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卷第6期 2017年03月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ves Research V01.8 No.6 March 2017 白媒体时代舆论监督与引导 张淼磊 (鲅鱼圈区广播电视台,辽宁营口 115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媒体已成为当下流行的新兴媒介,在网络舆论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舆 论监督和引导过程中还是存在众多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自媒体时代舆论监督与引导策略,以期为实践和理 论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自媒体;舆论;监督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一、自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特征 (一)舆论监督主体更加平民化 自媒体时代,舆论监督主体更加平民化,…这是自媒体 时代舆论监督的重要特征之一,与传统的相对单一的舆论监 督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自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模式 发生了很大改变。首先,新闻传播的媒介更加广泛,除了传统 的电视广播等,还有微信公众号、微博、博客等新兴的自媒体。 其次,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新闻制作者和传播者,公众可 以借助网络平台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所见所闻。自媒体时 代舆论监督的主体更加广泛和平民化。 (二)舆论传播速度更快 自媒体时代,新闻信息借助互联网实现快速传播。在事件 发生的第一时间,公众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事件的最新进展, 同时可借助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言论同时又会被 其他的公众所关注、转发和评论。短时间内,事件在网络平台 实现了大规模爆发式的传播。公众发表的碎片化信息使得事 件的发展和线索不断完善。与传统舆论传播相比,自媒体时代 舆论传播速度、强度、规模都将被无限放大。 (三)舆论监督的信息渠道更加广泛 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目击者”。其中手机是最常用 的舆论监督工具,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渠道。-z 在事件发生 的第一时间,公众可以利用手机及时记录事件的发生和进展, 照片、视频等都是舆论监督的重要依据。在自媒体时代,任何 事件都有可能引起舆论的广泛讨论,即使是一起微不足道的 小事件,都有可能在网上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大规模的传播。 二、自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的真实性降低 在自媒体时代,^^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的发布者。一方面,信 息来源更加广泛,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信息的 真实性受到质疑。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J:首 先,新闻的生产者和信息的发布者不受限制,没有准入门槛,个 ’人素质参差不齐,其中不乏一些滥竽充数、因炒作而制造假新 闻的人。其次,事件传播过程不受限制,这使得新闻的传播过 程不受约束,不真实的、虚假的新闻也有可能得到大范围的传 播。最后,媒体的公信力降低,一些媒体为了眼前利益,植入虚 假信息,恶意炒作,获取公众的关注,降低了媒体的公信力。 (二)自媒体使用者的素质参差不齐 在自媒体时代,新闻的“目击者”和“发布者”越来越多, 自媒体使用者的准入门槛降低,没有严格的制度来约束,人们 发布新闻的自主性提高,公众只需要注册账号就可以直接发 布信息。 由于自媒体使用者的素质的参差不齐,信息的真 实性受到质疑,引起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无法辨别信息的 真实性,另一方面,看问题的角度片面,易情绪化。网络信息泛 滥,信息真伪难辨,有可能传播虚假信息。真实性是舆论监督 的本质,网络中虚假信息的传播使得舆论监督的难度加大,公 信力降低。 (三)舆论监督主体易情绪化 公众主体的情绪化,主要是指网络言语的非理智性和公 ’ 文章编号:1674—8883(2017)06—0183—01 众的盲从性,面对问题缺乏独立的思考与辨别能力,人云亦 云。这是媒体监督主体易情绪化的表现。当某一事件触及公 众的内心时,他们的言论会失去理智,各种谩骂和攻击也随之 而来,造成群体极化,这些都与舆论监督的客观公正背道而 驰。一些网民仅出于同情弱者、疾恶如仇的心理,在没有了解 事情之前,仅凭已有的信息就作出情绪化的判断和行动,肆意 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以至形成网络暴力。 三、自媒体时代舆论监督与引导策略 (一)加强和完善舆论监督的相关法律 自媒体是新兴的传播媒介,当前关于自媒体的各种法律 法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不 乏一些不法分子投机取巧,钻法律的空子,散布不实言论,炒 作事件,使事件朝着不正确的方向发展,导致对和谐社会的建 设和社会稳定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自媒体舆论监督需 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网络传播中的不良 事件,制定具体详细的措施,用完善的法律法规约束网民的行 为。一旦出现违法行为必须严惩不贷,为网络传播营造健康的 环境。 (二)提高网络用户的素质 网络用户是新闻信息的发布者和信息传播的参与者,其 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网络舆论监督是否能健康发展, 网络用户正确的媒体角色定位和媒体话语权的运用是自媒体 监督步入正轨的关键。提高网络用户的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 方面着手:第一,加强网络舆论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网 络用户的法制观念,正确的法制观念能够约束他们的网络行 为,进而形成理性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第二,增强网络用户 的责任意识,强烈的责任意识能够有效地约束网民的行为,对 于新闻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三思而行,同时对网络虚假新闻和 谣言做到止于智者。 (三)重视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 尽管任何自媒体的参与者都能够自主地发布信息,但只 有少量参与者的信息能够得到普遍认同、在舆论场中占据核 心地位,这就是网络意见领袖。因此,在积极建设主流媒体的 前提下,也应该重视意见领袖在议题中的影响力。自媒体时 代,无论是行业精英型的意见领袖还是草根型的意见领袖,都 能在其所代表的一群人中获得认同和影响力,意见领袖频繁 参与公众议题、介入社会舆情事件,可对我国的舆论体系产生 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刘芹芹.自媒体舆论监督境况与引导策略[J].新闻世界, 2016(08):51—53. [2]罗月霞,刘忠珍.浅析自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J].新闻战 线,2016(08):28—29. [3]肖盼章.自媒体时代舆论传播的路径与引导策略[J].新 闻与写作,2015(06):107—109. [4]张珏.自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特点及局限[J].思想战线, 2013(S2):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