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卷试卷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卷试卷

来源:爱够旅游网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卷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 值: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 A.牛顿、厘米、秒 B.千克、米、秒 C.千克、秒、焦耳 D.牛顿、秒、米/秒 2.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

A.力不是物体维持运动的原因,没有力作用的物体也可以运动 B.要使运动物体静止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就一直运动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电荷间、磁体间的相互作用都称为电磁相互作用 C.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范围都很大 D.在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有强相互作用

4.用手握着一只圆柱形杯子处于静止状态,当手握杯子的力增大时 A.杯子所受的摩擦力增大 B.杯子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C.杯子所受的摩擦力减小 D.杯子所受的摩擦力始终为零

5.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为零 B.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C.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大

x/m v/ms−1 v/ms−1 v/ms−1

2 2 2 2

O O O O t/s 1 2 1 2 t/s t/s t/s −2 −2 A B C D

6.关于放在斜面上静止的物块的受力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物块受两个力作用,即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B.物块受三个力作用,即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C.物块受三个力作用,即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所受的合力

D.物块受四个力作用,即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以及物块所受的合力 7.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B.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是它们的质量 C.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小

D.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惯性小的物体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8.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在重返大气层时,速度可达几千米每秒。为保证飞船安全着陆,在即将落地时要利用制动火箭使飞船减速到某一安全值,在这段时间内 A.飞船处于超重状态 B.飞船处于失重状态 C.宇航员受到的重力变大了 D.宇航员受到的重力变小

1

9.如图,用斜向下的推力F推木箱,木箱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F与木箱所受的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一定是

A.向下偏左 B.向下偏右 C.竖直向下 D.水平向左

10.在一演示实验中,一个小球在一个斜面上滚下,小球滚动的距离S和小球运动过程中经历的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T(s) S(cm) 0.25 5.0 0.5 20 1.0 80 2.0 320 。。。 。。。 由表可以初步归纳出小球滚动的距离S和小球滚动的时间T的关系式是: 23

A. S=kT B.S=kT C.S=kT D.无法判断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全的得4分,漏选得2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11.下列物理量在运算过程中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有

A.位移 B.功 C.力 D.加速度 12.下列两个共点力F1与F2的合力可能为7N的是

A.F1=6 N,F2=3 N B.F1=3 N,F2=3 N C.F1=1N,F2=4 N D.F1=5 N,F2=3 N

13.下列所给的图像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14.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支持力一定垂直于支持面

C.由胡克定律Fkx知,F越大,k越大

D.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而又发生弹性形变的两物体之间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相互压紧并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的作用 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D.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16.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式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二者都使用的是 (填“直流电”或“交流电”),它们是每隔 s打一个点。

17.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伽利略对落体的运动规律探究过程如下: A.伽利略依靠逻辑的力量推翻了亚里斯多德的观点.

B.伽利略提出了“落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成正比”的观点.

C.为“冲淡”重力,伽利略设计用斜面来研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情况.

D.伽利略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从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并记录相应数据. E.伽利略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记录相应数据. F.伽利略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G.伽利略将斜面实验得到的结论推广到斜面的倾角增大到90°时. (1) 与上述过程中B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要素是 . (2) 与上述过程中F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要素是

18.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 0.10s,其中x1 =7.10cm、x2 =7.70cm、x3 = 8.30cm、x4 = 8.90cm、x5 = 9.50cm、x6 =10.10cm,则打A点时瞬时速度的大小

2

2

为 m/s,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 m/s。

A O F1 F2

x1 x2 x3 x4 A x5 x6 x7 19.某同学做《共点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作出如图所示的图, 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固定点,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合点,

F′ F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计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

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0.(5分)在日常活动中,很多事情需要人反应灵敏,对战士、司机、飞行员、运动员等尤其如此。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下面是小华测定反应时间的一个过程:如右下图,请一位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木尺顶端,小华用一只手在木尺下部做握住木尺的准备,手的任何部位都没有碰到木尺,位置在木尺刻度45.0cm处,当看到那位同学放开手时,小华立即握住木尺。发现他手握住的位置是刻度25.0cm处,根据运动学的知识,算出小华

2

的反应时间(g取10m/s)。 图中 是F1、F2合力的理论值,_ _是合力的实验值。

21.(6分)如图,光滑斜面倾角θ=37°,用一竖直方向的光滑挡板将球挡在斜面上,已知球重60N。(sin37º= 0.6,cos37º= 0.8) 求:

(1)斜面对球弹力的大小

(2)挡板对球弹力的大小

22

22.(7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1m/s的匀加速直线运动,4s后加速度大小改为0.5m/s,方向仍与原来相同,求: (1)4s末的速度; (2)8s内的位移

23.(8分)质量为30kg的小孩坐在10kg的雪橇上,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拉力拉雪橇,力的大小为100N,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

2

(1)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sin37°=0.6,cos37°=0.8 ,g=10m/s) (2)雪橇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4.(8分)在第十八届冬奥会上,运动员杨杨顽强拼搏,夺得两块金牌,实现了我国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假设运动员的质量为M=55kg,滑冰运动员左右脚交替蹬冰滑行,左右脚上的冰刀向后蹬冰的力都是F=110N,每次蹬冰的时间为t1=1s,左右脚交替时,中间有t2=0.5s的时间不蹬冰。忽略运动员滑行中所受的阻力,设运动员从静止开始滑行且做直线运动,求:

(1)t3=10s末运动员前进的速度 (2)运动员在15s内的位移

3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一、1、B 2、A 3、B 4、B 5、C 6、B 7、B 8、A 9、C 10、B 二、11、ACD 12、AD 13、ACD 14、BD 15、ABC

三、16、交流电 0.02 17、猜想与假设 ;分析与论证 18、0.92 ; 0.6 19、 F ; F′ 四、20、 h12gt2 (3分) t2hg0.2s (2分) 21、(1)Fmg1cos3775N; (3分)

(2)F2mgtan37=45N (3分) 22、(1) Vtat4m/s (3分) (2)ss1s212a2v121t11t22a2t228m (4分) 23、(1)FN(mM)gFsin37340N (3分) (2)FFN68N (2分)

F合Fcos37F12N

(3分)

aF合m03m/s2M24、(1)

FMaaFM2m/s2 (2分) vtat27m/s14m/s (2分)

(2)根据v—t图象,可以求出15s内的总位移为155m (4分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