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历史复习题(一)

来源:爱够旅游网
初三级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一)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目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唐朝前期,由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的政策,从而形成的盛世局面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光武之治 2、史称其统治有“贞观遗风”的皇帝是( ) A、唐高祖

B、武则天 C、唐太宗 D、唐玄宗

3、下列关于“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表述错误的是( ) A、唐太宗重用士族地主

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C、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戒奢从简 D、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 4、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

A、当贤明君主 B、减少决策失误 C、笼络人才 D、维护封建统治

5、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唐乾盛世 6、唐政府在广州设立的管理对外商务的机构是( ) A、坊 B、市 C、市舶使 D、市舶司

7、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科举制创立于( )

A、明朝 B、唐朝 C、北宋 D、隋朝 9、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促进了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1

C、为高门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 D、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10、“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朝诗人这两句诗反映了唐朝的( )制度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丞相制 D、中央集权制 11、藏族的祖先是历史上哪个少数民族( )

A、匈奴 B、突厥 C、女真 D、吐蕃

12、对加强汉藏两族联系、发展藏族经济做出很大贡献的是松赞干布和( ) A、王昭君 B、文成公主 C、蔡文姬 D、杨贵妃

13、《西游记》深受中国人喜爱,剧中人物唐僧为唐朝贞观年间一位得道高僧,他是( ) A、鉴真 B、玄奘 C、一休 D、释然 14、唐代时,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称为( ) A、节度使 B、遣唐使 C、差使 D、交流使

15、假如你要查看有关印度的历史地理民俗,你该查阅下列哪本书( ) A、《徐霞客游记》

B、《西游记》

C、《大唐西域记》

D、《史记》

16、下列关于唐朝时期中外先进文化交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来华经商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佛教 C、文成公主入藏加速了汉藏人民的联系 D、玄奘西行取回佛经 17、宋朝手工业中的哪一行业水平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 ) A、棉纺织业 B、制瓷业 C、采矿业 D、造船业 18、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19、唐朝中晚期至宋朝,江南地区农业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主要有( ) ①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 ②中原人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③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较优越 ④统治者重视江南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

A、灭亡西夏 B、定都大都 C、统一蒙古 D、建立元朝

21、他在南宋灭亡后,仍然继续坚持抗元斗争,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是( )

A、岳飞 B、辛弃疾 C、文天祥 D、戚继光 22、元代地方行政区的设置,采取的是下列哪种制度(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自治区制

23、元朝时,为了加强对琉球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 ) A、台湾省 B、台湾府 C、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 24、下列关于元朝民族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元朝建立前蒙古族处于分裂状态,并受到女真贵族的压迫 B、元朝的统一局面,为民族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C、元朝把包括边疆少数民族在内的全国各地区都统一置于中央的管辖之下,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大大加强,促进了民族融合 D、元朝人分四等的政策带有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性质

25、中国历史上县、省级行政机构的设立分别开始于( )

A、战国和元朝 B、战国和唐朝 C、秦朝和元朝 D、秦朝和唐朝 26、下列在唐朝时期出现并解放了人力的工具是( ) A、翻车 B、水排 C、曲辕犁 D、筒车 27、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最先始于(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28、下列人物中,没有在完善科举制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 A、唐太宗 B、唐高祖 C、武则天 D、唐玄宗 29、鉴真六次东渡日本,讲授的是( )

A、《诗经》 B、唐诗 C、儒家经典 D、佛学 30、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唐朝对外关系的是( ) A、唐僧玄奘西游 B、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C、鉴真东渡日本 D、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合同为一家”了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带去大量物品,有锦帛珠宝、生活用品、医疗器械、生产工具、蔬菜种子,还有经史、诗文、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

材料二: 尺带珠丹上书唐皇帝中说:“……又蒙降金城公主,逐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1)文成公主入藏时,唐朝是哪位皇帝在位?文成公主嫁给了谁?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文成、金城两位唐朝公主嫁给吐蕃赞普起了什么作用?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1)诗中的“盲目”指什么?表现了鉴真怎样的精神?

(2)“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犯罪者处罚时,蒙古、色目人与汉人、南人各别,以前者宽后者严为原则。至元九年(1272年),禁汉人聚众与蒙古人斗殴,是禁汉人殴辱蒙古人也。又:诸蒙古人与汉人争,殴汉人,汉人勿还报,许诉于有司。其意即谓汉人若殴蒙古人,蒙古人可立即还殴;而汉人被蒙古人殴时,仅诉于官也。

——《元史》 (1)元政府的这一制度叫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2)上文反映了不同民族、等级的人在什么方面的不同待遇?

(3)如何评价这一制度?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