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期肾脏病常规透析治疗标准化诊疗⽅案
⼀、终末期肾脏病常规透析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适⽤对象
第⼀诊断为终末期肾病(ICD-10:N18、0)。
⾏常规⾎液透析治疗(ICD-9-CM-3:39、95)或⾏持续⾮卧床腹膜透析。(⼆)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1、确诊为终末期肾病,并排除可逆性因素。
2、实验室检查:⾮糖尿病肾病eGFR⼩于10ml/(min?1、73m2),糖尿病肾病eGFR⼩于15ml/(min?1、73m2)。3、已有⾎液透析通路或腹膜透析通路:⾃体动静脉内瘘、移植⼈造⾎管、半永久性深静脉置管,或者腹膜透析导管。(三)治疗⽅案得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常规⾎液透析治疗(ICD-9-CM-3:39、95)或⾏持续⾮卧床腹膜透析。(四)标准住院⽇为7–10天。(五)进⼊路径标准
1、第⼀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终末期肾病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诊断得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7天1、必需得检查项⽬:
(1)⾎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2)肝肾功能、碱性磷酸酶、电解质、酸碱平衡、⾎糖、⾎脂、⾎型、凝⾎功能、传染性疾病筛查(⼄肝、丙肝、HIV、梅毒等)、⾎清铁、铁蛋⽩、总铁结合⼒、转铁蛋⽩、iPTH;(3)胸⽚、⼼电图、泌尿系统超声波检查、超声⼼动图。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动静脉内瘘或⼈造⾎管得⾎管彩超检查,或腹透液常规、腹透液细菌培养+药敏实验。(七)开始⾎液透析⽇为⼊院第3–5天(视病情决定,若有急诊透析指征,应及时透析)
1、⼀般⾸次⾎液透析时间不超过2–3⼩时,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延长每次透析时间,直⾄达到设定得要求(每周2次透析者5、0–5、5⼩时/次,每周3次透析者4、0–4、5⼩时/次;每周总治疗时间不低于10⼩时)。2、选择合适得透析器,⼀般⾸次透析选⽤膜⾯积较⼩得透析器。
3、⾸次透析时⾎流速度宜适当减慢,可设定为150–200ml/min,以后可以根据病情进⾏个体化调整。(⼋)开始腹膜透析⽇为⼊院第1–3天(视病情决定)
1、每天透析4-5次,⼀般每次⽤2升透析液,⽩天留腹时间4⼩时,晚上8-12⼩时。
2、根据病情,为了达到充分透析得⽬标值,每个腹透周期得留腹透析液量可以增⾄2、5-3升,每天交换透析液4次。对于部分有残余肾功能得患者,也可以每天只交换透析液1-3次。
(九)常见并发症基本治疗药物要求
1、贫⾎:根据病情给予促红细胞⽣成素、铁剂、叶酸及维⽣素治疗。
2、⾼⾎压:根据病情可给予⾎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a 受体拮抗剂等。
3、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根据病情可给予磷结合剂、⾻化三醇等治疗。(⼗)出院标准
1、内瘘、⼈造⾎管或半永久深静脉置管或腹透导管透析过程中使⽤顺利,⽆需继续住院诊治得⼿术并发症/合并症。2、指导⾎透患者学会⾎液透析开始后得内瘘、⼈造⾎管或半永久深静脉置管得护理与保养。
3、指导腹透患者学会更换腹膜透析液得操作、学会导管出⼝处得护理。指导患者饮⾷,建议优质⾼蛋⽩饮⾷(每⽇蛋⽩摄⼊量:1、2g/kg/d)。
4、确定透析⽅案,出院后进⾏维持性⾎液透析或持续⾮卧床腹膜透析。(⼗⼀)转诊上级医院参考指征
如当地医疗技术条件有限,在下列情况下,可建议患者转诊上级医疗机构进⼀步诊治。1、透析通路建⽴失败。
2、出现透析相关并发症控制不佳,如难治性⾼⾎压、低⾎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腕管综合征、严重感染等。3、多器官功能衰竭。
(⼗⼆)定期随访检查基本要求
1、每1-3个⽉复查⾎常规、肾功能电解质、肝功能、⾎清铁、总铁结合⼒、转铁蛋⽩、铁蛋⽩、⾎钙、⾎磷、钙磷乘积等,每3-6个⽉复查甲状旁腺激素、⾎清β2微球蛋⽩,每6个⽉评估透析充分性、营养状况⼀次。2、每年复查⾎清传染病标志物(⼄肝、丙肝、HIV、梅毒等)、⼼电图、胸⽚、⼼脏超声等。3、定期评估⾎管通路。
(⼗三)腹膜透析病⼈随访与管理规范
1、定期随访:治疗初期2周-1个⽉随访1次,稳定期1-3个⽉随访1次。更换外接导管每6个⽉1次。
2、资料登记:对随访患者应进⾏常规记录(包括纸质档案与电⼦档案)。
3、定期对腹膜透析中⼼质量进⾏评价,评价指标包括腹膜炎发⽣率、感染率、住院率、患者⽣存率、技术⽣存率、⽣活质量等。
4、通常应每3个⽉随访宣教1次,对于反复发作腹膜炎、顽固性⾼⾎压或⽔肿、严重肾性贫⾎、⾻病、透析不充分或营养不良要加强随访宣教及再培训。
5、培训内容包括清洁与⽆菌得概念与重要性、更换腹膜透析液得操作培训、导管出⼝处得护理、饮⾷指导、锻炼、腹膜透析记录及⼼理辅导等。(⼗四)变异及原因分析
1、发⽣紧急⾎管通路并发症,需要进⾏相关得诊断与治疗。2、发⽣⾎液透析急性并发症,需要进⾏相关得诊断与治疗。
3、伴有其她合并症时,需要进⾏相关得诊断与治疗。终末期肾脏病常规⾎液透析治疗临床路径表单适⽤对象:第⼀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N18、0)
⾏常规⾎液透析治疗(ICD-9-CM-3:39、95)或持续⾮卧床腹膜透析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