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鑫超
摘要:多年来,企业内保工作在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企业有权利决定是否设立保卫组织,以何种保卫形式开展工作。通过对《企事业单位内部保卫条例》中职责分工和企业安全保障需求分析,提出构建企业现代化安全防范体系,开展社会保安实践,创新宣传教育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形成企业内保工作新形式。关键词:企业;内保工作;创新
现在,随着《企事业单位内部保卫条例》(下文简称条例)的出台及企业改革的推进,企业内保工作即要遵循《条例》要求的“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方针,又要符合企业改革过程要求的“精简管理部门和人员,构建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用工机制”。这就需要内保工作改变进行转变与创新,既能保障企业安全又能合理高效开展工作。
一、构建企业现代化安全防范体系
随着《刑事诉讼法》对公、检、法执法权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企业内保组织原来查案、处罚的职能消失,其工作重心转移到企业的内部治安防控上来。单一的治安防控措施,力度小,收效微。需要构建治安防控体系来维护企业治安秩序。构建治安防控体系需要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建立固定组织,二是明确细化责任。现在的企业内保工作,融合了安全技术防范、矛盾调解疏导、隐患查处整改、宣传引导等工作,任务重,工作繁琐,需要成立固定的组织担负起治安防控体系中任务分解、责任落实、督促整改的任务。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也是现在企业倡导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专业性强、涵盖面广,由没有固定的组织,会直接影响着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成效。企业须成立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指挥部,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治安保卫的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由企业党委成员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保卫部门),主任由保卫负责人担任,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企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企业各基层组织要相应建立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落实“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和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各项任务,切实做到治安防控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2、科技兴安,加大技防设施投入力度。 企业传统的治安防控主要是以人防和物防实现的。如建立企业内治安巡逻队,实行实时巡逻;在企业重点部位加固围墙、门窗,确保重点部位安全。随着企业用工成本增加,高科技犯罪频发,企业需要在技术防范加大投入,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含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使科技安防成为维护企业安全的重要力量。企业要加强技防设施建设,要做到经费有计划、有落实,有保障。对重点要害部位要切实做到电子监控不留死角,周界报警装置和红外线安装规范,电子监控中心管理不断提升。加大技术防范力度和密度,结合企业承受能力、安全现状等因素,按照先易后难,分步骤、分阶段、多层次、多格局的方式安装切实可行、覆盖面广的电视监控系统、电子红外报警装置等技防设施,最大限度、尽最大可能地使用高新科技手段,形成内部治安防范的网络化,不断提高企业保卫工作的管理水平和防范能力,依靠科技力量实现企业内部治安根本好转。
二、开展保安社会化实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求行业之间要有更合理的社会分工。保安服务业是公共安全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必然要求,虽然在市场竞争、队伍老龄化、服务水平上存在缺点,但也能够解决企业在用工、人员招聘方
32
现代国企研究 2016. 7(下)
面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安全需求、人力成本、管理模式进行保安社会化实践探索。安排多少比例的保安进入企业,负责哪方面的业务,对保安服务怎么进行考评,保安参与企业安全管理效果怎么样,能否很好的跟企业融合,保安在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是否影响到企业稳定,是否能够增加保安进入企业比例等。这些答案要靠企业在保安实践中去找,通过实践不断去更新、完善,去摸索出一条适合企业自身安全管理模式。保安社会化是企业内保工作的发展方向,优势显而易见。企业谁先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保安管理模式,将会对企业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减少用工成本,加快企业内部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三、创新宣传教育机制
宣传教育措施是保卫工作中最常见、最基本、最重要的措施,在违法犯罪率上升没有得到遏制以及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的情况下,持续进行宣传教育,是提高职工防范意识的基本方法。按照普遍宣传、分类教育、重点关注原则做好企业内部的的宣传教育。一、在全员考试题库中加入法律、法规内容、违法犯罪案例。使全体干部职工,广大干部受到宣传教育;在法制宣传日下发宣教方案,对各单位宣传情况进行考核,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好全体职工受到宣传教育。二是对重点岗位职工,如铲车司机、司磅、开票人员,结合具体部门,召开专题讲座,使宣传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三对有轻微违法犯罪嫌疑和有可能因矛盾激化铤而走险的干部职工,不定时的进行走访,及时细致的进行疏导教育工作。
四、创新快速反应机制
常态管理下的工作机制、处置方式已难适应应急状态下的特殊需要,客观上要求企业保卫部门牢固树立危机管理理念,准确把握危机管理工作的规律,形成一套体现应急特点的制度机制,有效开展危机应对工作,着力提升企业保卫工作水平。危机是指一种非常规状态,具有很强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和广泛影响性。需要内保快速反应,迅速决策;要求决策指挥者头脑冷静,审时度势,讲究策略,随机应变。企业去产能的过程中,企业亏损,工人工资低,甚至不发工资;部分转岗职工对分配工作不满意;工人在就业存在困难。这些矛盾的都是客观存在的,一旦遭遇偶然因素或者突发事件刺激,如果处置不当将会引发群体性事件。保卫部门作为企业内保稳定的重要因素,遇到这些问题,要及时汇报、客观对待、快速处理。处理的过程中坚持依规依法,劝导职工采取合理的方式表达诉求,不能触犯法律。劝导时,工作人员面对职工的情绪宣泄,一定要冷静,不能激化矛盾、扩大矛盾。
参考文献
[1]徐志林.伏天《当前形势与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改革》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作者单位: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永煤公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