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邬永辉 美、意境美、哲理美、构思美、结构 随着课改的实施,教师的教法便显 得有些单调、模式化。学生由浓厚的学 美、比喻美、句式美的地方,进行反复 体会 咀嚼、品味。这样学生就会对文 的谋生手段职业,二是老王谋生困难、 生理缺陷,三是老王的居住条件)。也可 以用第二人称,与老王对话(以杨绛夫妇 习热情变得逐渐淡漠。如何运用教科书 中有效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步骤,体现 语文的魅力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去 做。 一、反复品读。读出文章的意蕴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汉语教学不 同于其他语言的重要特点便是要反复吟 咏、品读。唯其如此,方能理解“吟 ‘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真谛。 古诗文学习要这样,现代文教学也要重 视品读。如教学《最后一课》,一读理 读课文,明确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 环境、故事情节),理清情节的四个阶段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二读析读 课文,重点分析体会文章刻画人物的几 种方式、了解人物性格特征。三读品读 课文,找出文中自己认为最值得玩味的 词句进行品析。四渎诵读课文,选择自 己最欣赏、体昧最深的文字朗读,和学 生交流自己处理语音停顿的方法。五读 挑读课文,学生就自己发现的文章中有 价值的、估计其他同学难于发现的地方 互相质疑,探究研读课文。六读写读课 文。文章以“小弗郎士”的视觉塑造了 韩麦尔先生,可指导学生站在韩麦尔的 角度、郝叟老头的角度、铁匠的角度改 写小弗郎士。七读比读课文,可把都德 的《最后一课》和郑振铎的《最后一 课》进行比较,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赏析文章的美点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不必在作者 介绍、课文字词分析、段落大意及中心 思想归纳上做文章,而应该通过具体的 书面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从而积淀人文精神内涵。如教学《珍珠 鸟》一课,可以指导学生发现美点,找 出其中的环境美、色彩美、画面美、外 形美、声音美、细节美、情趣美、情感 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自觉地发现、 的身份或文中其他人的身份)。还可以用 探究出更有价值的精华。 第三人称,对老王的性格、遭遇等方面 在语文教学中,不妨把教材看作话 抓住老王的“善”和“苦”两方面进行 题。为了深入探究文章内涵,可以把有 .评价。也可设计话题后,让学生“茶馆 趣的假想作为话题进行再创作,这是进 式”谈话。 行想象力训练的最佳方法,可以拓宽语 三、拓展课堂。课外延伸 文学习的外延,对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培 学以致用,这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养也是非常有作用的。如《丑小鸭》一 如果使学生以使用所学知识的心态进行 文,可以想象在这些情况下丑小鸭的生 学习,他们一定会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活又将是怎样的:假如丑小鸭忍辱偷 如教学《三峡》一课,If以用散文作家 生,赖在养鸭场不走;假如丑小鸭贪图 余秋雨向外国朋友推荐三峡为契机,让 安逸,在老太婆家定居;假如丑小鸭到 学生现身说法,完成以下设计:假如你 处流浪,一直到死也没有遇见白天鹅; 准备到三峡旅游,你认为什么季节是观 假如见到白天鹅后因为自惭形秽而远离 光的最佳时机?假如你准备开发三峡旅 天鹅群;假如一开始人们就认出了那颗 游文化,根据课文提示的信息,你将在 天鹅蛋;假如这只可怜的丑小鸭一直那 三峡增设哪些景点?(后一问可提示:由 么“丑”下去;假如丑小鸭一开始就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设置“一 道自己是只天鹅;假如丑小鸭变成白天 线天”:由“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鹅的消息传到了她过去生活过的地方等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设置“猿啸谷”; 等。针对这些话题,学生可以进行口头 由“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设计 说话训练。 “白帝——江陵漂流”;修筑郦道元庙 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还必须开 宇,设计景观“道元亭。”) 展多个层面的对话。教者可以设置恰当 总之,教无定法,每一堂课的设 的题目,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和文本对 计,都应融人教者的个性特色,彰显出 话。如《木兰诗》一文,可以让学生站 语文的魅力,使之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 在木兰的角度想想,在不同的情况下, 语文素养。想象类的课堂可海阔天空地 她自己会对自己说些什么;站在木兰同 驰骋思维的翅膀,构建出学生心目中的 时代的男性、女性的角度,当听到木兰 理想世界。适合于展开对话的作品可进 的传奇故事后会对木兰说些什么;站在 行真诚的对话,可以谈古论今,旁征博 可汗的角度,从知道真相前后两个角度 引,纵横千里。有探究空间的文章,不 对木兰说话;站在爷娘的角度,从出征 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前及凯旋后两个时间段对木兰说话;站 习方式。需要玩味思考的,就应该强调 在阿姊或小弟的角度对征战回来的木兰 一个“恬”,上课时, “此时无声胜有 说话;站在伙伴的从军十年征战和“著 声”,在理性的冷静思考中,去体会 我旧时裳”两个时段对木兰说话。也可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物外之 以转化不同的人称与文本对话。如《老 趣。9 王》一文,用第一人称,请老王自叙(紧 扣课文内容,从三个方面谈:一是老王 单位:甘肃华亭三中 一黝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