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细胞系统分析
红细胞是血液中含量最多的细胞,对人体的作
邓凤莲用是输送氧气给各个器官和组织。我们血液呈现红色就是因为血液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它可以与氧气相结合,能携带氧分子。一般来讲,血红蛋白指标的正常数值在110 ̄150 g/L。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对人体影响非常大,通过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值可以对贫血进行诊断。贫血常见症状有头晕、乏力、呼吸急促以及心悸等,当出现这些症状、失血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贫血都可通过血常规检验进行诊断。当血红蛋白浓度超过正常数值范围时,表明血液中含氧量可能不足;当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值低于正常范围数值时,则表明可能存在急慢性失血状况,存在造血障碍、缺乏造血因素或者造血组织出现损伤等问题。对于孕妇来讲,国内贫血判断标准:轻度贫血血红蛋白低于100 g/L;中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低于80 g/L;重度贫血则血红蛋白浓度低于60 g/L。二、白细胞系统分析白细胞对人体的作用不容忽视,是人体的“卫士”,与疾病做斗争。白细胞系统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成员,家族较为庞大,为人体抵御外界伤害。血常规检验单中。白细胞检验结果出现“↑”或应在一个相对范围内的,拿儿童来说,新生儿白细胞总数正常范围在15 ̄20×109/L范围之间,平均数值是20×109/L,之后随着生长而逐渐降低,如6个月到6岁的孩子白细胞总数为6 ̄15×109/L,平均数值为10×109/L,7岁到12岁的儿童白细胞总数则为4.5 ̄13.5×109/L,平均数值为8×109/L。通过白细胞总数变化可以对人体一些感染以及炎症用药效果进行检测,白细胞数值超过正常范围时,表明可能存在炎症情况;低于正常数值范围时,表明可能存在药物作用或者病毒感染情况。
除了白细胞总数外,还需要了解白细胞家族成员状况,五种白细胞各有其职能,所占比例也不尽相同:①中性粒细胞,白细胞系统占比最多,约占比例为50% ̄70%,年龄不同数值有所变化,主要作用是杀灭细菌;②淋巴细胞,符号为L,约占比例为20% ̄40%,主要作用是破坏细菌结构,使得细菌无法生存;③单核细胞,符号为M,约占比例为3% ̄8%,主要作用是形成抗体;④嗜酸性粒细胞,
7
“↓”都表示不正常状态,需要注意的是白细胞总数大健康DA JIAN KANG符号为E,约占比例0.5% ̄5%,当数值高于正常范围时,可能存在过敏、寄生虫感染或者某些皮肤疾病;⑤嗜碱性粒细胞,符号为B,约占比例不超过1%。各类白细胞数值与正常范围不相符都在给我们提示,白细胞计数增多,多见于急性感染、严重烧伤、急性出血、组织损伤或者大手术后,甚至白(上接第3页)
[3]黄祥丽,代治国. 凝血检验、血常规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变异方法分析[J]. 中国医刊,2016,51(2):98-101.
血病;白细胞计数减少则多见伤寒、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急性粒细胞缺乏症以及使用某些抗癌药物等。
三、血小板系统分析
血小板是由骨髓巨核细胞的细胞质脱落片段而
形成的,是血液中体积较小的一种。血小板具有较
强的聚集和黏附能力,主要作用是参与人体的止血
和凝血过程,确保人体凝血,及时止血,维持人体
健康。血液中的血小板正常数值在100 ̄300×109/L
之间,当血小板数值低于100×109/L,则会给人体
造血功能带来影响,因为正常人的血小板数值在一
天内是比较稳定的,没有较大变动,性别与年龄之
间也没有明显差异,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妇女在经
期血小板数值会出现轻微程度的降低。当血小板数值明显高于正常范围时:如骨折、
大手术后,或者出血会引起血小板数量增高,但增高幅度比较小;脾切除手术后的患者会出现血小板数量增多的情况;血小板显著升高主要见于原发性
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真性红细胞
增多症等疾病。
当血小板数值低于正常范围时:如胶原性疾患、尿毒症、由肿瘤骨髓转移引起的骨髓纤维化某些内科疾患和脾功能亢进等内科疾病,以及原发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都会引发血小板数量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白血病以及骨髓增生
异常综合征等疾病也会伴随血小板数量减少的状况;
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会加速体内血小板消
耗,也会使血小板数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
血常规是我们身体检查的基础检查项目,检验
结果中血液各项成分变化能反应我们身体疾病和生
理状况,通过分析血常规检验报告单,我们可以对
自身健康状况有所了解。
(作者单位:泸县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泸州 646105)参 考 文 献
[1]张冬梅. 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因素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8):59-59.
8
[2]傅桂霞,张超. 不同采血措施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对照分析[J]. 当代医学,2018,v.24;No.491(12):86-87.
取更精准的数据,就要在工作中加强学习和不断探索,提升自身理论技术水平。作为一名临床医学工
作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稳定的医学理论基础,还
应该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确保每项工作步骤都能严格按照工作标准和要求进行,不断完善检查制度的严谨性。血常规检查能检查出很多疾病,除了进行基本的病情分析和判断,还能对患者体内细胞的造成影响进行评估。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更需要优化相关工作程序,降低和减少外界因素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负面影响。(作者单位:巴中市恩阳区花丛中心卫生院四川 巴中 636085)参 考 文 献
[1]济军. 血常规检查意义大[J]. 中国保健食品,2017,14
(4):34-35.[2]邓莉. 血液常规检查主要指标有哪些?[J]. 养生保健
指南,2019,59(41):100.[3]黎炜杰,陈群弟. 高血脂患者乳糜血对血常规生化检
验指标的影响[J]. 中国处方药,2019,17(2):117-118.
的检查效果就滥用CT检查,任何一个极端做法都不
能让我们获得良好的检查诊断效果,更不能科学地
维护自身身体健康,我们应该以一种相对缓和的态
度去面对CT检查,有必要就做,没必要就不做,听
从医生建议,合理运用现代化检查技术,才能更加
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才能保障身体健康。
(作者单位:四川省巴中市通江新区医院放射
科CT室 四川 巴中 636700)
参 考 文 献
[1]嘉言. CT检查危害健康吗[J]. 百姓生活,2018,000(004):P.75-75.
[2]潘建英. 各种常规检查孕妈妈能做吗[J]. 婚育与健康,2016,(4):26-27.
[3]张慧芳,赵宝臣,王大鹏. CT增强扫描安全检查的护理工作[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3):160-161.
(上接第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