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探讨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探讨

来源:爱够旅游网
Vo1.14 No.1(General No.53) Journal of Chongqing City Management Vocational College ・Mar.2014 教育与教学・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探讨 刘慧玲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401331) [摘 要] 《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E2005]1号)指 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思想教育、在思想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对教育队伍的整合、优化以及 统筹资源等方面。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YNZ214一(2014)01—0066—03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贯彻落实全 观,还不能称为真正的“价值观”。到了大学时期,随 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着自我意识的成熟,个体才开始在实践中主观地、有 纲要(2010—2020年)》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高等教 意识的选择符合自己的评价标准,形成个人特色的价 育改革、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 值观。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 要任务。《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 从教育内容而言,思想教育强调对学生理想和信念的 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 教育,理想和信念教育体现在心理学上,则相应的就 [2005]1号)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此外,心理健康不仅仅满足 育,要“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充分强 于没有心理障碍或没有心理问题,它还表现为乐观的 调了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重要 心态,追求高尚而又现实的生活目标,积极寻求人生 性。结合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实际,将心理健康教育与 的价值。因此,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 思想教育相结合,主要应从以下途径思考。 停留在解决心理问题的层面,而应站在培养合格的社 一、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思想教育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 首先,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高职学生心理活动 中适时渗透思想教育,给学生以引导和帮助。 有效运行的方向和主导,而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 其次,克服青年期面临的价值混乱和冲突,逐步形 质,其中最为核心的是价值观的形成。价值观是指一 成稳定的价值观并实现自我是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重 个人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 要发展任务。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高职学 它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是浸透于 生正处于青年后期(又称成年初期),其主要任务是克 整个个性之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 服发展成长期中价值混乱和冲突,逐步形成稳定的价 想的一种内心尺度。兴趣、理想、信念等都可以说是 值观念并达成自我同一的实现。当前,在对高职学生 价值观的表现形式。价值观对人自身行为的定向和 的心理咨询中也发现,价值观冲突与偏离是导致学生 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价值观的发展来说,儿 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高职学生正 童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外在的 处在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的过渡时期,其分析判断能 和模仿成人的,其“价值观”只是照搬了成人的价值 力及自我审视能力较差,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 收稿日期:2014-01—15 作者简介:刘慧玲(1982一),女,重庆荣昌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学。 66 第14卷 第1期(总第53期)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3月 偏差;另一方面,高职学生渴望成长与成才,希望能从 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处获得有针对性的辅导。因此,对 于高职学生而言,适时适度的开展思想教育既是他们 健康成长所需,也是教育者的应有之责;同时,就心理 健康教育本质而言,教育性、发展性是其本质特性。对 高职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满足于对其心理困 惑及心理问题的缓解,而在于以问题为切入点,实施有 效引导和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说在心理 咨询中应当尊重来访者价值选择的宽松和自由,但在 学校教育中这种宽松和自由并不意味着放纵和无度。 适当的价值干预既是解决部分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关 键,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职责的必然。 二、在思想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心理上 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 心理健康的学生更容易接受并内化正确的道德观念, 从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将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于高职学生日常的思想教育 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思想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主要把握两点: 一是要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重视对高职大学 生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把提高大学生的 心理素质作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机组成部 分。传统的思想教育以说理为主,强调教学内容的重 要性,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需求往往有所忽略。 教师的“照本宣科”极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 逆反心理,与所期望的教育效果往往有很大差距。心 理健康教育注重以学生为本,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 引导。为了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在思想教育中要 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 系,以学生的心理为切入点,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及 个性心理的行为表现,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 教育工作。 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念及方式运用于思 想教育,提高思想教育的科学性。心理健康教育强调 尊重,学生只有在被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 其心扉才能敞开,思想教育才能够渗透,做思想教育 工作首先要尊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引导,在思 想教育中运用,既符合高职学生好强和求上进的心理 特点,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内心成 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认知疗法强调理性分析不良情 绪或行为产生的本质原因,在思想教育中运用,有利 于帮助学生澄清事实,分析原因,找出差距,加强整改 的方向与措施;将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行为疗法运用于 高职学生,对大学生好的道德行为予以“强化”(即肯 定),可促进他们形成和巩固良好的道德行为,达到 更高的道德水平。 三、加大对教育队伍的整合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 生 tS,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 (教思政厅[2011]1号)要求,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 教育体系由校、院(系)、学生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网络构成。