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年龄 29岁 性别 女性 婚况 已婚 民族 职业
出生地: 单位: 常住地址:
入院时间:2006年11月14日10: 40AM
病史采集时间:2006年 11月14日 11: 30AM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
发病节气:
主诉:头痛,头晕伴左上肢麻木一周。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伴左上肢麻木,当 时未能引起重视,故未行任何检查及治疗,后因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口唇及 舌头麻木,故于2006年 11月10日来我院门诊求治,测血压正常,经诊查及X线检 查,以 颈椎病”收住,入院症见:患者神清,精神可,头晕,头痛伴左上肢麻 木,发病前无发热、恶寒、流涕、咽痛等症,亦无潮热盗汗症状,納食可,二 便调,夜间休息可。
既往史:既往体质较弱,否认有肝炎,肺结核及伤寒病史。
B超检查发现
慢性胆囊炎病史2年。否认有糖尿病及心血管疾患,否认有地方病及职业病史, 否认有外伤史,手术史,输血史及中毒史。
个人史:出生于本地,生活工作至今,居住条件尚好,住地无潮湿之癖, 性格随和,无地方病区及疫区居住史,无烟酒嗜好,饮食无偏嗜,无毒物,粉 尘、放射性物质及传染病接触史。
过敏史:否认有药物,食物及花粉过敏史。
月经史:15岁初潮,3-5/28-30天,末次月经11月初,月经量多、质正常, 无痛经、崩、漏史,无带下病史。
婚育史:适龄结婚,孕0产0,爱人体健。
家族史:父母均健康,否认有家族性遗传病史,家庭成员中无传染病史。
体格检查
T: 36.6 C P : 78次/ 分 R : 19次/ 分 BP : 115/78mmHg
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表情自然,双目有神,形体适中,步入 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舌质淡红, 苔薄白,脉弦。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鼻翼无煽动,外耳道无疖肿, 耳、鼻道通畅,未见异常分泌物溢出。唇红,咽无充血,扁桃体不肿大。颈软 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未见颈静脉怒张。胸廓对称,呼吸动度一 致,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正常,心率 88次 /分,律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莫菲氏征(-),麦氏 点无压痛,腹部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肾无叩痛,脊柱、四肢见专科, 前后二阴未查,排泄物刻下未见,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
引出。
专科情况:
脊柱外观正常,无明显侧弯及后凸畸形。颈椎无明显压痛,椎间孔挤压
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左(+),右(一),加强试验:左(+),右(一), 余肢外观正常无明显畸形,活动灵活。
辅助检查:
我院2006年11月10日X线片示:颈椎骨质未见明显异常。 其余相关辅助检查单已开出,待回报。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眩晕
气血亏虚
西医诊断:颈椎病混合型
住院医师: 主治医师:
鹤峰医院首次病程记录
2006-11-14 10 40Am
患者 ,女性,29岁,因头痛,头晕伴左上肢麻木一周余”门诊于2006 年11月14日 10: 40Am以 颈椎病”收住我科。
患者自诉于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伴左上肢麻木,当时未能引 起重视,故未行任何检查及治疗,后因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口唇及舌头麻木, 故于2006年 11月10日来我院门诊求治,测血压正常,经诊查及 X线检查,以 颈 椎病”收住,入院症见:患者神清,精神可,头晕,头痛伴左上肢麻木,发病前 无发热、恶寒、流涕、咽痛等症,亦无潮热盗汗症状,納食可,二便调,夜间 休息可。既往体健,否认有肝炎,肺结核及伤寒病史,否认有药物,食物及花 粉过敏史。
体格检查
T: 36.6C P : 78次/ 分 R : 19次/ 分 BP : 115/78MMHG
