度问题,当路堤填筑超过极限高度,土体将产生较大的剪切变形。

(2)地基处理控制因素

路基处理以工后沉降及稳定作为控制目标,以不处理或少处理为原则,首

1

先考虑浅层处理,然后选择深层处理,强调综合处理。

当软土地基工程性质不能满足沉降、稳定要求时,需要进行特殊路基处理,随着路基填土高度的增加,地基处理技术难度不断加大、地基处理费用不断增加、地基处理效果不断减弱。

针对不同路段的工程地质特点,采用换填、欠载预压、粉喷桩复合地基三种成熟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对沿线路段不同填土高度下路基沉降及稳定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如下表:

沉降及稳定计算分析表 表5-6

填土高度(m)4.04.55.05.56.0

未处理总沉降(cm)23.134.337.241.144.7

工后沉降(cm)11.813.315.216.718.6

总沉降(cm)18.620.522.325.247.6

处理后工后沉降(cm)8.49.59.511.211.8

稳定安全系数2.52.32.11.91.8

序号

特殊路基处理方

12345

换填换填粉喷桩粉喷桩粉喷桩+欠载预压

由计算分析结果看出,4.0~5.0m填土高度的路基经过地基处理基本满足一级公路桥头段对于路基工后沉降和稳定性的要求,对于部分路段经过预压、粉喷桩处理后沉降仍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设计考虑采用粉喷桩+欠载预压进行处理,若还达不到规范要求,则需结合轻质路堤等方法进行处理。路基填土高度超过4.5m时,特殊路基费用,明显增加,此外考虑工期要求,尽量不进行预压处理,综合考虑,确定填土高度不应大于4.5m。

由于项目沿线工程地质具有软土埋深浅、土层上部缺乏有效持力层等特点,对于高填方路基,若采用粉喷桩、PTC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难度较大,处理效果不明显;采用堆载预压法处理路堤存在稳定性问题,且工期较长,因此,本项目这类工程地质特点为影响本项目路桥分界高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3)路基、桥梁方案工程造价

对路基填土高度为4~6m、长度100m、路基宽度为26.0m时,采用路基方

2

案和桥梁方案分别进行经济分析比较。当路基高度为4.0~4.5m时,采用换填碎石土处理,换填深度2m。当路基填土高度大于4.5m时,需进行粉喷桩复合地基处理,软土处理深度为6m,粉喷桩桩长6m,桩距1.1~1.4m,若工后沉降依然达不到规范要求,需采用轻质路基等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每百米软土路段路桥方案经济分析比较表 表5-7

路基填土高度(m)

占地(亩)土石方(m3)路面(m2)软基处理费用(万元)

4.06.712800245040.4

4.56.914737.5245042.1

5.07.1167502450124.4

5.57.318837.52450124.6

6.08.4218252450124.8

路基方案造价(万元)

202.5215.3309.0321.1341.3

桥梁方案造价(万元)

832832832832832

从表中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路基方案比桥梁方案造价经济。随着路基填土高度的增加,土石方、征地拆迁、防护、软基处理等工程量均逐渐增加,工程造价相应增大。其中,当填土高度超过4.5m后,由于采用了粉喷桩复合地基处理的方案,软基处理费用明显增大。

(4)土地资源因素

项目沿线地势较低,盐田分布广泛,土源十分紧张,土地资源较为稀缺。土地为不可再生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节约用地有着重大的意义。当前国家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其中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本项目将路基占地和取土占地作为初步设计中的重点问题之一,路桥方案确定中应综合考虑土地资源因素,尽量少占耕地、节约用地。下表对路桥方案所占土地进行了比较分析。

3

路桥方案占地比较表 表5-8

填土高度(米)路基方案占地(亩)桥梁方案占地(亩)

4.06.74.20

4.56.94.20

5.07.14.20

5.57.34.20

6.08.44.20

注:表中数量按路线长度100m计算。

从表中可以看出,路基方案占地面积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大而增加。其中,当路基填土高度超过6.0m后,由于路基采用折线边坡及2m护坡道,路基占地显著增加。

(5)路基防护及景观因素

本项目路基防护以生态、环保为设计理念,考虑路基景观效果。根据以往高速公路生态防护的建设经验,当路基填土高度H≤5m时,防护效果与景观效果能较好地相结合。然而,随着路基高度的增加,防护圬工量加大,防护效果与景观效果难以兼顾。另外,填土高度过高还会带来行车安全隐患等问题。

本项目通过以上五点因素综合分析,在结合该地区以往高速公路建设的成功的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全面考虑造价、土地、环境等因素的前提下,确定主线桥梁路桥分界高度为4.5m。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