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探究青海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建议

探究青海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建议

来源:爱够旅游网


探究青海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建议

矿产资源开发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对矿产资源开发工作的影响极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阐述了青海省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防治建议。

标签:青海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防治

青海省位于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之上,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主要包括135种矿产,其中已查明88种,矿产资源储量位居我国前十的有56种,主要产出煤炭、有色金属、贵金属、盐类、油气及其它非金属等。为保证青海省的矿产资源开发,探究其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并对具体问题进行防治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一、青海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重要性

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会严重影响青海省经济建设的发展,进而对全国国民的经济产生造成不良的影响。针对省内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有效的治理,能够实现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使省内经济得到稳定持续的发展,同时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对青海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矿产开发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青海省主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青海省的礦山开采活动对环境地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四方面,一是矿山开采对地形地貌及土地资源的破坏;二是矿山开采工作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三是矿山开采对于含水层的破坏;四是矿业开采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及废料等对于环境的污染。其中,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破坏主要表现在对原生地貌及景观的挖损和压占;次生地质灾害为开采过程及弃渣堆堆放而形成的潜在滑坡及潜在不稳定斜坡,含水层破坏表现在矿山开采形成的巨大采坑对冻土层的挖损破坏。

(一)地形地貌景观与土地资源破坏

青海省矿业生产活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和破坏主要表现为生产建筑物及露天采矿形成的露采坑及产生的弃渣堆等,由于采矿形成的矿坑的面积与深度都比较大,以至于形成了诸如不稳定斜坡、人工堆渣边坡、潜在滑坡等潜在危害,同时,矿山道路的开挖,对矿区局部地区的地形地貌造成了规模较大的破坏。

(二)含水层破坏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之上,矿产区内多年冻土普遍发育,这些区域大部分为沼泽,由于海拔与气候的影响,含水层受季节的影响比较明显,第四系冰水沉积含泥角砾表层含水层在多年冻土之上。而矿区的大规模开采工作,形成了许多开挖深且面积大的矿坑,对矿区冻土层产生了挖损破坏,导致冻土消融,造成矿坑

涌水,对矿区含水层产生了严重的破坏。

(三)次生地质灾害

矿山开采及渣堆堆放在矿区形成了不稳定斜坡及滑坡等潜在地质灾害,开采过程形成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形成于采坑坑壁,边坡物质为岩质,主要组成部分为砂岩和煤层;而人工堆渣形成的边坡为土、岩质斜坡,岩性为开采而产生的废弃矿渣及剥离的土石,弃渣堆堆放于采坑周边形成渣山。

(四)废气废料的污染

矿业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及其它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及水源,矿业开采工作产生的未经处理的废水、废料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地表环境等也会产生严重的污染。

三、青海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决策机制

矿山环境的监督管理涉及的行政管理部门较多,青海省政府应建立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领导决策机制,落实诸如环保部门、国土资源部门、水利部门、林业部门等各个部门的矿山环境保护责任制,使其明确自身任务。同时,将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之中,加强对矿区环境的监督与保护。

(二)完善相关法规

青海省政府应针对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内容,加快出台有关矿山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使矿山环境保护工作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合理化。同时,大力推广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制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制度及矿山治理保证金制度,从多方面入手开展工作,运用法律的手段,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开展矿山环境保护工作,并加强对采矿企业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对于工作中存在玩忽懈怠现象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法律与经济处罚,情节严重者可予以强制停工。

(三)注重相关宣传教育

矿产资源开发能够加强国民经济发展,但矿产资源的开发活动会对地质环境产生破坏,如果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对矿区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成为历史的罪人。而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往往认知不足,因此,青海省政府应加强有关矿山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升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从根本上提升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实现矿产工作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加大矿山环境治理工作的投资

为保证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工作,青海省政府应加大对于矿山环境治理的投资,借助覆坑平整、播撒草种、网围栏封育等工程措施对矿区环境进行有效治理。

结束语

矿产资源开发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但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作为青海省赖以发展的支柱型产业,青海省有关部门应对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保护当地地质环境,保证矿区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青海省乃至全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勇,胡屿.贵州省煤矿集中开采区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33):221-222.

[2] 王潇,江晓龙,韦龙明,孔凡乾,马志举,曾繁荣,赵凤生.广东梅子窝钨矿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J].有色金属工程,2017,7(02):93-98.

[3] 王建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以普安磨田煤矿为例[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05):83+90.

[4]马小强,毕海良,孙莹, 等.青海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建议[J].青海环境,2012,(3):135-137.

[5]邢国忠,徐世富.青海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建议[J].青海国土经略,2003,(1):16-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