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表情自然,双目有神,形体适中,步入 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舌质淡红, 苔薄白,脉弦。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鼻翼无煽动,外耳道无疖肿, 耳、鼻道通畅,未见异常分泌物溢出。唇红,咽无充血,扁桃体不肿大。颈软 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未见颈静脉怒张。胸廓对称,呼吸动度一 致,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正常,心率 88次 /分,律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莫菲氏征(-),麦氏 点无压痛,腹部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肾无叩痛,脊柱、四肢见专科, 前后二阴未查,排泄物刻下未见,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 引出。
专科情况:
脊柱外观正常,无明显侧弯及后凸畸形。颈椎无明显压痛,椎间孔挤压试 验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左(+),右(一),加强试验:左(+),右(一), 余肢外观正常无明显畸形,活动灵活。
辅助检查:
我院2006年 11月10日 X线片示:颈椎骨质未见明显异常。 其余相关辅助检查单已开出,待回报。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与鉴别诊断:
患者张晓明,女性,29岁,因 头痛,头晕伴左上肢麻木一周余”收住。入 院症见:患者神清,精神可,头晕,头痛伴左上肢麻木,发病前无发热、恶寒、 流涕、咽痛等症,亦无,潮热盗汗,納食可,二便调,夜间休息可。既往体质 较弱,月经量多。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 眩 晕”范畴,患者因素体单薄,后天调摄不足,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气血生化 之源,脾虚则气血亏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故而出现头痛, 头晕症状,气血亏虚,不能濡养四肢筋脉、肌肉,故而出现左上肢麻木。脾虚, 血失所统,故见月经量多。故本病应辨为气血
亏虚之症,而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沉细均为气血亏虚之象。病位在清窍,病性属虚。
中医鉴别诊断:本病应与头痛相鉴别, 眩晕常见伴有头痛,其主次轻重临 床当加以区别。一般而言,头晕以头昏眼花为主,而头痛则以头部疼痛为主要 症状,在病因上,眩晕以内伤为主,头痛则涉及外感、内伤两个方面,在病机 性质上,头痛以实证多见,头晕以虚证多见,可以鉴别。
西医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1 •头晕头痛伴左上肢麻木一周
2. 颈椎无明显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左(+), 右(一),加强试验:左(+),右(一)0
3. 我院X线片提示:颈椎骨质未见明显异常。
本病应与颈部软组织损伤相鉴别,二者均为颈部疾患,但后者有外伤史, 有颈部疼痛及颈部活动受限,但无头痛头晕及上肢麻木,二者可从病史、体征 给予鉴别。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眩晕
气血亏虚
西医诊断:颈椎病混合型 治疗计划:
1. 骨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 2. 普食
3. 0.9%生理盐水250ml加血塞通15ml静点,每日1次
0.5%葡萄糖 250ml加瑞智宁40ml静点,每日1次 4. 中医手法治疗 3次 /日 5. 积极完善相关检查
6. 辩证调护:畅情志,保暖。
住院医师:
阆中鹤峰医院病程记录
2006-11-15 10:20Am
患者一般情况尚好,生命体征平稳,纳食佳,二便自调,夜间休息可,自 诉头痛,头晕伴左上肢麻木,余无其他不适•治疗以营养神经、颈椎床头牵引、 益气养血、中医手法治疗”综合治疗方案。,续观。
记录
2006-11-16 10Am
患者入院第三日,患者一般情况尚好,生命体征平稳,纳食佳,二便自 调,夜间休息可。自诉头痛症状已缓解,头晕无明改善,左上肢麻木较前减轻, 余无其他不适、继续观擦治疗
记录。
2006-11-17 10Am
今日查房,患者入院7日,,患者一般情况尚好,生命体征平稳,纳食佳, 二便自调,夜间休息可。自诉头痛症状已消失,左上肢麻木较前明显减轻,仍 感头晕,但较前已有减轻,余无其他不适,.诊断明确。中医诊断:眩晕,西医 诊断:颈椎病(混合型)2.治疗以营养神经、颈椎床头牵引、益气养血、中医 手法治疗”综合治疗方案。回家继续吃药续观。
记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