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环节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并通过学生的各种 有效学习合作,引导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也就是说,在三 种学习方式中, 自主学习是学生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前 提,探究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而合作学习是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基于此点,小组合作 学习就自然成为新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最多的教学组织形式。 小组 合作学习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 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在于小组合作是否有效, 也只有有效 的小组合作,才能使课堂达到高效。
一、 选择具有合作价值的学习内容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 要前提。 首先, 学习内容可具体分解。 合作学习, 学生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要选取那些内容可分解,可让每个合 作成员有明确任务, 又比较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其次, 讨论的问题要有思考性、启发性、探究性。 “ 学源与思,思起与 疑。 ” 常有疑点才能常思考、常探索、常创新。探究疑点的时候 是注意筛选那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答案多样、 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内容。
二、学生独立思考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动力。 合作 学习是通过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 只有学生独立思考, 有 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如:讨论前,小组成员先
独立思考, 把想法写下来, 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 然后再讨论, 形成集体意见。 否则, 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 急于讨论,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打开,容易被别人观
点同化,出现 人与亦云的现象。
三、 学习任务明确分工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手 段。 合作学习中学习任务的确立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要, 是 贴近学习实际的、有选择性、有一定难度的、具有思考价值的。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 能力选择学习任务, 小组成员间也要根 据个人特点分配任务。
四、 教师引导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强调学生间的合 作, 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始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和参与者。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景, 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 以高涨学习热情投入于合作学习 中。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巧妙引导。特别是出现困 难、意外混乱局面时要深入小组,掌握情况及时调控,保证小组 学习合作有序、有效地开展。教师要及时诊断与处理问题,注意 激活 “ 冷场 ” ,控制 “ 过热场面 ” ,使全体小组成员 “ 动 ” 起来。教师 还要下组参与学习讨论, 及时把握各组学习情况, 灵活运用教学 机智,调整学习时间,同时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 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入。
五、 展示交流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内容。 展示交流有 利于让各个合作小组充分展示成果, 阐述观点, 并倾听其他组的
观点,吸纳他人之长,及时做必要的订正和补充发言。通过及时 展示交流进一步内化知识、 归纳出合理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 策略。 教师要传达给学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投入到展示活动中去 的信息,激励学生参与展示活动。
六、 评价激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导向。 为提高学生的合 作意识、 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 要加强激励评 价。
1. 小组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相结合。既自我分析问题总结经验, 又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2. 对合作小组集体评价和小组成员的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 合作学习小组,强化 “ 学习小组 ” 的集体荣誉感。
3. 可以对小组活动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学习过程、效 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学习方式, 它对促进 学生积极进取、 自由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发 挥积极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充分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把握最佳时机, 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 作学习,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从形式走向实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