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进行了滨湖新城A1-1/A4-1地块项目的二次结构植筋施工技术交底。在该项目中,地下室二层层高为3.5米,地下一层层高为4.5米,标准层层高为5.4及5.3米。墙体拉结筋为2根HPB300Φ6mm,过梁为4~6根HRB400Φ12mm,构造柱为4~6根HRB400Φ12mm。
在现场进行放线定位后,应采用探测仪器对原构件的钢筋位置进行探测,以确保植筋的位置不与原构件的钢筋位置冲突。确定好钻孔位置后,使用水钻或电锤进行钻孔。当原构件质量较差,存在裂纹缝隙时,必须采用水钻,以减少施工震动对结构造成的破坏。一般情况下,钢筋植筋大于18mm的植筋孔宜采用水施工工艺。
钻孔完成后,应将孔周围灰尘清理干净,用气泵、钢丝刷清孔。对重要构件要作到三吹两刷,即吹孔三次、清刷两次。其余构件清孔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清刷完毕后,用棉丝沾丙酮,清刷孔洞内壁,使孔洞内最终达到清洁干燥。如遇成孔部位较潮湿的情况,还需用加热棒对所成的孔进行干燥处理。清
孔后,用干净棉丝将清洁过的孔封堵严密,以防有灰尘和异物落入。
植筋用钢筋必须做好除锈清理,采用磨光机固定钢丝刷对钢筋的除锈部位进行打磨,要求除锈长度大于锚固长度50mm左右。普通没有锈蚀的钢筋,应用角磨机和钢丝刷将除锈清理长度范围内的钢筋表面打磨出光泽。严重锈蚀的钢筋不能作为植筋使用。
最后,对植筋孔进行清理和验收,组织相关方进行隐蔽验收,并作好验收记录。
3.如果钢筋沾有油污,应使用丙酮进行清洗。
4.在植筋之前,应使用棉丝沾丙酮擦拭好钢筋打磨的部分。 5.注入植筋胶
将植筋胶管放入套筒中,旋上混合器,然后将套筒放入打胶枪内。将胶枪上的混合喷头伸入孔的底部,扣动扳机,每次扣动扳机感觉有明显压力后,一步一步慢慢抽出。当药剂充满XXX时,停止扣动扳机。
插筋锚固 1.非通孔锚固
根据植入深度,在处理好的钢筋除锈端做明显标记,然后插向孔洞,一边插一边向同一方向缓慢旋转,直至到达孔洞底部为止,此时应有锚固胶从孔洞内溢出。
2.通孔锚固
将处理好的钢筋插入孔内,孔两端用环氧砂浆封堵。封堵的同时,在通孔两端预埋气管,一端注胶,另一端排气。将锚固用植筋胶装入打胶筒内,安装打胶嘴。将植筋胶通过注胶管注入孔洞内,直至另一端出气管溢出胶为止,然后将出气管弯折扎紧。
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1.1 钢筋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进口钢筋必须先经过化学成分检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使用。
检查方法:进场验收,复核相关资料,现场取样进行复试。 1.2 植筋胶性能必须符合要求。
检查方法:进场验收,复核相关资料,现场取样复试,现场样板抗拉拔承载力试验。
1.3 植入钢筋锚固的抗拉强度必须满足要求。 检查方法:抗拉拔承载力的现场检验。
检查数量:同规格、同型号、基本相同部位的植筋组成一个检验批。抽取数量按每批植筋总数的1‰计算,且不少于3根。
1.4 植筋深度要求
植筋的植入深度最小值I≥10*d(见下表) 施工质量要求:现场实测。 2.一般项目
2.1 植筋孔的位置、直径、XXX和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方法:尺量和检查施工记录、植筋成孔记录。 2.2 植筋孔是否清理干净。 检查方法:抽查和检查施工记录。
2.3 植筋所用钢筋是否除锈,钢筋表面是否打磨出光泽。 检查方法:现场检查和检查施工记录。 2.4 植筋孔质量要求见表2.4. 表2.4 植筋孔质量要求
植筋孔深度允许偏差(mm):+20 植筋孔垂直度允许偏差(°):5 植筋孔位置允许偏差(mm):5 定位的准确性
钢筋植筋都是在已有构件上钻孔施工,钻孔时均不得破坏原结构钢筋。因此,在钻孔前必须采用钢筋位置探测仪器对原结构的钢筋位置进行探测。
钻孔深度
钢筋植筋的钻孔深度直接影响植筋质量。因此,对植筋孔必须逐一进行检查。孔洞和钢筋清理。
钢筋植筋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工序,钢筋植筋的孔洞和钢筋清理是影响植筋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孔洞和钢筋清理不到位,钢筋和孔壁之间的结合就会不紧密,导致无法达到设计所需的拉拔力。因此,在植筋注胶阶段,必须保证注胶的密实度。专项工长和班组长需要在现场指挥监督,注胶不得少于孔深的2/3,钢筋插至孔底部后应有多余的胶从孔内溢出。同时,在植筋插筋阶段,钢筋应沿着一个方向旋转着插至孔底,以避免产生气体留存,影响植筋质量。
对于成品的保护,清孔后应用干净棉丝将清洁过的孔封堵严密,以防有灰尘和异物落入对孔造成污染。除锈和清理完的钢筋需要放置在干燥的地方,并对打磨出光泽的钢筋部位进行包扎保护,以防被污染。植好的钢筋应做好保护工作,应保证植筋完后2-3天才允许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和工序,以防在植筋
胶固化时间内钢筋被摇摆或碰撞。钢筋锚固用的植筋胶需要一定的固化时间,所以,在植筋胶固化之前,不得扰动刚植好的钢筋。
在使用植筋胶时,将植筋胶管置入套筒,旋上混合器,然后将套筒置入打胶枪内,扣动扳机。第一、二次挤出来的胶不要使用,因为此时胶可能没有混合均匀。原材料的质量也需要控制,钢筋进场时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并有出厂质量证明,按规定做物理力学性能复试。植筋胶必须采用改性环氧类和改性乙烯基酯类(包括改性氨基甲酸酯),其级别按设计要求选用,其性能必须符合规定的安全性能检验合格指标。植筋胶必须通过毒性检验,对完全固化的植筋胶其检验结果应符合无毒卫生等级要求,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植筋胶的耐冻融性能应符合以下标准:必须通过冻融环境温度为-25~35℃、循环50次以上、每次循环时间为8小时的试验,试验结束后在常温条件下测得的强度降低百分率A级不应大于10%,B级不应大于15%。只有符合这些要求的植筋胶才能获得试验合格证书。
丙酮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检验报告。
在进行植筋作业时,必须使用以下机具设备:钢筋探测仪器、电锤、水钻、小型气泵、砂轮锯和磨光机。同时还需要使用毛刷、钢丝刷、气管和胶枪等工具。
在进行植筋操作之前,必须对工人进行交底、培训,并进行考试合格后才能进行操作施工。在进行大面积植筋前,必须先进行样板施工,包括不同品牌的植筋胶和具有代表性的部位,只有通过抗拉拔承载力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大面积施工。在进行植筋作业之前,必须对植筋部位原结构面的缺陷进行补强或加固处理完成。特殊部位的操作平台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才能搭设完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