第一级是由学校党委负总责,负责思 想政治教育的党委副书记主管,挂靠在学生处的,以 由专业人员组成的校级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为核心组 建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具体组织协调开展全校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二级是由院(系)分管学生工 作的领导和辅导员老师组成的院(系)级的保健层。 他们与学生接触多,同时也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及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第三级是由学生班委会、党团支部等 学生组织组成的保健层,他们积极协助辅导员、班主 任和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 的说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来自于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队伍,他们身上肩负着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双重任务。特别是二级保健层的 院(系)管理人员,他们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职责,同时 他们的专业背景多样,有必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培 训,帮助他们更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学校的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多为思想 政治专业出身,对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等知识和技能 了解偏少,也应让他们学习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等知 识,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思想、心 理行为,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并提供力 所能及的针对性帮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而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无法完全脱离社会 现实开展教育,应当多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学习党和 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社会实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67 Vo1.14 No.1(General No.53) Journal of Chongqing City Management Vocational College Mar.2014 不管是从事思政教学的人员,还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 的人员,都可通过教研活动进行相互交流,提高对高 职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优化环境 生个人,合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思想道德素 质。但与中小学相比,高职院校与家长采取常规性的 联系方式并不太现实。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学 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 开展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除两者相互渗透, 相得益彰外,还要进一步优化环境。“近朱者赤,近墨 者黑”,良好的环境对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 合作。一方面,学校层面可以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官 方微博等及时报道学校工作动态,方便家长从宏观角 度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环境的大概情况;另一方面,学 生处、院系辅导员等可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等点对点 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 协调发展。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完善的教 育教学设施,整洁秀丽的校园,是物理环境优美的体 现;学校优良的传统,先进的办学理念,好的校风、教 风、学风,是心理环境优美的体现。物理环境优美,有 助于增进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心理环境优美,有助于营造积极上 进的学习氛围,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持,促进学生和谐发 展。对高职院校而言,优化环境就是进一步加强校园 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寓于活动 课外教育是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与中学时期相 比,大学的生活空间更为广阔,自己安排的时间更为充 裕,他们除了关注传统意义上的学业之外,还更为关注 人际交往、发展兴趣爱好等方面。将思想教育与心理 健康教育寓于活动,既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也能达 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通过建设课外活动平 台,开展团体辅导、行为训练、心理测评、社团活动、网 络心理教育平台、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 动,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加强沟通,提高学生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既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也在潜 移默化中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六、统筹资源 将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还要善于统 筹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类资源。高职学生虽然相对离 家较远多为住校,但由于家庭教育的早期性和长期 性,家庭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的影响仍然非常大。学校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不仅 可以了解学生在家庭成长中的情况,还可以利用家长 的资源优势,邀请家长参与进来,通过学校、家长和学 68 的形式,及时将学生的情况发送给家长,并与家长进 行互动。同时,对高职学生的教育有赖于整个社会的 大环境。一方面可以邀请校外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 士加入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担任兼职督导或 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弥补学校心理教育中人 力资源及教育内容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应让学生积极 投入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更好地认识社会,体验生 活,提高抗挫折能力,推进社会化进程,当然,在这个 过程中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密切沟通、安全保障是 必不可少的。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 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 个专家。”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形 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辅导、助人与自助、统筹与协 调、适应与发展相结合的高职教育工作体系,不仅可 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 思想教育工作,也是开展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 培养和谐的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谢承力.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 江西教育科研,2007,(6). [3]卢爱新.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张志坚.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 康教育的整合[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 [5]周晓晔,杨冬梅.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 的价值实现[J].教育与职业,2012,2O. [6]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7]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责任编辑:刘峰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