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雯(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摘要】电子商务作为因特网技术发展日益成熟的直接结果,是未来商业发展的新方向。它对传统的贸易方式带来冲击。
其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增加了贸易机会、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益。对此,企业在电子商务的挑战之下,要同时面对其带来的压力和机遇,拿出举措。
【关键词】电子商务因特网国际贸易【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9-0207-01__
国际电子商务将使国际贸易的中间环节大大减少,对传统的贸易方式带来巨大冲击。由于信息的竞争在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网络在第一时间获的有效信息,开展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成为所有贸易商家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国际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电子商务工程是信息技术与社会化服务系统的结合,进出口商利用电子表格进行商品的报关、商检、保险、运输、结汇等工作,减少了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消耗,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减少了中间环节,加快了国际贸易的节奏。
1、提高国际贸易效率,更新国际贸易交易手段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使得服务于国际贸易的一些交易手段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更便利、更快捷了。订单、发票、提单、报关单、进出口许可证等日常往来的一些贸易单证,可以用以加密的数据格式通过网络在各交易主体、监管部门之间进行传送。
省去了通过传真与信函等传统方式传输的书面文件,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2、引发国际贸易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创新由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中信息收集的成本相当高,致使许多国内商品生产企业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实现商品的出口。外贸公司正是利用了这个信息缺口,凭借自身对国际市场信息掌握相对充分的优势,一方面在国际是市场上寻找买主,另一方面在国内寻找出口商品制造企业。如果在出口商品制造企业与国际市场之间出现一条便捷且成本低廉的信息沟通渠道,那么外贸公司也就失去了其竞争优势与生存空间。
3、世界服务贸易的扩大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服务贸易的提供者不必跨出国门就能为其他国家的客户提供国际服务。同时,公司足不出户就可以同时承接来自不同国家的业务,而不必担心国际旅费和日程安排方面的问题。例如:在咨询人才培训、新产品开发、工业设计、医疗诊断等领域,这种服务需求的扩大导致了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促进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软化。
二、国际贸易在电子商务下的特点1、国际贸易管理手段的“电子化、网络化”Internet的发展在推动国际贸易方式从传统的“有纸化”向“电子化(无纸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也在全方位影响政府的贸易管理行为,要求政府贸易管理部门改进管理手段,提高的管理效率。政府用通过建立专门的网站,更加透明、快捷的发布贸易政策,处理企业登记、审批业务,由传统政务走向“电子政务”,使国际贸
易管理逐步实现“电子化、网络化”。
2、国际贸易“整体性、安全性”电子商务能够规范事务处理的工作流程,将人工操作和电子信息处理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不提高人力和物力的利用,可以提高系统的严密性。在电子商务中,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核心问题,它要求网络能提供一种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如加密机制、签名机制、安全管理、防火墙、防护病毒保护等等,这与传统的商务活动有很大的不同。
3、国际贸易单证、报文的“标准化、统一化”传统有纸贸易方式下,国际贸易中所使用的大量单证和报文,无论在格式还是在内容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贸易企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别,但由于是人工处理和寄送,不会影响贸易的正常进行。但在“数字”传输的电子商务方式下,不同格式和标准的单证、报文根本无法通过EDI方式或Internet,在不同的贸易企业和机构之间实现传输,也就更不能实现信息的共享。因此,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就要求国家政府部门、企业和机构之间实现代码、单证、报文等的标准化和统一化。
4、国际贸易交货方式的多样化以网络为媒介的电子商务方式,使部分商品,比如样品和无形商品的交货方式发生了变化。凭样品成交的买卖中,样品可以通过网络以图文信息发送给对方,省时、省钱,而且可以在网上实现样品的修改、确认。技术贸易资料、音像制品、图书等无形商品,可以实现网上的直接交货,而在传统方式下,这些商品的交付则要通过跨国的邮寄运输来完成,这样成本高、时间长。
当然,对于上述商品,贸易双方仍然可以选择传统方式实现交付。
三、利用电子商务促进国际贸易的策略对于一国的贸易发展来讲,电子商务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电子商务取代传统贸易方式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1、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互联网络方面我国现已初步形成了一些较大的互联网络。但是,由于我国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使得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仍然相差很远。
2、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问题是各国发展电子商务共同面临的问题,由于我国技术研究力量相对薄弱,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尤显迫切。当前围绕着保密技术、安全管理、及电子支付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各方应加强联系、紧密合作、共同开发,早日实现国内网互联,建立起全国外贸专用信息网,进而有计划、有组织地实现同联合国贸易信息网及其他国际商务信息网络的联网。
3、建设良好的电子商务支撑环境电子商务的广泛开展对标准和安全提出了要求。要组织银行、信息产业、税务、海关、法律等有关部门抓紧时间、集中力量攻关解决电子支付、安全保密、法律认可等电子商务急需解决的问题,并进行标准制定。尽快建立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特别是以电子商务为重点的信息服务业所必须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并在实践中逐步加以完善。
4、大力推动企业信息化进程大力推动企业信息化企业是推行电子商务的重要主体,企业的积极参与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保证。
参考文献
兰宜生.新编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石士均.厂商如何开展对外贸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